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七到位” 加強指導動物疫病監測和防控工作

2020-02-03 17:31:39|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呂丹丹|責編:孫東臨

  國際在線黑龍江頻道報道:當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正處於關鍵期,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的一系列決策部署要求,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壓實責任、敢於擔當、主動作為,進一步指導各地做好防控期間動物防檢疫工作,防止疫情傳播擴散。

  一是人員管控到位。各地組織成立專門隊伍,開展設卡、巡邏、隔離、執勤等工作。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採取“嚴進嚴出”,要求各地生産者認真做好個人防護,加強周圍環境消毒,及時通風;運輸、銷售等接觸環節人員,佩戴口罩和防護手套,每天測量體溫;加強人員健康教育,利用大喇叭、微信群、橫幅、宣傳單等方式,提高人員疫情防控意識,暫停各類人員集聚活動;對外來人員進行動態排摸,做好健康狀況監測,了解員工是否有發熱、咳嗽等不適症狀,發現異常情況及時報告處置,做好相應的規範隔離防控措施;做好廢棄口罩的分類投放和分類運輸和處置,強化垃圾運輸密閉化管理和對垃圾投放點的消毒;嚴格執行人員用餐、聚會、清潔、紀律等方面的管控制度,引導人員不串門、不聚集、不聚會,堅決停止舉辦婚喪嫁娶等各類群體性聚集活動。

  二是車輛管理到位。各地對外來人員和車輛實行嚴格管控,對運送畜産品、飼料等車輛,按規定進行嚴格消毒,堅決杜絕由於運送車輛和人員防控工作不到位而傳播疫病情況發生。在確保疫情防控安全的前提下,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堅決貫徹落實《農業農村部辦公廳,交通運輸部辦公廳,公安部辦公廳關於確保“菜籃子”産品和農業生産資料正常流通秩序的緊急通知》精神,配合交通運輸廳,嚴格執行“綠色通道”制度,保障“菜籃子”産品正常流通秩序。

  三是物資籌備到位。疫情防控期間,各地進一步完善應急預案,健全應急機制,落實重大動物疫病疫苗、消毒藥品、防護用品等應急防疫物資儲備,對新生補欄畜禽及時做好補免工作,確保不發生重大動物疫情;加強養殖草料儲備,根據飼養畜禽品種、數量,科學合理做好飼草飼料儲備,防止因飼草飼料短缺造成損失;搞好棚室生産,及時清雪,確保棚室棚膜完好;增設加溫和補光設備,擴大葉菜和速生蔬菜的生産規模,填補蔬菜供應缺口,提高應急保障能力。

  四是檢疫監督到位。各地嚴格執行動物檢疫申報制度,依法依規到場(戶)實施動物産地檢疫;落實屠宰環節“兩項制度”,足額配齊官方獸醫,杜絕以新型肺炎疫情為由不到崗不到位;加強畜禽調運監管,嚴禁為違規經營的動物實施檢疫,在新型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只給用於養殖、屠宰的活禽出具檢疫證明;加強商品豬跨省販運監管,各地建立動物疫病風險評估機制,嚴格開展風險評估,達標後方可出具動物檢疫合格證明;督促、指導養殖、屠宰等重點場所開展消毒滅源工作;嚴厲打擊違法違規調運、私屠濫宰、屠宰販賣病死畜禽等行為,確保病死動物全部無害化處理。

  五是消毒防控到位。各地應加強場區消毒管理,制定嚴格的消毒制度,落實專人每日對場戶內生産生活環境、設備進行每日消毒;染疫畜禽和病害畜禽等必須按照相關規定,進行深埋、化制、焚燒等無害化處理,不得隨意堆放;加強春季動物疫病防控,堅持警鐘長鳴,持之以恒做好非洲豬瘟、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布病、小反芻獸疫和其他人畜共患病防控工作,確保養殖業健康發展。規範畜禽售賣交易活動,不私自到集貿市場銷售活畜、活禽,不私自宰殺活禽、活畜;發現不明原因死亡畜禽要立即按規定向當地農業農村部門報告,不私自售賣。

  六是保障供給到位。各地按照當地政府的統一要求,指導屠宰企業在做好新型肺炎疫情安全防控的基礎上恢復生産,保障畜禽産品有效供給;加強養殖與屠宰有效對接,做好檢疫等服務工作,督促屠宰企業落實動物防疫和産品品質安全主體責任,切實做好非洲豬瘟防控、肉品品質檢驗等工作;努力保障畜産品有效供給,加強日常飼養管理,應用綜合配套的科學技術,提高養殖水準和效益,為消費者提供優質、安全、放心肉蛋奶,保障“菜籃子”産品充足供應。

  七是聯防聯控到位。各地認真落實聯防聯控機制,根據黑龍江省市場監管局、省公安廳、省農業農村廳、省林草局、省藥監局《關於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中建立聯防聯控機制的緊急通知》,配合林草、市場監管等部門,加強野生動物巡查,禁止野生動物和活禽交易,同時與省公安廳、省藥監局等5家單位,建立了疫情防控期間聯防聯控機制,全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將配合省市場監管局等部門組成聯合督查組,對13個地市開展督查指導,加強調研指導,查找並整改存在的問題。(文 嚴璐 編輯 于靈爽)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