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依法防控疫情 多措並舉滿足全社會公共法律服務需求

2020-02-19 11:35:40|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呂丹丹|責編:孫東臨

  國際在線黑龍江頻道消息(劉才星):2月18日,黑龍江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聯防聯控進展情況第十九場新聞發佈會在哈爾濱舉行。會上,黑龍江省司法廳副廳長齊作禮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黑龍江省司法廳高度重視,迅速行動,立足職能,重點從依法防控治理、保障安全穩定、滿足法律服務需求三個方面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已修改)【黑龍江】【原創】黑龍江:依法防控疫情 多措並舉滿足全社會公共法律服務需求

黑龍江省司法廳副廳長齊作禮發言 攝影 劉才星

  著力提升全社會依法防控、依法治理的意識和能力

  黑龍江省司法廳作為省委依法治省辦承載部門,始終把提升全社會依法防控、依法治理的意識和能力視為己任。一是加強法治審核服務。黑龍江省司法廳組建了疫情防控法律服務宣傳顧問組,對省防疫指揮部發佈的12件公告進行合法性審核;牽頭匯總梳理37家省直部門意見建議,為省人大常委會制定《關於依法加強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決定》提供法律參考意見,助推《決定》出臺。二是嚴厲打擊違法犯罪行為。黑龍江省司法廳會同省公檢法部門聯合出臺意見,以省防疫指揮部第10號公告對外發佈,嚴厲打擊妨害疫情防控的違法犯罪行為,對任何隱瞞、謊報病情,或者違反隔離、治療相關規定出入公共場所,危害公共安全的人員,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追究其刑事責任。三是強化疫情防控法治宣傳。截至2月16日,黑龍江省司法廳累計對外發佈疫情防控法治宣傳信息991篇;連續編輯發佈“黑龍江省司法廳疫情防控法律指引”十四期,提示、引導社會公眾依法防控疫情。

  全力保障關鍵時期特殊場所、特殊人群的安全穩定

  司法行政機關承擔著全省監獄、強制隔離戒毒所和社區矯正對象的監管和矯治任務。監所作為疫情防控的特殊“戰場”,有些社會上通行的防控措施在獄所內無法實現,大大增加了獄所防控的難度。但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省疫情防控指揮部統一指揮、廳局兩級黨委的強力調度下,全省獄所和在押罪犯、戒毒學員和社矯對象目前保持“零輸入、零感染”,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作出了特殊貢獻。其中,雞西市一名社矯對象還為疫情防控捐款一百萬元。

  多措並舉滿足非常時期全社會公共法律服務需求

  一是發揮公共法律服務平臺網絡信息化優勢。截至2月16日,共有10956人次登錄訪問黑龍江公共法律服務網,黑龍江省司法廳每天組織30名律師24小時在線值班,免費解答法律諮詢498件;共有1542人次撥打“12348”公共法律服務熱線電話,黑龍江省司法廳解答疫情法律諮詢151件、其他法律諮詢1391件。黑龍江省法律援助機構在線受理法律援助案件24件、解答法律援助諮詢2346人次;全省公證機構在線辦理公證733件,郵寄送達公證書549份,實現了“不見面、事能辦”。二是發揮律師等專業法律服務資源優勢。黑龍江省司法廳組織律師參加省電視臺新聞法治頻道“防控疫情 普法同行”特別報道節目,對社會公眾普遍關心的法律問題進行解答,目前已播出7期。黑龍江省1296個司法所的3157名工作人員全員放棄春節休假,投身到“抗疫”第一線值班值守;全省4.98萬名人民調解員充分發揮來自基層、貼近群眾、熟悉民情的優勢,全力做好疫情防控期間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此外,黑龍江龍電律師事務所、孟繁旭律師事務所等律所還自發編輯推送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法律法規政策文件彙編及法律問題解答》、《企業應對疫情的20個法律問題及解決方案》、《疫情防控期間企業復工勞動用工與合同履行法律指南》等普法提示性貼文,就社會公眾普遍關心關注的疫情防控熱點法律問題進行解讀。三是發揮行政復議在公民權利救濟方面的經濟便捷優勢。儘管非常時期關閉了復議接待窗口,但黑龍江省司法廳通過網絡、微信、郵寄等途徑共新受理復議案件5件,審結14件,作出並寄發行政復議決定書13件,實現了行政復議工作不間斷,公民權利救濟不耽誤。

  此外,黑龍江律師大力發揚“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優良傳統,捐款捐物支援防疫。據不完全統計,全省律師累計捐款263萬元;全國人大代表、省律師協會會長李亞蘭捐贈口罩10萬隻;省人大代表、省律師協會副會長李萬春捐贈口罩1.6萬隻、手套4.35萬副、人民幣現金1.7萬元。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