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重症尖兵馳騁龍江荊楚最險地
當疫情暴發,疫魔威脅感染者的生命,在這危難時刻,黑龍江省一批醫界精英挺身而出,他們勇敢地第一時間奔赴戰場,憑他們的職業水準做到臨危不亂、精準施治,用他們的精湛醫術斬斷魔爪、力挽狂瀾。在龍江大地,湖北前線,在每個抗擊疫情的最前沿陣地,他們用精彩書寫了一個個驚心動魄的戰鬥歷程。
這就是我省抗擊疫情大軍中的重症治療團隊,在這場“與時間賽跑”的過程中,他們關鍵時刻“上的去、拿得下”,也成為守護患者生命的最堅強屏障。
位於哈爾濱群力的省新冠肺炎重症集中救治中心於凱江領軍的專家組,已經成為了龍江抗擊疫情最厚的裝甲;在武漢協和西院五樓病區,龍江醫療隊的王洪亮組已經成為這裡的“攻堅團隊”;在武漢第一醫院16樓病區,我省醫療隊的陳宏團隊已經成為攻克險難的一把尖刀;也是在武漢協和西院的11樓病區,我省醫療隊的李家寧重症組,第一個在湖北建立龍江救治“陣地”;同樣是在這個醫院的4樓病區,我省醫療隊於世寰組,創造了重症孕産婦患者,全部“母子平安”、零死亡率的記錄;在武漢第一院13樓病區,我省醫療隊的蘭英華團隊,創造了危重病患零死亡率的奇跡。
重症戰場的裝甲突擊隊
在位於群力的省重症集中救治中心,每天下午,省新冠肺炎重症救治專家組組長、哈醫大一院院長于凱江都會與重症醫學科、神內、神外、血管外科、心內、心外等學科專家,舉行MDT多學科會診,集中全院精兵強將,研討患者的臨床表現和病歷,根據不同的病情,因人施策。
就在2月11日,接到省裏成立重症集中救治中心的任務後,于凱江和哈醫大一院重症醫學科醫生趙鳴雁、康凱、費東升、楊威等人迅速集結,哈醫大二院、四院和哈醫大腫瘤醫院也迅速響應,抽調了他們重症醫學科的力量,組成了省重症集中救治中心的重症醫學專家團隊。
我省的重症病人群體與其他省份重症群體不同,在救治中心的重症患者80歲以上的有十幾個,七十歲以上的也有十幾個人,平均年齡為66歲,整體年齡偏大,大多伴有慢性腎衰、腦梗、高血壓、心臟病等基礎性疾病。面對這樣“急難險重”的情況,于凱江和重症醫療團隊專家們與其他學科專家密切配合,啟用國內外先進的“高精尖”醫療設備,對患者進行及時救治。2月16日,一名剛剛轉院的危重症患者突發大面積腦梗死,出現腦疝,救治中心立即進行多學科會診,30分鐘後進行了開顱手術,為省內首例重症新冠肺炎患者進行神經外科手術,及時挽救了患者的生命;2月18日,一名危重症患者出現心肺功能衰竭等生命體徵不穩定現象,救治中心啟動ECMO(體外膜肺氧合,又稱“人工肺”)進行治療,患者得到有效控制;2月18日,一危重症患者出現嚴重心力衰竭,救治中心心內科、心外科、重症醫學科專家進行會診,對其實施了IABP(主動脈內球囊反搏術),經過一系列精準治療,患者症狀顯著改善……
在這次救治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實戰中,為了讓醫療資源得到最合理的配置,經過這些天的摸索,于凱江和他的團隊獨創了“過渡病房”,讓整個治療過程、監護和護理比較有針對性,能更科學、更個體化的救治患者。
據介紹,ICU目前有48個床位,在ICU外面設置過渡病房有56個床位,過渡病房的醫生以呼吸科為主,也配有監護設備。有了過渡病房,可以讓好轉的重症患者在接受監護的同時,節省有限的ICU醫療資源,如果病人在過渡病房病情反復可以隨時返回ICU,如果在過渡病房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和檢驗,病情好轉最終就可以轉出救治中心。
在重症醫療學科團隊的努力和其他學科的緊密配合下,目前,救治中心已有24名患者轉入過渡病房觀察治療,救治中心共收到16份新冠肺炎恢復期患者的免疫血漿,醫護人員將根據不同患者的情況,進行輸入治療。
支援湖北的“攻堅團隊”
黑龍江第一批支援湖北醫療隊在受援醫院武漢協和西院5樓病區,有這樣一個團隊,那就是醫療隊重症組。全隊共60名成員,其中醫生12人,護士48人,組長王洪亮為哈醫大二院重症醫學科二病房主任、黑龍江省重症委員會主任委員。這個團隊來到武漢,就給患者立下了“有我們在就會全力保護生命”的誓言,一個月時間他們也用戰績證明了自己隊伍的“成色”:病區從2月1日開始收治患者,現已經累計收治患者80人,其中累計輕症34人,重症37人,危重症9人,治愈17人,共開展有創機械輔助通氣5例,無創輔助通氣8例,經鼻高流量3例,CRRT1例。
這其中的一個心臟移植術後患者的救治經歷,也體現了這支“攻堅的團隊”的實力。
患者楊某,50歲,曾做過心臟移植手術,術後體質一直較弱,此次新冠病毒疫情暴發後就不幸被感染。住進王洪亮組的病區後,生命體徵不穩定,隨時有生命危險。考慮到患者既往心臟移植術後,長期應用免疫調節藥物,而此次新冠肺炎對所有患者免疫功能都打擊極大,王洪亮帶領團隊為患者制定個體化治療方案,一面密切關注患者病情變化,避免進行性加重,同時監測患者肝腎及免疫功能,減輕藥物不良反應。在整個治療團隊的不懈努力下,患者的發熱及胸悶氣促症狀終於得到顯著控制,病情好轉並逐漸恢復,反復復查核酸顯示陰性,並於28日順利出院。
