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以法治力量推動“辦事不求人”
2019年3月1日,《黑龍江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施行。一年來,我省營商環境再上新臺階,體制機制建設創新完善,政務服務水準大幅提升,企業投資吸引力顯著增強,“人人都是營商環境”的社會氛圍愈加濃烈,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進一步被激發。
深改“放管服”優化政務環境
《黑龍江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是提交省兩會審議、協商通過的地方性法規,彰顯了黑龍江重塑營商新環境的堅定信心與決心,是我省營商環境建設步入法治軌道的里程碑。
營造高效透明的政務環境,是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方面。《條例》施行一年來,我省以深化“放管服”改革為主線,持續提高行政效能、優化政務服務環境。大力推進簡政放權,率先在全國開展省級行政權力事項調整規範工作,共保留1025項行政權力事項,精簡446項,精簡率30.3%。大力優化行政許可等行政權力流程,許可事項減縮271個環節,平均縮減7個工作日。
政務服務能力明顯增強。統一規範省市縣三級依申請類行政權力事項的10項要素,推動實現全省相同政務服務事項無差別受理、同標準辦理。打造基層“一站式”綜合便民服務平臺,打通縣級政務服務大廳向基層延伸“最後一公里”。
努力打造“辦事不求人”政務服務品牌。在“看病不求人”“上學不求人”“落戶口、上車牌、辦護照不求人”等方面取得明顯成效。省社科院抽樣調查統計,全省企業對出臺“辦事不求人”舉措給予積極評價,綜合評價好評率達到90%以上。
電子政務信息化建設實現新突破。全省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政務信息共享交換平臺上線運行,並完成與國家平臺對接,打通52個中省直部門數據交換通道,形成了全省政務服務“一張網”。黑龍江“全省事APP”上線試運行,政務服務掌上辦邁出實質性步伐。
持續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企業開辦時間從2018年的8.5天普遍縮減至2~3天,有的地方申請當天即可拿照;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審批時間從2019年年初的100天至200多天普遍壓縮至90天以內。
服務市場主體優化市場環境
《條例》強調,要堅持公平公正原則,對各類市場主體應一視同仁。一年來,為進一步優化市場環境,我省在降低企業成本、加強保障服務等方面持續發力,為市場主體破除各種不合理門檻和限制。
企業綜合經營成本明顯降低。我省全面落實減稅降費政策,在全國率先頂格推出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六稅兩附加”減稅政策,2019年落實減稅降費政策為企業和個人減負279.5億元。不斷完善電價機制,落實煤電價格聯動政策,調整一般工商業企業用電價格,2019年為用戶減輕電費負擔3.77億元。
進一步降低融資成本,積極引導金融機構將資金向“三農”和小微企業傾斜,全省“銀稅互動”貸款餘額16.17億元,惠及小微企業3300余戶。
做好招商引資項目服務保障工作。對招商引資簽約項目實行領導包保責任制、專班推進、“首席服務員”“服務專員”等機制,推行模擬審批、聯合預審、容缺受理、告知承諾、集中會辦等創新舉措,從開辦企業到投産提供全流程審批服務和政策諮詢,全力打通項目推進服務“最後一公里”,極大地推動了項目建設進度。
著力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省委印發《省領導聯繫服務民營企業制度》,建立領導聯繫服務民營企業的常態化機制,進一步暢通政企溝通渠道,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通過通報會、座談會、項目推介會、銀企對接會等活動,認真聽取企業意見建議,著力打造尊商、重商、親商、安商的社會氛圍。
規範執法行為優化法治環境
一直以來,市場主體對監管缺失、執法隨意、執法“一刀切”“一陣風”等問題反映強烈,《條例》進一步規範和創新執法行為。一年來,公平公正的監管執法保障了龍江良好的市場秩序。
在市場監管領域全面推行部門聯合“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實行“進一次門、查多項事”,向社會公示全省年度抽查計劃,開展重點領域“雙隨機、一公開”抽查。推行信用分級分類監管,減少對市場主體正常生産經營活動的干預,對守法者“無事不擾”。
加快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全省公共法律服務熱線平臺開通運行,各市(地)、縣(市)和鄉鎮(街道)建成以法律援助、人民調解和法律諮詢為基本功能的公共法律服務中心,並根據需求引入律師、公證、司法鑒定、仲裁等服務,有的地方還在村(居)委會或社區建立公共法律服務工作室,為企業和群眾提供便捷的法律諮詢服務。
各級司法機關切實提升案件辦理品質,嚴格把握經濟糾紛與經濟犯罪、企業違規與個人犯罪、正當融資與非法集資、合法經營收入與違法所得的界限,認真解決執行難問題,依法保護當事人合法權益。2019年,民營企業為申請執行人的案件4.38萬件,執結4.31萬件,執行到位161.3億元。
多措並舉加強監督保障
一年來,為配合《條例》施行,我省採取多種措施,開展營商環境監督工作,取得顯著效果。
深入開展“清賴行動”專項整治。2019年,完成整治“新官不理舊賬”事項8291項,督促償還欠款83.2億元,完成年度目標的115.88%,其中一件沉澱長達24年的疑難問題徹底破解,增強了企業投資興業信心。堅持“開門抓環境”,形成社會監督大格局,邀請262名營商環境特約監督員,選設652個營商環境監測站點,讓企業和群眾成為評判主體。
嚴肅查處損害營商環境案件。暢通投訴舉報渠道,建立全省營商環境投訴舉報呼叫中心,公開12346熱線、電子郵箱、郵寄地址等。2019年,全省共受理營商環境投訴舉報案件1507件,辦結1281件,堅決依法糾正損害營商環境的違法違規行為,一大批歷史遺留的典型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營商環境沒有最好,只有更好”。面對新情況、新矛盾、新挑戰,全省上下正大力營造更具吸引力的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培育提升競爭新優勢。(張廣民 記者 閆一菲)
>相關新聞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