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響勝利集結號!黑龍江省新冠肺炎重症救治中心醫療隊打贏收官之戰

2020-03-22 13:59:14|來源:黑龍江日報|編輯:劉才星|責編:陳夢楠

  2月11日,按照黑龍江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將哈醫大一院群力院區改造為省新冠肺炎重症救治中心。

  2月12日,哈醫大二院、哈醫大腫瘤醫院、哈醫大四院和來自齊齊哈爾、牡丹江(2支醫療隊)、佳木斯、大慶4地的8支醫療隊迅速集結,與哈醫大一院密切配合,展開救治。第一次穿防護服的不適,第一次進入隔離區的緊張,和患者親如家人般的感情……這段經歷,對他們每一個人來説註定一生難忘。

  今天,他們完成了支援任務,將陸續返回所在地,讓我們一起聽聽他們的故事,記下他們的名字……

  01

  哈醫大一院醫療隊

  “不惜一切代價救治患者”

  “我們要堅定信心,不惜一切代價救治患者!” 在省新冠肺炎重症救治中心,每天下午,省新冠肺炎重症救治專家組組長、哈醫大一院院長于凱江都會與重症醫學科、神內、心內等多學科專家舉行會診,研討患者的臨床表現和病情變化,因人施策,調整個體化的治療方案。有的時候,這樣的討論會很激烈,溫文爾雅的醫生們也會爭論的“面紅耳赤”,他們的核心目標只有一個——全力救治患者的生命。

  哈醫大一院重症醫學科主任趙鳴雁説,科室共有24名醫生、130名護士參與到了重症救治中心的工作中。“分層診療、ECMO、IABP、免疫吸附、血漿置換,所有最先進的救治手段全部上了,作為醫者,我們絕不放棄任何一個機會,不放棄任何一名患者。除診治本中心的患者外,每天我們還要與省內其他地市的定點醫院遠程會診,評估患者、指導救治,每天工作到半夜。”

  “2月12日23點35分,我在ICU內收治了第一名重患, 時刻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徵,及時調整治療方案,那個晚上我換了兩套防護服,在污染區工作了近10個小時。”身上的汗水濕透了隔離服,護目鏡裏的霧氣模糊著前進的方向,但哈醫大一院重症醫學科醫生楊威並沒有因此停止手中的工作,他深深知道,患者的生命就決定在這分秒必爭的瞬間。

  02

  哈醫大二院醫療隊

  “他們很需要我們,姐妹們,加油!

  2月13日,哈醫大二院醫療隊的25個護士抵達了省新冠肺炎重症救治中心,醫療隊的劉彩虹是有17年ICU經驗的護士,但需要長時間穿著防護服進行護理,她還是有些“打怵”。

  當晚24時,醫療隊的董婉倩第一個走進了救治中心ICU,“裏面的環境怎麼樣?患者的情況如何?”其他隊員一宿沒睡,時刻關注著微信群,等待她的反饋。淩晨4時許,董婉倩完成了4個小時工作,向大家分享了進出ICU注意事項和她的感受——“患者都在有序地接受治療,他們很需要我們,姐妹們,加油!”聽聞這些鼓勁的話,護士們相互打氣,迅速進入了工作狀態。

  在劉彩虹負責的患者中,有一位讓她記憶特別深刻。這位患者心態非常好,每次都主動跟她打招呼。“其實我很怕死,但是看到了你們,看到集中所有優勢醫療資源成立的重症救治中心,我很放心。”患者的這些話,讓劉彩虹倍感溫暖,她説,在病痛面前,患者的信任就是醫護人員最大的動力。

  03

  哈醫大腫瘤醫院醫療隊

  “雖是驚心動魄,但相信結果一定是好的”

  2月13日開始,哈醫大腫瘤醫院先後共派出8名醫生和25名護士來到救治中心支援。

  重症醫學科的黃巍是隊裏最早抵達救治中心的醫生,ICU對於有著12年工作經驗的黃巍,是她最熟悉的“戰場”。這次的重症救治經歷,讓黃巍現在回憶起來還驚心動魄。有一天,一位危重症患者突然出現吞咽困難,胳膊無法抬起的症狀,經過會診,該患者突發大面積腦梗死,出現腦疝,隨時面臨生命危險,經過90分鐘的積極救治,終於挽救了患者生命。“雖是驚心動魄,但相信結果一定是好的。”黃巍説。

