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口林業局有限公司:奮戰50年荒山變綠海

2019-10-22 08:51:33|來源:黑龍江日報|編輯:呂丹丹|責編:趙瀅溪

林口林業局有限公司:奮戰50年荒山變綠海

林區人為後人攢下了一座“綠色銀行”

  初秋,行進在牡丹江市通往林口縣的公路上,宛如穿行在一幅濃墨重彩的油畫中。穿過林口縣城,就抵達了坐落在完達山脈佛爺嶺大小鍋盔山區叢林中的林區小城——林口林業局有限公司。

  林口林業局有限公司一直享有全國“造林先鋒”的美譽,歷屆領導班子始終堅持以營林為基礎的方針,在這裡書寫了從無林到有林、從荒山到綠海的傳奇。

  萬人造林會戰為荒山禿嶺播綠

  説起林口林業局造林的歷史,生在這裡長在這裡大學畢業後又回到這裡的林口林業局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姜君如數家珍。

  1963年,雞西和七台河煤礦需要坑木,佔盡地利的林口林業局因木而生。可是,建局之前林口的原始天然林所剩無幾。建局後,由於當時特殊的歷史時期,森工企業為支撐國家經濟建設,採取機械作業式的超強度採伐,林區森林大小、老少一次性採光,本來就所剩無幾的森林資源,又經歷了一次高強度的採伐。

  1970年春,一場造林會戰在林口的荒山間展開。林口局全局總動員,上萬人奮戰在荒山禿嶺。他們櫛風沐雨,風餐露宿,春季造林的時候在山上一呆就是幾十天,大家熱情高漲,不讓上山都不行。沒有帳篷,就用小木條糊上泥搭個簡易棚子,沒有車拉樹苗,就用牛車馬車拉、用人拽,當時造林創業的艱苦,如同塞罕壩一般。

  當時,林口林業局副局長盛永貴,歷時4個月,步行千余裏,對全局資源進行調查,為改善殘破林相,奠定了豐厚的資料基礎;西北楞經營所主任龐福利,苦幹6年營造了2萬畝人工林,終因積勞成疾病逝于工作崗位;建堂經營所黨支部副書記劉國卿,身患肝癌,仍帶領職工上山造林,直到生命最後一刻;蓮花經營所副主任、革命烈士郭子元,面對盜伐林木的歹徒,用自己的生命捍衛了森林資源的平安。還有為林口局建設發展殫精竭慮、嘔心瀝血的歷屆局領導:霍璞、李湖、邵樹雲、孫天經、趙學海……正是老一輩林區人無怨無悔的付出,為林區後人真正攢下了一座“綠色銀行”,成為企業發展的重要基礎。

  1984年林口林業局被黑龍江省政府授予“造林先鋒”稱號。1987年獲國家林業部“更新造林先進”獎盃。

  實施結構優化工程經營由量向質轉變

  近年來,隨著人工林逐年生長,一個世界性難題擺在林口人面前:人工林結構單純、樹種單一、抵禦自然災害能力差、病蟲害發生率居高不下、甚至喪失了森林應有的多種功能。為此,企業借鑒德國人工林接近自然林理論和新林業理論,在全國率先實施“200萬畝森林結構優化示範工程”,先後進行落葉松人工純林接近天然林改培、紅松人工林改培、天然次生林結構改培和經濟林改培與營建四項建設。從那時開始,森林經營由量向質轉變,調整林分組成、優化林分結構,異齡復層針闊混交的森林經營戰略在林口大地展開。

  十餘年間,林口林業局始終堅持綠色發展不放鬆,先後開展實驗課題100余個,向國家科技部、國家林業局、省科技廳等上級部門申請,獲批准有關森林資源經營及結構優化調整等方面的研究及推廣項目20余項。2009年,國家實施的森林撫育補貼試點任務又落在林口局,這一優惠政策,使林口局的優質高效森林經營示範工程如虎添翼。到2010年,40589畝森林撫育作業任務圓滿完成,作業品質全部達標。

  2014年9月至2016年7月,林口局施業區內先後三次發現了野生東北虎活動的蹤跡,黑龍江省野生動物研究所研究員孫海義介紹,東北虎活動表明,人工林也能有野生動物棲息,並且能夠作為野生動物的生態廊道,給野生動物提供隱蔽條件。

  經營生態齊發展林上林下雙豐收

  林地裏,一些看起來還很纖弱的紅松,枝頭上卻已經“碩果”纍纍。紅松利潤轉化週期長、見效慢,怎麼這麼快就能結果?

  林口林業局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韓春林解釋説,“我們將成熟的紅松枝嫁接到三四年生的苗木上,一般六七年就能少量結實,15年就能中量結實,20年左右就到了盛果期。”這是林口局的四道經營所主任孫寶林在借鑒外地經驗基礎上發明的新方法。

  他們將紅松果材兼用林産業作為推動企業轉型發展的長遠支柱産業進行整體規劃和大力推廣,還在紅松果材兼用林地塊間作栽植刺老芽,打造以短養長、以快養慢産業發展格局,實現短期有刺老芽收入、長期有紅松果林收益,推動産業穩步有序發展,今年已完成林下刺老芽人工間作栽培3000畝,成活率達90%。

  實施森林可持續經營使林內的自然資源更加豐富,各項林下産業層出不窮,種植業、養殖業、採摘業、食用菌及北藥等五大基地紛紛在各林場所安家落戶。到2018年,林口局共建成特色産業基地19個,多种經營總産值達5.37億元,全局形成了山上建基地、山下搞加工,一場一品、一場多品、多場一品的林下經濟多元化發展格局。

  韓春林對未來的規劃特別清晰,“我們新一屆領導班子將繼續高舉生態保護大旗,努力踐行‘兩座金山銀山’理念,堅持生態為先,全力提高林區生態建設水準,以科學經營推動林區生態建設向更高層次邁進,切實推動林口林區高品質發展。”(記者 周靜 馬一梅)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