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河大榛子 鼓了錢袋子

2019-12-12 09:04:28|來源:黑龍江日報|編輯:呂丹丹|責編:趙瀅溪

  冬雪覆蓋了田野山林,在哈爾濱市通河縣第一批種植大果榛子的富林鎮三寶村,康源大果榛子農民專業合作社帶頭人鄭民正帶領社員們熱火朝天干著一件樂此不疲的活兒——炒榛子。“炒不好,白瞎了通河大果榛子的好品質,老客戶就流失了。”鄭民説,“落雪後堅果銷售才到旺季,天天炒都供不上,230畝地的榛果,春節前基本能賣完。”

  社員們忙著打包裝、裝箱,每天要發貨幾百件,顧客多是上海、蘇州、杭州、廣州的,作為黑土地出産的純綠色休閒食品,通河大果榛子深受南方市場青睞。鄭民興奮道,“每斤35元還搶著要貨。過去賣青榛子,現在都炒熟了賣,還能刨除35%的水分,運費上還能節省不少。”

  鄭民是通河縣第一個人工種榛子的人,如今他的230畝榛子樹年收入超百萬元。2016年他還成立大果榛子合作社,種植了11500余畝大果榛子,帶領347戶鄉親共同致富。鄭民告訴記者,大果榛子頭三年不結果,進入盛果期後,每斤賣30元以上,效益是玉米、土豆的15~ 20倍。合作社貧困戶每年能分紅5000元以上,成為穩定的經濟收入之一。通河縣以鄭民、許峰為代表的一群人率先引種大榛子,開創了通河縣榛子産業先河。他們致富不忘鄉親,成立合作社帶動村民一起致富。

  通河縣堅持“把生態做成産業、把産業做成生態”發展理念,立足林業資源稟賦,既要綠水青山的“生態顏值”,又要金山銀山的“經濟價值”。2016年把發展大果榛子産業作為立縣富民支柱産業開始示範推廣種植,大力推進大果榛子産業發展和産加銷一體化建設,形成了以村屯為基礎、鄉鎮為支撐的“傘”型經濟發展新模式,走出了一條強縣富民的新路子。

  目前,通河縣榛子人工種植面積從2萬畝發展到如今的20萬畝,3年增長了9倍,佔全國榛子人工種植面積的六分之一,成為全國大果榛子種植第一大縣。全縣種植基地達20個、合作社28家,種植戶發展到6800戶,其中種植面積超過300畝以上的大戶有216戶。到2022年,現有的20萬畝大果榛子將全部進入豐果期,預計可實現總産8萬噸、産值24億元,全縣人均純收入將在現有基礎上再增加1萬元;到2025年,通河全縣大果榛子將發展到50萬畝,將成為全國大果榛子集散地,大果榛子産業的産值預計突破100億元。

  通河縣在發展大果榛子産業上,通過轉方式、調結構、解難題、惠民生,即實現了産業規模的快速發展,也實現了産業富民的發展初心,取得了明顯效果。

  轉變發展方式,實施“四動工程”。堅持綠色發展理念,不斷轉變發展方式,把大果榛子産業作為縣域經濟結構性調整的重點,全面實施政府推動、典型帶動、企業牽動、市場拉動的“四動工程”。

  政府推動。發揮政府引領作用,為大果榛子産業“一年穩步推進、兩年擴大戰果、三年快速發展”奠定思想基礎。組織農民算效益賬,引導農民開展套種套養發展林下經濟。經過政府組織推廣,全縣大果榛子種植三年邁上新臺階。

  典型帶動。發揮典型示範帶動作用,形成橫向互聯、縱向互通的互促共建格局。重點扶持長生、康源、許峰、張興等多家榛子合作社進行示範帶動;鼓勵龍頭企業通過“企業+基地”“企業+基地+農戶”“企業+專業合作社”等多種形式加快大果榛子種植基地建設,建成訂單基地6萬畝。

  企業牽動。發揮企業龍頭牽動作用,引進大果榛子深加工企業,延伸産業鏈、提升價值鏈。引進臻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發展榛子油深加工項目,預計達産後年加工榛子原料8000噸、加工脫殼榛子6000噸、烘焙榛子仁1000噸、榛子油70萬升、榛子醬220噸,可創産值3億元,納稅2000萬元以上;與百年家良合作,研發榛子醬等系列産品;與京糧集團合作研發榛子粕深加工項目,形成榛子果仁等在內的全産業鏈生産體系。

  市場拉動。堅持市場導向,逐步增強大果榛子産業活力。縣榛子産業辦公室牽頭抓總,負責全縣大果榛子市場推廣、品牌建設、産品行銷等;借助農村電商等“互聯網+”行銷手段,滿足多樣化的消費需求。隨著逐步打開市場,市場品牌效益開始顯現。目前,“通河大榛子”獲批國家地理標誌産品,並通過國際SGS雙向品質檢測。2017年被中國品質認證中心價值評估為1.64億元,進入黑龍江省區域品牌十強行列。

  通河縣把大果榛子作為立縣主導産業以來,堅持問題導向,突出化解資金、土地、技術三大發展難題。

  “錢從哪來?”通河縣積極向上級爭取到每畝500元補貼款,地方財政每畝又補貼300元,每畝共補貼800元;為化解大果榛子種植前三年“窗口期”只有投入沒有回報的矛盾,積極探索“以短養長、一地多用、立體開發”模式,套種辣椒、木耳、靈芝等經濟作物及蒲公英、五味子等中藥材,併發展雞、鵝等養殖業。

  “地從哪出?”通河縣深度開發石砬子等廢棄坡地,利用好退耕還林地,向荒山荒地要效益,見縫插“榛”,通過科學開發、合理種植,既綠化了荒山荒坡又發展了大果榛子産業;結合種植結構調整,採取市場化手段流轉土地,富林鎮民生村農民把流轉來的359畝土地,全部用來種植大果榛子;為壯大村集體經濟,全縣82個行政村每村種植50畝大果榛子,共計4100余畝,5年後全縣村集體經濟年資産增量可達4920萬元。

  “技從哪學?”通河縣與遼寧省經濟林研究所簽訂技術服務協議,根據本地氣候、土壤條件培育出4個優質大果榛子品種,並派技術人員跟蹤服務;成立遼寧省經濟林研究所通河分所,聘請百餘人專家團隊,為大果榛子栽植、管護、病防、撫育等,提供全過程全方位技術服務;邀請原遼寧省經濟林研究所所長梁維堅教授、省經濟林研究所楊凱教授等到通河縣舉辦大果榛子培訓班,已舉辦20期、培訓1萬餘人次。

  通河縣大果榛子産業短短幾年就發展到由數量增加到品質效益提升的轉型升級階段,受其示範帶動影響,哈爾濱市把發展大果榛子産業列入全市産業發展規劃,提出自2018年起以通河縣為中心,輻射周邊縣(市),規劃建設300萬畝大榛子基地和産業帶。

  通河大榛子産業強縣富民的成功實踐證明,發展縣域經濟必須深入挖掘縣域資源潛力,大力培育立縣主導産業,特別是培育富有競爭力,能夠支撐財政增收和城鄉居民增收的特色産業。(記者 潘宏宇 白雲峰)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