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建行:從“雲端”到“田間” 百億金融甘霖惠澤龍江“三農”

2020-04-13 11:16:22|來源:東北網|編輯:呂丹丹|責編:馮鈺穎

  春回大地,萬物勃發。在最美的龍江四月天,一款“手機新農具”在廣袤的黑土地上播撒著金融惠農“金種子”,建設銀行黑龍江省分行超100億元的農貸資金正源源不斷地通過手機“雲端”流向田間地頭。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圖-1

廣袤的三江平原大地回春,農民朋友正在田間播撒辛勤的汗水

  綏化市慶安縣彥平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劉彥平,正在水稻育秧大棚內為合作社承包的650畝地培育秧苗。他剛通過建行手機“惠懂你”APP申請下來的100萬元“地押雲貸”,讓今年的種植面積擴大到了1000畝,還添置了一台新農具。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圖-2

彥平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劉彥平正在水稻育秧大棚內為春耕作準備

  無獨有偶,正在為買種子化肥缺資金而發愁的哈爾濱依蘭縣愚公鄉四新村的農戶王海峰,經同鄉介紹,他用建行手機銀行辦理了“農戶信用快貸”,很快解決了農資短缺問題。“沒想到動動手指,10萬元説貸就貸下來了,建行的高科技貸款實在太方便了!”王海峰樂得合不攏嘴兒。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阻滯不了建設銀行黑龍江省分行服務“三農”、助力鄉村振興的堅定步伐。針對疫情期間農戶無法按期還款問題,建設銀行黑龍江省分行推出了三項“助農”舉措:一是為貸款即將到期的農戶延長“寬限期”至28天。寬限期內不計收罰息,不産生違約記錄,不記入徵信報告;二是對確有還款困難影響持續農業生産的農戶提供貸款展期服務;三是開通農戶貸款徵信異議處理綠色通道。多措並舉全力保障農戶不受疫情影響獲得信貸支持。4月1日,隨著王海峰這筆農貸的成功投放,該行疫情期間涉農貸款投放額攀升到100.61億元,惠及全省10.63萬戶農戶和2752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距離農貸投放窗口期還有一個月時間,這個數字還在以平均每天增長1億元的速度被不斷刷新著。

  金融服務需要力度,更需要溫度。建設銀行黑龍江省分行擁有不斷創新“好平臺和好産品”反哺社會的信心底氣。100億元的數據剛剛統計出來,該行黨委書記、行長樊慶剛立即動員各行繼續加大農貸資金投放力度:“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來釋放重農抓糧的強烈信號。我們有這麼好的平臺、這麼好的産品,還有很多農民沒有享受到我們線上産品的福利和便利。只有確保金融資金‘活水’豐沛充足,‘三農’的發展動力才會更強勁,我們要匯聚更多資源和力量,幫助農民創業致富,助力龍江鄉村振興和農業強省戰略!”

  疏堵通渠——從金融供給側破題,助力龍江“農業強省”

  備春耕前跑貸款“跑細了腿”;審批通過後十幾天才能拿到貸款,有時候會耽誤了購買農資;貸款審批的數額不足使用,還要借助高額借貸……這是不少農民、合作社都體會過的大“難事兒”。

  農村金融領域的痛點情況複雜且存續歷史時間較長,建設銀行黑龍江省分行深入全省15個縣、67個村屯,走訪了近千個農戶和84個合作社,現場組織110多場座談,全面了解農業農村生産經營規律、金融需求、涉農貸款風險狀況及成因,準確查找農村金融領域的真實痛點。通過調查走訪發現,困擾龍江“三農”的主要問題集中在融資、信用環境、銷售渠道等環節。

  查明瞭“堵點”,就要因症施策,尋求“疏堵”良方。

  2018年5月,建設銀行黑龍江省分行立足回歸社會本源,踐行國有大行情懷擔當,從金融供給側改革破題,最終確定了“智慧鄉村”項目建設的目標:解決農業“補貼亂、監管難”;解決農村“缺信用、服務難”;解決農民“融資難、融資貴”。

