混放成垃圾 分類成資源 鐵力市“四分法”讓垃圾變廢為寶

2019-07-26 10:20:53|來源:伊春日報|編輯:劉才星|責編:趙瀅溪

  “這麼一分,垃圾變肥料,咱農民得積分,積分還能換獎品。”鐵力市年豐鄉永豐村村民吳祥春,剛剛在村裏的愛心超市兌換了洗衣皂,樂得合不攏嘴。鐵力市“四分法”讓垃圾變廢為寶,年豐鄉永豐村創新垃圾處理模式實現經濟生態雙贏。

  年豐鄉黨委書記欒浩表示:“垃圾分類是民生小事,但也是綠色發展大事。習近平總書記説過,垃圾分類工作就是新時尚,我們就是要用這個新時尚,讓農村的環境變得更美、農民群眾的日子更舒心。”今年年初,他們對垃圾分類減量工作進行系統設計,探索出農村垃圾全流程分類的“四分法”,實現了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

  他們首先是由農戶以能否腐爛為標準對垃圾進行第一次分類,分成“會爛”和“不會爛”兩類。村保潔員在分類收集各戶垃圾的基礎上,進行第二次分類,一方面糾正農戶分類中的錯誤,另一方面對於“不會爛”的垃圾以可否回收為標準分為“好賣”和“不好賣”兩類,好賣的(塑膠瓶等)由保潔員出售,不好賣的(電池、碎玻璃等)按原模式經鄉鎮轉運後由市環衛統一處理。第三次分類是垃圾進入村裏的處理終端(採用太陽能輔助發酵餐廚垃圾的堆肥房),村保潔員把一些小的不能腐爛的垃圾(鐵釘、瓶蓋等)分揀剔除後,噴灑堆肥用菌劑後覆土,經過兩周,這些垃圾就變成生物肥料。第四次分揀是由包村幹部、村幹部、鄉志願者每週抽查分揀效果。

  在前期調查宣傳中,有些村民對志願者講解的垃圾分類不感興趣,也不願參與。為調動村民積極性,村裏採取獎勵和引導的方法,對按照規定自覺踐行生活垃圾分類者進行獎勵。“保潔員每天都會查看農戶懸挂的垃圾分類示意牌,並及時進行收集工作。同時,對農戶垃圾分類的準確性、積極性和及時性進行打分,滿分為10分,達到一定積分後,可到村裏的愛心超市兌換生活用品。”永豐村黨支部書記崔達東對於這個積分制度的效果很是滿意。

  “垃圾桶是鄉里統一發的,家裏的垃圾,能爛的放綠桶,不能爛的放黑桶,一點都不費事。”78歲的村民朱佔家,每天把垃圾分好後,將挂在自家門口的示意牌翻轉成藍色,就可以等垃圾保潔員入戶收取了,收取時保潔員還會對村民分類中的錯誤進行講解指導。

  鐵力市年豐鄉在試點之前,考慮到分類需改變農民的行為習慣,針對只有持久才能有效的特點,注重設計好《保潔員(分揀員)評優制度》、《村民環境衛生榮辱榜制度》和《村幹部網格化管理制度》,並狠抓適度落實,確保了調動各方積極性,實現村民全員參與。“現在大家分類都挺好,基本不用我再講解了。”這個村的保潔員叢艷武,在村裏每天收兩次垃圾,全村130余戶的垃圾實現日産日清。

  混放成垃圾,分類成資源。據鐵力市年豐鄉測算,農村一噸垃圾的平均清運成本為200元,一個500人左右的村莊,按年産垃圾120噸來算,分類後將減量70%,同步可減少清運處理費2.52萬元。更重要的是,大量的生活垃圾中,餐廚垃圾佔比最高,到堆肥房走了一遭,就變成了有機肥料,可以就近還田,節省運輸和處理費用,綜合效益比城市更加明顯。

  “變成肥料以後,主要用於村裏的果樹施肥,村民們也可以免費使用,我們還引進一台壓縮顆粒機,把肥料做成顆粒花肥,對外銷售。”年豐鄉政府副鄉長叢力介紹説,村裏的2000余顆果樹,使用這些肥料,每年就能節省2萬餘元的肥料錢,多餘出來的肥料還能賣錢,這省的錢和賺的錢加起來,讓原本不招人待見的垃圾,變成了能生錢的“寶貝”,實現了經濟生態雙贏。

  “兩年來,鐵力市投入資金3000余萬元,在全市8個鄉鎮建立了17個垃圾壓縮中轉站,配備了4台大型垃圾轉運車,農村垃圾全部轉運到市垃圾處理廠集中處理。目前,已經實現全市76個行政村垃圾處理全覆蓋。”鐵力市政府副市長許志國介紹説,“我們下步重點研究和探索農民可接受、面上可推廣、長期可持續的農村垃圾治理機制,委託東北林業大學李季紅教授團隊編制了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全域規劃,將區域內4個國有森工企業和1個農墾企業垃圾治理一併統籌考慮在內。同時,在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上做文章,堅持規劃先行,以點帶面,努力實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模式,加快補齊農村人居環境短板,全面提升農民幸福指數。”(肖民弼 記者 顧澤怡)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