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市雙城區:出“實”招  把好“防控門”

2020-02-14 16:16:33|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呂丹丹|責編:李佳藝

  國際在線黑龍江頻道報道:哈爾濱市雙城區位於哈爾濱市西南30公里處,是黑龍江省的“南大門”,也是疫情防控的重要關卡;是黑龍江省的“護城河”, 更是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前沿陣地”。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雙城區委區政府深刻認識到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多措並舉開展防控工作,為全區百姓築起了一道安全防線。

  一是勸返做實。雙城區把防控關口前移至“三站”(蘭陵檢查站、火車站、高鐵站)和“八卡”(設立的8個進出雙城卡口),對外來人員力爭勸返,做好宣傳解釋;對於自願接受14天隔離的人員,雙城區建立了一套快速反應和工作銜接機制,公安、鄉街、站點配合,安排鄉街迅速接人,落實好隔離措施。截至2月12日,防控關口共勸返車輛2260輛,勸返人員4350人,移送其他區車輛36輛,人員52人;居家隔離600人,賓館隔離35人。

!文中有修改   【黑龍江】【供稿】哈爾濱市雙城區:出“實”招  把好“防控門”

工作人員對過往駕乘人員進行信息登記

  二是門崗管實。雙城區對城鄉353個小區實行封閉管理,在小區出入口設置檢查點,外來車輛和人員禁止入內,限制居民出行,允許每戶兩日內固定1人出行採購,憑證出入,進入人員必須佩戴口罩並進行體溫監測。對於無物業、無安保、開放式小區,全區機關事業單位盡銳出兵,1000余名黨員幹部配合屬地街道落實封閉措施。快遞、外賣等人員可將物品送至小區指定區域,由客戶自行領取,避免人群集聚。街道每天對轄區小區封閉情況進行自查,區指揮部派出督導組每天巡查、抽查,目前,所有小區封閉良好。

!文中有修改   【黑龍江】【供稿】哈爾濱市雙城區:出“實”招  把好“防控門”

小區卡點人員對進出居民進行登記

  三是隔離嚴實。雙城區在雙城區人民醫院設立了11個留觀隔離病房,專門收治發熱人員和疑似病例,租用4家賓館作為集中留觀隔離賓館;建立衛健、公安、交通、鄉街應急聯動機制,對排查出的武漢返雙重點人員,由所在鄉街實施居家隔離管理,實行“五包一”管控措施,派駐各小區門崗的黨員幹部參與其中,指導物業配合做好有武漢旅居史人員排查、居家隔離人員及出入小區人員測溫監督等工作;一經發現發熱人員立即上報,由專門人員轉運、診治,對確診或疑似病例密切接觸者,第一時間將其隔離並封閉其住地。截至2月12日15時,累計留觀隔離湖北來雙、從湖北返雙、發熱門診接收人員949人,除居家隔離66人、醫院留觀2人、賓館留觀17人外,其他人員已到期全部解除隔離。

  四是幫辦落實。雙城區選派各工作組根據各個小區的實際情況,在做好看人、看車、測溫的同時,動員小區居民做好本人和自家防控、儘量呆在家裏,還通過“幫辦、代購”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出入。在雙城區聚緣裏小區,通過工作組協調,小區旁邊的蔬菜超市將居民電話訂購的蔬菜統一配送到物業,再由物業人員發放到小區業主手中,減少了小區人員出入,降低了感染病毒的風險。目前,派駐各個小區的黨員幹部已經幫助小區居民解決困難問題520余件。

  五是消殺密實。雙城區公共場所、機關事業單位、居民家庭等消毒多管齊下、全面推進,他們千方百計籌措,通過“企業捐贈、紅色代辦”形式,累計向社區居民免費發放乙醇消毒液8萬餘瓶,為做好室內消毒提供了保障。同時,雙城區組織物業公司每天對各個單元樓道、高層電梯等重點部位進行消毒,提醒居民注意消毒用品使用安全,要求醫院特別是發熱門診及留觀賓館加大消毒頻次,在全區密織起病毒消殺網。自2月8日黨員幹部赴各小區值守封閉小區以來,雙城區累計出動消毒防疫人員3000余人次,消毒120多萬平方米,做到了應消盡消。

  六是宣傳樸實。雙城區在發揮廣播電視臺、“雙城發佈”微信公眾號等媒體作用,下發《致雙城區市民朋友的公開信》、出動流動宣傳車等措施的基礎上,要求每名值守小區門崗的黨員幹部做好宣傳工作,要求全區所有公職人員每天每人至少制發或轉發一條抗擊疫情方面的情況信息,倡導年輕黨員幹部自編段子、拍攝製作小視頻上傳發佈,號召廣大群眾不要外出,傳遞正聲音,凝聚正能量。雙城區文體旅遊局發揮優勢,組織開展了詩歌創作、網上詩歌朗誦等活動,聲援一線、助力抗疫。2月8日以來,雙城區公職人員累計發送各類信息10萬餘條,凡是戰鬥在防疫一線的各級黨組織統一懸挂黨旗,黨員佩戴黨徽,用行動發聲,為群眾撐起“主心骨”、吃下“定心丸”。(圖/文 趙海波 王立春 編輯 劉才星)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