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擊疫情勇往無前為民守護義無反顧 佳木斯市公安局疫情防控紀實

2020-02-27 18:53:22|來源:黑龍江日報|編輯:劉才星|責編:孫東臨

抗擊疫情勇往無前為民守護義無反顧 佳木斯市公安局疫情防控紀實

佳木斯市副市長、公安局局長李曉龍(右一)在機場檢查疫情防控工作。

抗擊疫情勇往無前為民守護義無反顧 佳木斯市公安局疫情防控紀實

民警在出城口檢查和登記車輛。

  庚子歲首、辭舊迎新之時,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侵襲了華夏大地。佳木斯市公安局以保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為己任,提高站位、行動迅速、措施過硬,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貢獻了公安力量。

  1月22日,佳木斯市公安局黨委召開視頻會議進行安排部署,要求全警必須堅定信心、與時間賽跑,啟動一級響應,成立以副市長李曉龍為組長的疫情防控領導小組,高效開展疫情防控工作,市縣兩級疫情防控專班全天候運轉,實現信息研判與落地核查雙軌並行。

  針對疫情快速傳播、難以掌握的特點規律,佳木斯市公安局及時調整主攻方向,緊緊抓住傳染源這個關鍵點,成立“公安+衛健”工作專班,充分運用各種偵查措施,採取刑偵牽頭精準摸排和戶政派出所全面摸排的“雙線作戰”模式,重點圍繞確診病例、疑似病例、無症狀陽性感染者以及疫區流入該市人員、發熱門診患者、藥店未實名購藥人員、養老機構護理管理人員、公共區域服務人員以及機場車站和高速路口與旅客直接接觸人員、確診病例行動軌跡中發熱人員、復工復産返程返崗人員、有病例小區報告發熱人員等九類風險人員,全面摸排管控密切接觸者和密切接觸者的密切接觸者,並建立“雙推送、雙對接”機制,即通過市公安局推送市指揮部,市指揮部推送縣區指揮部和市公安局推送縣區公安局,縣區公安局推送縣區指揮部雙向發力,對兩層密切接觸者及有發熱、呼吸道症狀的人員,全部落實居家隔離和醫學觀察等措施。同時,建立“誰接收、誰簽字、誰反饋”工作機制,切實形成了密切接觸者管控閉環管理。在此基礎上,佳木斯市公安局針對縣區指揮部和衛健部門反饋情況,及時組織全市公安派出所開展“回頭看”,有力推動了管控工作的落實落地。截至目前,累計投入警力9.45萬人次,摸排人員1.5萬人,查找高危重點人員466人,配合隔離疑似病人380名。

  為切實抓好“外防輸入、內防擴散”兩大環節,全市公路、鐵路、機場、口岸及時部署警力,做到“四門落鎖”,對進入市區車輛人員盤查登記,配合防疫部門開展體溫監測工作,檢查車輛32.93萬台次、人員61萬餘人次、隔離轉運407人。在佳木斯市第一例感染患者康某確診後,組織警力連夜對其同乘航班164人落地核查,12小時內查清所有人員住址電話,並第一時間推送衛健部門採取居家隔離、醫學觀察措施,取得了康某未再感染一人的最好效果。針對樺川縣、富錦市確診病例居住農村、接觸人員較多,採取封戶封村措施,未發生大範圍傳染擴散。與此同時,關停九小場所,配合社區、物業對全市所有社區實行封閉限行管理。

  惟其艱難,更顯勇毅。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佳木斯市公安局堅決維護社會穩定,全面加大對危害疫情防控行為、涉疫違法犯罪打擊力度,啟動一級社會治安防控響應,對全市7個定點醫院、20個發熱門診和24個隔離觀察點派駐警力值守,實行道路交通管制和限制人員聚集措施,嚴厲打擊阻礙醫療救護、社區開展防控工作、哄抬物價、生産銷售假冒偽劣防護品和非法交易野生動物等違法犯罪行為,成功處置涉疫情案件145起。疫情期間,密切關注網絡輿情,通過微信公眾號等平臺正面宣傳779次,打擊涉疫謠言案件24起,行政處罰5人,批評教育24人。

  堅持疫情防控、服務發展、基礎工作、隊伍建設四項工作同頻共振、同步推進。佳木斯市公安局出臺了疫情期間服務企業和群眾十項措施,線上線下拓寬服務渠道,做到疫情防控和服務發展兩不誤、兩安全,共辦理各類證照2178件次,護送企業生産資料和車輛3568台次。把應對疫情作為提升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機遇挑戰,通過網格化排查,派出所基層基礎工作更加夯實,通過整合入庫“易登記”人員信息2340158條,通過提前著手備足配齊各類防護裝備物資,全面落實執法執勤、辦案場所、辦公場所等防疫措施,全市民警輔警未發生疫情感染和因公犧牲情況。同時,在這次疫情大考中市公安局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民警理想信念更加堅定、警力警心更加凝聚、戰鬥意志更加高昂,縣市兩級公安機關500余名黨員、團員民警主動請纓到一線,全市公安機關齊心協力、全力以赴開展深度研判、實時比對、摸排管控、追根溯源等工作。(朱曼琪 褚天舒 記者 米娜)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