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城農戶“貓冬”變“忙冬”
方正農戶利用剪紙,讓自家的腰包變得更鼓。
“農民不耕田,農機過冬眠,夏秋忙兩季,一年閒半年。”這是過去農民一年的生活寫照。但時下,冰城的農戶們剛剛盤點完豐收的喜悅,又開始在廣袤的田野裏播撒新希望,以往農民的“冬閒”正被眼下的“冬忙”代替,廣大農民在隆冬時節忙得不亦樂乎,把寒冷的冬天攪得熱熱乎乎。
外出“取經”看“錢景” 引進技術練內功
如今是市場經濟,種菜的、種糧的、種瓜的農民或經紀人,大多會利用冬季農閒外出學習、考察。據統計,像這樣的“蔬菜遊”“水果遊”,該縣每年都有不少人參加。12月4日,延壽縣六團鎮雙安村的村民李鎮山就和幾個同村的村民一起坐上去賓縣的客車,他們要去賓縣永和菜業“取經”,看看人家是怎麼扣大棚種菜的,順便看看市場“錢景”到底怎麼樣。“明年,我們也想在村裏扣幾棟大棚種菜,政府一直説轉變種植結構嘛,這是為我們農民增收的好事。”李鎮山告訴記者。
上個星期,趁著地還沒徹底上凍,尚志市馬延鄉馬延村村民張力請來鄉農技站的技術人員,給土地進行土質檢測。據了解,現在許多農民改春季測土為秋冬測土,個別農民已經在12月份前把農家肥翻到地裏,開春便可播種。
外出能掙勞務錢 在家也賺文化錢
秋收剛結束,方正縣天門鄉天門村農民李勝奎就聯繫好冬天干活的地方,他要去附近村一家肉雞加工企業燒鍋爐。近年來,利用冬季外出賺錢的農民越來越多,有的把今秋收穫的農産品加工好進城去賣,如小米、綠豆、糕面、莜面,因新鮮很受市民青睞,價錢也高於市場價。有的則進城作臨時工,在飯店當服務員或洗碗,力爭在冬季多掙點錢補貼家用。
就在幾天前,幾位剪紙愛好者來到會發鎮聯濱村徐玲家裏,共同研究窗花的新花樣。近年來,該縣不少巧婦利用冬季閒暇時間掙“文化錢”。因為春節期間窗花、鞋墊、布老虎等會熱銷,她們就利用這段時間創意裁剪、縫製,等臘月一到,集中上市熱賣,增加收入。
汲取種植新知識 來年要大幹一場
“沒技術,總受窮,書本裏面有黃金。”延壽縣六團鎮東安村農戶郭亮説出了他的感慨和沉痛教訓。前幾年,他本指望种經濟作物致富,改種了十幾畝的中草藥,但因為不懂種植技術,導致這幾年辛苦投入打了水漂。去年,他從村黨支部的農家書屋借到了幾本科學種植的書,知道了莊稼也和人一樣,需要防治病害,有病得對症下藥;需要測土配方施肥,氮磷鉀缺啥補啥。如今照著書本上的知識“伺候”這些莊稼,收入逐年增加。進入冬季以後,農家書屋成了廣大農民汲取知識的好去處。他們趁著農閒時間汲取農業科技知識,等來年大幹一場。
方正縣農業農村局局長董炯昶告訴記者,過去“貓冬”和北方寒冷氣候較長、生産經營形式比較單一、農閒時節無事可幹有關。“貓冬”狀態下的農村,常見的景像是:一些人聚在一起,還可能把一年的積蓄都扔在打牌和麻將桌上;有的“張家長李家短”地扯閒篇兒……如今的農村,情況卻大不一樣:很多農民從“貓冬”變成了“忙冬”,忙的是學習、忙的是賺錢。縣委、縣政府也充分利用這段時間,借助科技下鄉、互聯網等便利條件,為農民“充電”鋪路架橋,特別是在“充電”的方式和內容上多搞創新,將農民最期盼、最急需、最適用的技術送到家門口。(記者 郝欣)
>相關新聞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