  對於患者而言,希望有的時候比治療還重要。在黃巍的回憶裏,有一位阿姨和她的女婿一起在救治中心接受治療,由於床位不在一起,兩個人都很掛念彼此。為了撫平他們之間的牽掛,黃巍主動充當了兩個人的“傳聲筒”,每次當班都會特意向兩人轉告對方的病情,告訴他們彼此都在漸漸好轉。

  哈醫大腫瘤醫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劉海濤和醫生藍秀文,從綏化護送幾名患者到達救治中心;33歲的醫生章柏成主動申請交接淩晨3點到9點的排班……在哈醫大腫瘤醫院的醫療隊,每個人都在付出著最大的努力。

  04

  哈醫大四院醫療隊

  “與患者多交談,也是一劑良藥”

  2月18日,哈醫大四院重症醫學科主任高岩和另外16名同事到達了重症救治中心。

  “新冠肺炎太特殊了。”高岩説,在每天會診時,大家都會暢所欲言,“腦洞大開”,去摸索科學的治療方法。

  選擇最優的治療方法,充分發揮自己的專業優勢。在群力重症救治中心的日子,高岩時刻關注著每一個患者的臨床表現,及時調整治療方案。

  高岩説,有一位危重症患者剛進入ICU時,不願意説話,為了開導這位患者,她總是找各種話題主動聊天。直到有一天,這位患者的情緒終於好了起來,還和高岩開起了玩笑,提了個小小的要求——想吃又圓又好看的蘋果。第二天,高岩帶來了三個蘋果,患者從中選了一個最“漂亮”的吃掉,露出了開心的笑容。沒過幾天,這位患者轉出了ICU,進入過渡病房。當高岩再去看望她時,她的第一句話就是“大蘋果”。高岩説,患者保持好的心情對恢復病情至關重要,與患者多交談,也是一劑良藥。

  在醫療隊,31歲的醫護人員劉文哲,得知重症救治中心需要支援時,第一時間請戰,在戰“疫”期間,她遞交了入黨申請書……

  05

  齊齊哈爾醫療隊

     “忍一忍,就好了”

  2月20日晚11時,來自齊齊哈爾附屬第一、第二、第三醫院醫療隊的三名護士,抵達省新冠肺炎重症救治中心。

  “沒有不害怕疫情的人,但總有人越是艱險越向前。”齊齊哈爾附屬第一院護士蘇萌説。起霧的護目鏡,多層的防護手套,給護理工作帶來很大難度,但患者的一句“孩子,我特別感謝你們,別有壓力”,給了孫萌莫大的鼓勵。

  齊齊哈爾附屬二院護士常慧康拋下僅14個月大的孩子離家時,難捨難分,每次視頻中,孩子的那句“媽媽,抱抱”,讓她充滿對孩子的愧疚。但她知道,作為一名醫護工作者,就要有“舍小家為大家”的情懷。

  齊齊哈爾附屬三醫院護士張奪用行動詮釋醫者誓言。她隔著護目鏡給予患者溫暖,通過握緊患者雙手給予他們力量。在沒有硝煙的戰場上,她用愛守護著每一位患者。為了不“浪費”防護服,就算鬧肚子也不去廁所,那句“忍一忍,就好了”,讓人心疼淚目。

  06

  佳木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醫療隊

  “收穫——你下班了,我怎麼辦?”

