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急響應下調≠放鬆防控 黑龍江:強化“嚴管控”“自防護”
3月4日,黑龍江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應急響應等級由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應急響應調整為二級應急響應。
為防止疫情出現反彈,黑龍江將堅持依法防控、科學防治、精準施策,採取" 八個強化" 措施,繼續有效管控:
一要強化“明主責”,落實屬地責任。按照“政府主導、群防群控、分類管理、精準施策”的原則,以縣域為單位,實施“預防為主、外防輸入、內防局部擴散”策略,精準檢測、追蹤到人、隨訪到戶,確保重點對象登記在冊,異常情況能夠及時處置。以社區防控為重點,切實加強對社區防控工作的組織領導,加強基層防控人員力量和物資準備,充分發揮社區動員能力,實施網格化、地毯式管理。
二要強化“早發現”,切斷傳染源。疫情實踐證明,“四早”是治標之舉、治本之策。必須毫不動搖堅定實施,要努力做到“三個報告”:全民每天早晚測體溫自報告,社區單位督促統計日報告,鄰裡同事互相監督隨時檢舉報告。要切實築牢“五道防線”:所有開診醫療機構都要對發熱患者預檢分診,所有普通門急診都要對發熱患者初篩初查,所有發熱門診都要對發熱患者全面鑒定,所有可疑患者都要經專家組綜合評估,對所有可疑患者密切接觸者都要排查隔離。
三要強化“嚴管控”,阻斷傳播途徑。管好“3類人”:實行人員分類管理,根據不同的傳播風險,對高風險人員定點定人嚴格管,對中風險人員居家觀察社區管,對低風險人員健康認證動態管。管好“6類重點場所”,突出嚴防社區、農村、用工單位、院校、公共服務類場所,以及養老、托幼、精神衛生機構和監獄、戒毒等其他特殊場所,推動由全面防控向精準防控、重點防控轉變。
四要強化“快診斷”,做到應檢盡檢。目前,14個省市疾控中心、9家定點醫院、5個第三方機構每天能夠核酸檢測1萬例左右,疫情發生以來已經檢測25000多例。當前要繼續堅持關口前移、重心下沉,縮短髮病到診斷時間,對進行醫學觀察的密接者、聚集性疫情人員、傳染源追蹤過程中發現的暴露人群以及密接者的密接者等主動全部進行核酸檢測篩查,同步開展流調和密接再排查,形成滾動閉環。戰勝疫情和疾病要靠藥品和疫苗,要支持推動哈獸研、哈藥集團加大藥品和疫苗研發力度,同防控、臨床實踐相結合,力爭早日取得突破。
五要強化“重救治”,提高治愈率。按照“四集中”要求,全省救治床位已達5000多張,治愈出院372例、治愈率達到77.8%。要統籌全省醫療資源全力開展救治工作,切實發揮哈醫大附屬一院群力院區作為省級危重症救治中心的作用,加大重症救治力度;加強省市對口幫扶,通過遠程醫療、派駐專家組接管等方式指導參與救治,切斷輕症向重症轉化路徑;堅持中西醫結合,採取恢復期血漿輸注、幹細胞治療等辦法,提高臨床治療精準性、有效性。
六強化“潔環境”,大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加大冬春季環境衛生專項整治力度,取消大型聚集性活動,加強農貿市場、早夜市、農村大集等重點場所環境整治,把環境衛生治理措施落實到每個社區、單位和家庭。及時組織開展全面的病媒生物防治與消殺。
七是強化“自防護”,開展科普宣傳。繼續有針對性地開展傳染病防控知識宣傳,發佈健康提示和就醫指南,開展呼吸道傳染病防治知識宣教,科學指導群眾正確認識和預防疾病,引導公眾規範防控行為,普及居家隔離、自我防護、交通防護等指南,減少外出活動、不參加聚集性活動,暫緩與親人朋友聚會,出門戴口罩,勤洗手、講衛生、常鍛鍊、常通風,如有發熱症狀及時就醫。
八是強化“常督導”,確保責任落實。各地各部門要壓緊壓實屬地防控責任和主體責任,採取督查檢查、明察暗訪、電話抽查、工作約談、通報曝光等方式進行抽查檢查,嚴防疫情防控中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發生。繼續嚴格落實“日報告”制度,對發現的問題、困難和薄弱環節及時整改,確保防控責任和各項措施落到實處。
3月4日是黑龍江省啟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Ⅰ級響應的第40天,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已經連續10天無新增確診病例。全省現有確診病例由480例下降為95例;接受醫學觀察人數由16224人下降為308人。佳木斯、伊春、大興安嶺3個市(地)現有病例清零,9個市連續14天以上沒有新增確診病例。按照國家分區分級疫情防控要求,截至目前,全省125個縣(市、區)中,按風險等級劃分,9個縣(市、區)為中風險,其餘116個縣(市、區)均為低風險等級,全省已經沒有高風險等級地區。
黑龍江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專家建議,自我防護是預防新冠肺炎和其他傳染病的重要手段,在應急響應調整為二級響應後,同樣必須加強自我防護。
居家時:建議勤洗手、多通風、規律作息、健康飲食、適當鍛鍊,提高疾病抵抗能力。
出行時:市民要繼續做好防護措施,出門佩戴好口罩,減少社會交流活動,減少不必要的人群聚集;復工的市民實行“兩點一線”上下班模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人與人之間距離合理適當;出行乘電梯時相互之間注意保持適當距離,不要直接用手接觸按鍵並快進快出。
購物時:佩戴口罩,做好個人防護,同銷售人員交流時保持一定距離,避免直接接觸。排隊結賬時,注意人與人之間距離要保持1米以上。
>相關新聞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