拼殺抗疫前線的一塊好鋼
熟悉的人知道,抗擊疫情陳宏絕對是塊“好鋼”:業務精、作風硬、經驗足。作為我省第四批支援湖北醫療隊第一黨支部書記、哈醫大二院呼吸內科二病房主任,抵達駐地後馬不停蹄、連續奮戰18小時不停歇;編寫簡明“新冠肺炎患者診療流程要點”,讓病區流程井然;面對危重病患他帶頭攻堅克難、沉著施治,挽救了了一個個瀕危的生命……
曾經參加過所有大型醫療援助活動的陳宏,讓醫療隊遇到各種問題能夠處事不驚。在他的帶領下醫療隊14日當天,就創下了三小時接收54個重症病人受援醫院歷史記錄。而且他們負責的危重管理團隊,也一直是受援醫院接治危重患者最多的病區。目前受援醫院十支醫療隊,共有16名危重型患者進行無創通氣治療,其中5名就在他負責的病區。
15日早6時,一名高齡重度呼吸衰竭患者,血氧飽和度不到70%(正常為98%以上),情況十分危急。陳宏憑藉豐富的臨床經驗,針對呼吸機調節和用藥方案給予指導,經過緊張有序的救治,患者轉危為安。
23日這天,他接到黑龍江省支援湖北醫療隊前線指揮部的指令,即可啟程奔赴孝感三個縣市,為我省500多名醫療隊員進行業務指導、培訓。
創造孕産婦重患“零死亡率”紀錄
我省醫療隊在武漢受援醫院創造的這項紀錄,恐怕今後很難被打破。
武漢協和醫院西院四樓病區,由我省第一批支援湖北醫療隊於世寰組負責,這個病區有個特殊的名稱:孕産婦新冠肺炎重症科。就是這個非常複雜、難險的病區,於世寰和他的團隊創下了孕産婦重患母子平安且“零死亡率”的紀錄。
於世寰負責的這個特殊的病區,患者三分之二以上是孕産婦患者。“對這些特殊患者的治療,既要考慮患者醫療安全,又要考慮孩子平安、健康。”他説,按照老話説這是“一手托著兩條命”,壓力之大可想而知。
有著精湛醫術和豐富經驗的於世寰團隊,短時間就迅速摸索出了一套對這些特殊患者的特殊治療方法,歸納起來就是:快評估、慎用藥、個性化、早干預。
快評估,就是要在患者剛進駐醫院,第一時間就要進行病情評估、研判;慎用藥,是在充分考慮到不會對嬰兒産生副作用的前提下謹慎用藥;個性化,就是要根據每個患者的情況,制定精準治療方案;而早干預,説的是要儘早對她們進行心理疏導,打消她們的焦慮心情。
於世寰説,“我們現在對她們能用的藥只有兩種,對她們的CT檢查都要實行腹部防護,幾乎每個關節都要做到細之又細。”
於世寰團隊的紀錄比較“驚艷”:從病區第一個孩子順利出生到現在,病區共接收孕産婦重患46人,並在治療期間順利産下21個孩子,均母子健康平安。目前已經有10名孕産婦患者出院。
搶出第一塊陣地 收治百名重患
2020年1月29日下午16時15分,這個時刻對李家寧來説值得記憶終生。作為我省第一批支援湖北醫療隊成員,就在這個時刻,他率領15人的醫療組第一個進入了受援醫院的11樓病區,為我省醫療隊搶出了赴湖北抗擊疫情的第一塊陣地。目前,這個團隊已經收治重症患者100人,其中危重35人。並有40名患者治愈出院。
他介紹,他的團隊1月29日,從下午四點到晚上八點,14個重症患者甚至是生命垂危的病人,讓他們團隊經歷了驚心動魄的四個小時。而就是這四個小時,李家寧團隊積累了寶貴的重症接診經驗,初步歸納了按照患者症狀輕重制定的基本“臨床路徑”。而後經過不斷完善形成了被一些醫療隊認可的“龍江組套”。
其中,一個肺癌術後患者的救治,最能體現李家寧團隊的過硬醫術。但當時這名患者是肺癌術後,感染新冠肺炎。住進病區後就出現呼吸困難生命危機。他們經過研究立刻對他進行了氣管插管治療,目前該患者病情已經趨於穩定。
在他們團隊的成功救治案例中,三姐弟重患的救治經歷,也讓他們團隊樹立了面對重患的信心。三名重患中大姐81歲、二姐68歲、弟弟62歲,而且當時住進醫院已經屬於危重,在經過他們25天的緊張、精準救治,目前三名老人都已經治愈出院。
創下病區重症零死亡奇跡
蘭英華是哈醫大一院感染科的一名專家,也是我省第四批支援湖北醫療隊哈醫大一院醫療隊長。
為了進一步加強對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救治和管理,醫療隊實行醫療組長負責制,分為6個醫療組,6名組長每天至少有3人對病區所有患者進行查房,尤其是對於危重患者或有潛在進展風險的病例,集中醫療專家和優勢資源,最大限度地發揮哈醫大一院危重症救治能力和水準,全力以赴救治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其中包括醫療隊對每例危重症患者進行MDT多學科會診,制定危重症患者個體化診療方案,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
截至目前,經過醫療隊的積極努力,共有17名患者符合國家標準痊癒出院,21名患者由危重症轉為輕症,且無死亡病例。(記者 朱彤 譚湘竹)
>相關新聞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