  2月16日,佳木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醫療隊的10名護理人員,抵達了省新冠肺炎重症救治中心。

  18日晚20時,房麗走進了ICU,看到幾個重症患者躺在床上,她的內心很不是滋味。臨近下班時,她護送一位患者從ICU轉到過渡病房,雖然沒有言語交流,但她能感覺到患者內心的踏實。通過連續幾天的護理,房麗也有了“幸福”的收穫。在一次交接班時,一位60多歲的阿姨跟她説,“你下班了,我怎麼辦?”。那一瞬間,房麗突然感到心頭很暖,阿姨已然把她當成心裏最近的人。

  92年的馮俊源是醫療隊裏最小的一位,在排班時,把他放到了最後。工作期間,他多次向房麗請示,什麼時候能當班。護士商琳更是多次主動申請護理最重的患者,她説,進入戰場,就要到最“危險”的地方去。

  07

  牡丹江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醫療隊

  “打起精神,決不能有半點鬆懈!”

  2月17日,牡丹江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醫療隊的四名護士抵達救治中心,18日晚,她們陸續進入ICU,開始四個小時的輪班工作。

  醫療隊中,年齡最小是1993年出生的楊帆,在接受穿脫防護服的培訓時,楊帆第一次感到,穿衣服也是個“技術活”。領隊張媛媛和楊帆的交班時間是零點到淩晨四點,這個時間點,是所有人最犯困的時候。“想一切辦法打起精神,決不能有半點鬆懈。”張媛媛説,來的時候,醫院特意為她們買了迷彩服,希望她們能像一名戰士一樣,衝鋒在前,勇於拼搏,盡可能幫助每一位患者恢復健康。

  護士宋興明説,一名50多歲患者病情轉好,在轉出ICU時,向醫護人員們道謝,那時,她內心也充滿著成就感。“你放心養好身體,在這,我們就是你的親人。”離別之際,宋興明一直護送著這位患者進入過渡病房。

  08

  大慶醫療隊

  “幫助患者早日恢復健康”

  2月17日,由大慶油田總醫院,大慶市第四醫院,大慶市中醫醫院組建的大慶醫療隊抵達省新冠肺炎重症救治中心,醫療隊共有10名護士。

  大慶油田總醫院的護士曹辛與其他幾個隊員建立了微信群,每天都會聊起與患者之間的故事。曹辛説,有一次上白班,一位情緒失控的大娘不配合治療,在床上喊著:“我要回家,我不治了”,曹辛跟她説;“大娘,您看,我們日夜守護著您,您怎麼就輕言放棄呢。”大娘慢慢地冷靜了下來。隨後,曹辛拿來可口的飯菜一口一口的喂她吃飯,喝水,吃藥……。最後,大娘握著曹辛的手説了聲謝謝。

  曹辛説,穿上防護服,在三層防護下,有的姐妹出現了眩暈,脫水的症狀,但是她們沒有一個退縮,堅持守護著每一個患者,心裏都有一個堅定的信念——幫助患者早日恢復健康。

  09

  牡丹江醫學院附屬紅旗醫院

  “沒問題,我能上!”

  2月18日,9名來自牡丹江醫學院附屬紅旗醫院的護理人員,抵達省新冠肺炎重症救治中心。

  回想第一次進入ICU,作為領隊的張麗美,仍然記憶猶新。她説,每穿一層隔離衣,心裏的壓力似乎就多了一些,總覺得穿的不只是防護服,更是責任,是使命。看到病床上的患者,感覺自己的膽子很重。

  一天,張麗美看到一位大爺鬍子長了,就為他做了一些生活護理,這個小小的舉動讓大爺濕了眼角。大爺説,張麗美太像他的家人了。沒過一會,隔壁床的阿姨想喝點八寶粥,張麗美看到粥有些涼,把粥熱溫後遞到阿姨手裏,阿姨很感動,“有心了,孩子!”看著阿姨把八寶粥全部吃掉,張麗美內心很滿足。

  剛到救治中心最初的幾天,隊內一名護士從ICU出來就吐了。回到賓館後,張麗美主動問她是否需要休息一個班次,她堅決地説:“沒問題,我能上”。

  “沒問題,我能上!”面對疫情,八支醫療隊的醫護人員們,從未猶豫過,從未遲疑過。今天,他們離開了省救治中心,離開他們曾經奮鬥過的地方,把永遠的回憶留在這心裏,把所有的溫暖和感動留在了治愈者心間。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