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秸稈利用增動力 能源化推動秸稈“吃幹榨凈”
龍江秸稈“顆粒歸倉”。姜久明 攝
農作物秸稈屬於農業生態系統中寶貴的生物質能資源。農作物秸稈資源的綜合利用對於促進農民增收、環境保護、資源節約以及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意義重大。目前,黑龍江省2019年秋冬季秸稈還田任務已全面完成,全省秸稈還田利用量達到5297萬噸,還田利用率達到51.89%(比上年全年高出近8個百分點),超額完成秋冬季計劃目標。在秸稈的綜合利用上,黑龍江省的各縣市積極探索新思路,應用新技術,昔日的“柴火棍”有了新的價值。“變廢為寶”的秸稈能增值增效,農田裏的秸稈也成了各地的“香餑餑”。
大型機械秸稈還田作業。張立柱 攝
樺川縣:政策自選順民意,秸稈利用增動力
樺川縣政府“不下計劃、不下指標”,縣域內全面推行“政策自選超市”政策,所有秸稈綜合利用的扶持政策,全部納入到“自選超市”內,合作社、種地大戶等經營主體要綜合考慮自身的生産條件,自主自願在“自選超市”內選擇旱田補貼、水田補貼、秸稈燃料化利用補貼、機械購置補貼、新建秸稈固化成型燃料站和生物質爐具更換補貼等5個大方面政策。同時,全縣推行秸稈綜合利用“合同化、協議化”管理模式,形成農戶與村委會、村委會與秸稈利用企業、農戶與合作社等協議,全縣共簽訂秸稈綜合利用協議3萬餘份,明確了秸稈利用主體、秸稈處理方式、政策補貼渠道、責任追究對象等,為全縣秸稈綜合利用提供了常態化的管理模式。目前,全縣已完成秸稈翻埋還田面積佔到總耕地面積的58%,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了92%,提前完成了任務目標。
秸稈打包待運。劉憲武 攝
依安縣:能源化利用,推動秸稈“吃幹榨凈”
依安縣積極探索秸稈綜合利用渠道,針對依龍鎮實施新農村建設整鎮推進工程後,建設了133棟近60萬平方米農民公寓樓和小城鎮20多萬平方米樓房,由12個鍋爐房集中供熱的現實,將玉米秸稈綜合利用的突破口,定位在了燒鍋爐供暖上。2018年安裝了3台生物質鍋爐,2018—2019採暖期,奮鬥村沒燒一兩煤,全部燒玉米秸稈供暖。經過算賬,以往一個採暖期下來,燒煤碳需60多萬元費用,而燒玉米秸稈,一個採暖期下來可以燒5000噸左右玉米秸稈,費用節省超過一半。2019年,借鑒奮鬥、永珍和祥宇供熱公司改燒煤炭供暖為生物質鍋爐燒玉米秸稈供暖的成功經驗,新增加了8台11噸位的大型生物質鍋爐,加上原有鍋爐,共計11台大型生物質鍋爐消耗秸稈進行取暖,預計最低燃燒玉米秸稈20萬畝。
秸稈回收“變廢為寶”。張立柱攝
海倫市:“五定”網格化管理,確保完成秸稈還田全年目標
海倫市在秸稈綜合利用工作上,實行市鄉村三級秸稈離還田網格化管理。明確市級網格23個,各鄉鎮網格243個,按照耕地地塊劃分村級網格2532個。形成了“定區域、定人員、定職責、定任務、定獎懲”的“五定”網格化管理體系,秸稈離田或全量還田地塊完成一個、“銷號”一個,綜合利用率達到了92%,並提前完成了秸稈還田全年利用目標。
秸稈打包集中儲運。張立柱 攝
哈爾濱市:挖掘秸稈還田渠道潛能,補貼政策有“獎勵”
哈爾濱市提出了“挖掘‘翻埋碎混’‘腐熟堆漚’‘免耕覆蓋’等秸稈還田渠道潛能,最大限度實現秸稈還田利用”的總體要求,提前把秸稈還田利用任務落實到區縣。各區、縣(市)再結合本地水、旱田秸稈分佈實際和有效還田利用渠道,層層細化分解到鄉鎮、村屯和地塊,有效保證了各項還田利用措施條條有交代、件件不落空。
為補齊還田機具短板,提高作業水準,哈爾濱市政府于9月下旬出臺了機具累加補貼政策。明確了市本級補貼“重點向秸稈還田離田機具和作業傾斜”的總體方向,將購機補貼額補貼到機具總售價50%;並對玉米秸稈翻埋碎混還田、免耕覆蓋還田和水稻秸稈翻埋還田,每畝分別累加16元、5元和10元,進一步凸顯了政策指向性、精準性和實效性。在補貼政策的引導下,全市新增玉米翻埋作業機具1079台套,水田翻埋作業機具907台套,極大地緩解了秋季秸稈還田作業機具保有量不足的壓力。目前,全市已完成秸稈還田504.9萬畝,其中,玉米秸稈翻埋和碎混還田466.1萬畝;水稻秸稈翻埋還田38.8萬畝,總還田面積較去年同期增加3倍多,實現了歷史性突破。(焦洋)
>相關新聞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