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保姆式”服務促項目建設提速
9月的牡丹江,果實高挂,秋意正濃,這個市紅紅火火的項目建設漸入高潮。在牡丹江恒豐紙業5萬噸食品包裝紙項目現場,200多名工程技術人員正加班加點地作業施工,鋼結構的主體建設即將封頂、生産設備的安裝同步推進。當年啟動、當年開工、當年竣工,該項目推進速度創造了全省百大項目建設的新紀錄。今年,恒豐紙業5萬噸食品包裝紙、2萬噸食品包裝紙兩個項目相繼謀劃生成,開工興建,得益於牡丹江市進一步優化的營商環境,為企業發展帶來信心,充分釋放全市經濟發展的活力。
近兩年,牡丹江以“鋼牙啃硬骨頭”的精神重塑營商環境,嚴格落實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和意見,通過深化“一網、一門、一次”改革,加快推進政務服務流程再造,創新“辦事不求人”舉措,提高“最多跑一次”事項比重,分類施策開展“清賴行動”,深入實施政府失信違諾、不作為亂作為等12個方面專項清理整治措施,使全市營商環境不斷改善。前不久,在全省13個市(地)及哈爾濱新區營商環境評價工作中,牡丹江市執行合同、辦理建築許可兩項指標排名全省第一。今年上半年,全市招商引資到位資金增長41.5%;全市新增註冊企業1123戶,新增市場主體14084戶。
簡政又放權,讓企業和群眾“少跑腿”
今年以來,牡丹江市堅定不移優化營商環境,為確保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迅速落地,他們制定了促進民營經濟發展“21條”,實行“無還本續貸”,適當降低投資門檻。目前,已有312戶企業享受了“無還本續貸”政策。
430項政務服務事項上線試運行,年內還將建成大數據共享交換平臺和民生服務大廳,牡丹江讓信息多跑路、企業和群眾少跑腿。同時,該市還編制了380項辦事指南和流程圖,推進765項政務服務事項“減環節、減要件、減時限”,首批能夠實現“最多跑一次”的456項服務事項已向社會公示,現已清理行政權力478項、取消和下放行政權力230項。在投資項目審批、商事登記、不動産登記等領域,實行全程領辦、集中會辦、一圖會審和“三十五證合一”“一照一碼”。截至目前,全市共發放“三十五證合一”營業執照6075本。
這個市把減輕企業負擔作為釋放活力的重要環節,今年以來,已為企業減稅4億元,為77戶企業爭取到電力直接交易政策,節約用電成本4451萬元。
“保姆式”服務,引來企業項目潮
為全力支持産業項目建設,該市積極落實《重點項目“綠色通道”審批實施辦法》,成立了重點項目跟蹤服務組,為項目單位提供“保姆式”“管家式”服務。他們先後為恒豐紙業5萬噸食品包裝紙項目、月星置業有限公司環球城項目、牡丹江首控石油280萬噸重質原料深加工等40余個項目召開會辦會,均在企業要求時限內完成審批服務。
多年來一直在跑項目建設的恒豐紙業集團投資部部長張欣説,按著以往的審批程式,項目根本不可能實現當年設計施工,當年投産。今年5萬噸食品包裝紙項目,正好趕上全市優化營商環境,改革項目審批制度,強化落地保障服務的契機,享受了“實惠”的政策。兩個項目建成後,恒豐紙業年産量將增長41%,銷售收入增長40%,稅金增長31%。
在恒豐項目建設中,該市營商局等部門將其作為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的實踐範本,創新了審批全過程“給予企業充分信任,預設企業不違規,對審批要件可容缺、容錯後補”的管理新思維,保障了高寒城市智慧公交系統、恒豐紙業2萬噸食品包裝紙等一批重大項目的順利落地。今年上半年,78個市級百大項目開復工55個,開復工率70%;全市規上工業企業開工率達到97%,創歷史最高水準;全市招商引資到位資金增長41.5%;全市新增註冊企業1123戶,新增市場主體14084戶。
強化監督管理,全面激發活力
公平競爭才能激發經濟活力。牡丹江全面推行“雙隨機、一公開”,實行涉企檢查“門禁制”和涉企收費“清單制”,增強了監管科學性和執法公正性。在規範市場秩序上,該市將企業、群眾反映強烈的水電氣等壟斷行業納入專項整治,開展失信違諾專項清理和非法集資攻堅行動;在規範行政行為上,該市深入開展機關作風整頓、優化營商環境活動,形成了政府公正監管、企業誠信自律、社會公眾監督的良好氛圍。同時,他們緊盯重點領域、重點單位,從嚴查處損害營商環境行為,去年以來,共查處損害營商環境問題近百個,立案查辦損害營商環境案件23件,已辦結21件,形成了高壓態勢。
營商環境的持續改善促進了經濟發展。今年1至7月份,這個市固定資産投資保持較快增長,同比增長10.3%,增速位列全省第三,比上年同期高9.7個百分點;大力推進的7個省百大項目6個實現開復工,開復工率86%,共完成投資7.6億元,當年計劃投資完成率31.1%;全市實現進出口總額206.92億元,同比增長9.11%,進口、出口貿易額均位居全省各地市第二位。(記者 孫昊)
>相關新聞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