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北段全線貫通 12月1日正式進氣投産

2019-10-16 14:16:02|來源:黑龍江日報|編輯:呂丹丹|責編:趙瀅溪

  10月16日,在距離吉林省松原市西北35公里處,隨著此處最後一道焊口完成焊接,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工程黑河-長嶺段(北段)實現全線貫通。12月1日,該管道北段將正式投用,第一年度計劃引進50億立方米俄羅斯天然氣,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天津、北京等地將直接受益,北段的貫通同時助力該東北、京津冀地區今冬天然氣保供和打贏藍天保衛戰。

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北段全線貫通 12月1日正式進氣投産

  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北起黑龍江省黑河市,途徑9省,南至上海,管道全長5111公里,工程分黑河-長嶺、長嶺-永清、永清-上海三段。黑河-長嶺段包括一幹三支,管道全長1067公里,于2015年6月29日啟動試驗段建設,2017年12月13日全面加快建設,2019年10月16日全面完成建設任務。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北段的貫通也實現了同哈沈、秦沈等在役天然氣管網的互聯互通,這對當地多渠道保證清潔能源供應和優化能源供給結構起到重要作用。

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北段全線貫通 12月1日正式進氣投産

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北段全線貫通 12月1日正式進氣投産

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北段全線貫通 12月1日正式進氣投産

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北段全線貫通 12月1日正式進氣投産

  黑河-長嶺段工程是天然氣工程的標杆。它不但是目前我國規模最大的天然氣長輸管道工程,而且還是我國首條全面實現國産化的天然氣管道工程。項目採用多個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智慧工地”實現了施工過程的實時遠程監控和數據自動採集上線,並首次實現管線100%自動化焊接、100%AUT檢測、100%機械化防腐補口,焊接一次合格率高達95.48%,工程品質達到國際一流水準。

  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黑河-長嶺段全線貫通,標誌著中俄天然氣管道全面進入投産階段,目前有關方面正在進行供氣、注氣前的各項調試工作,為12月1日正式接收俄羅斯天然氣做好前期準備。

  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工程概況

  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項目來之不易,早在1996年,中俄兩國就已開展項目研究和談判。這個談判可謂波瀾起伏,一談就談了18年。為了推動項目合作,兩國領導人高瞻遠矚、親自推動,2014年5月21日,在習近平主席和普京總統的見證下,中俄雙方簽署了總氣量超1萬億方、年供氣量380億方、期限長達30年的中俄東線天然氣購銷合同,可以説是一個超級能源大單。

  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工程北起黑龍江省黑河市,途徑9省、市、自治區,南至上海,管道全長5111公里,其中新建管道3371公里,利用在役管道1740公里,是我國繼中亞管道、中緬管道後第三條跨國天然氣長輸管道。這是中俄兩國能源領域互聯互通、互利共贏的又一重大戰略工程。

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北段全線貫通 12月1日正式進氣投産

  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工程亮點

  一是項目規模巨大。這個項目是我國首次採用1422mm超大口徑,X80高鋼級、12MPa高壓力組合,這種組合在我國管道工程實踐上還是第一次,項目年輸量達380億方,新建管道工程3371公里,是目前我國規模最大的天然氣長輸管道工程,是一項具有世界頂級規模水準的工程。

  二是我國首條全面實現國産化的天然氣管道工程。這個項目,我們可以自豪的説,從鋼材、鋼管等主要材料,到壓縮機、56英寸class900全焊接球閥等關鍵核心設備,再到SCADA系統,即管網運行的“大腦”,全是中國製造的。這是我們20多年來堅持走自主技術創新之路,推動重大裝備國産化的成果,彰顯了我國在油氣儲運領域的技術創新能力和裝備製造的水準。

  三是我國首條智慧化的管道。項目建設前期,中石油就確定了把這條管道建成全數字化移交、全智慧化運行、全生命週期管理的智慧化管道。我們在項目設計和建設過程中,大力推進信息化、自動化和智慧化技術應用,項目建成後僅運行人員就減少30%,全面提升管道的智慧化水準,大大提升了效率和效益。

  四是北段工程品質達到國際一流水準。這個項目採用了國際最先進的施工工藝,首次實現100%自動化焊接、100%AUT檢測、100%機械化防腐補口,焊接一次合格率大幅度提高,全面提升了項目建設的水準。

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北段全線貫通 12月1日正式進氣投産

  黑河-長嶺段工程全線貫通的意義重大

  中俄東線黑河-長嶺段(北段)工程包括一幹三支,線路全長1067公里。剛才最後一道金口完成焊接,標誌著北段建設全面完成。北段工程已實現同在役的哈沈天然氣管道、秦沈天然氣管道互聯互通,12月1日,該管段將正式接收俄氣,當年將引進50億方天然氣,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天津、北京等有關省市將直接受益,這對東北地區、京津冀地區今年冬季天然氣保供和打贏藍天保衛戰意義重大!(記者 李民峰)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