  “作為國有大行,就是要以敢為天下先的勇氣和魄力,主動擁抱金融科技變革,把發展普惠金融事業、助力鄉村振興戰略的初心,轉化為創造性金融實踐、服務社會民生的使命。要用金融這把溫柔而有效的手術刀,解決龍江‘三農’領域的痛點難點問題,讓辛勤勞作在黑土地上的廣大農民朋友們,真正享受到金融科技的‘便利’和普惠金融的‘福利’,讓美麗的鄉村和希望的田野在金融‘活水’的滋養下,煥發出勃勃生機!”建設銀行黑龍江省分行黨委書記、行長樊慶剛一語道出了黑龍江建行人的責任擔當。

  他們將“智慧鄉村”項目列為一號工程,緊密聯合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黑龍江省財政廳和北大荒農墾集團、哈爾濱工業大學,組成300多人的研發攻關團隊,創新農村金融服務模式,歷時5個多月研發,全國首個以金融科技+農業大數據為核心的“智慧鄉村”農村金融服務平臺及一系列助農惠農産品,趕在貸款投放週期開始之前正式上線運行。

  “四省一有”——線上産品精準服務,貸款不用再求人

  農業穩,基礎穩,農業興,百業興。據了解,“智慧鄉村”項目針對兩類客群,建設一個平臺,推出5款全流程線上産品。讓廣大農民實實在在地享受到了普惠金融的“福利”和金融科技的“便利”。

  兩類客群,即(家庭農場、合作社);一個平臺,即“智慧鄉村”農村金融服務平臺(黑龍江省“農業雲”),內嵌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系統、農業投入品監管溯源系統和手機App農村金融綜合服務系統5個線上産品,即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服務的地押雲貸、農信雲貸,為墾區農戶服務的墾區快貸,為廣大農民服務的農戶抵押快貸和農戶信用快貸。

  在此基礎上,建設銀行黑龍江省分行又向上游延伸研發了“農採雲貸”産品,為農資經銷業戶提融資服務,進一步打通涉農産業鏈融資堵點;向下游拓展推出了“糧易融”産品,以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完善糧食供應鏈金融服務;配套開發了“農戶消費快貸”産品,為農民日常消費融資增添了新路徑;與保險公司合作推出了“惠農寶”系列産品,有效降低了糧食價格波動給農戶帶來的經營風險;全新上線“土地託管貸”,為沒辦法種地、沒時間種地、進城打工的農民增加了土地託管的增收渠道,實現了種産收的最大集約化和規模化經營。

  “智慧鄉村”平臺産品到底好不好用?好在哪?廣大農民朋友最有發言權,他們形象地把貸款體驗總結為“四省一有”—省錢、省時、省事、省心、有尊嚴。

  省錢——“1萬元地押雲貸用一年,利息才450.25元,建行幫我省了3萬多利息,太划算了!”齊哈爾訥河市龍河鎮保安村楊麗麗説。

  省時——“建行的高科技,節省了我們2、3個月的等待時間,而且秒申秒貸,隨借隨還,真是太方便了”。雙鴨山市集賢縣永安鄉農民劉立軍説。

  省事——“無需抵押、憑藉良好的信用就能貸款,我聽了很受鼓舞!”牡丹江市陽明區五林鎮東溝村農民呂純章説。

  省心——“不用相互擔保,手機就能辦,建行産品真省心!”鶴崗寶泉嶺管理局農墾社區28隊農戶吳樹財説。

  有尊嚴——“以後咱這貸款再也不用求人了,咱也有面子了!”齊齊哈爾拜泉縣蓬勃家庭農場農場主張樹山説。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圖-3

  齊齊哈爾訥河市龍河鎮保安村麗麗家庭農場的楊麗麗正和丈夫通過“惠懂你”APP辦理“地押雲貸”産品

  科技賦能——大數據信用畫像,銀行“敢貸”農民“樂貸”

  銀行有“錢”用,農戶缺“錢”花,兩者相加,正好平衡。但想做好這道簡單的方程式,中間過程卻要回答好不簡單的三個問題,“為什麼貸”“怎麼貸”“貸得起嗎”?

  “技高人膽大”。“智慧鄉村”項目敢這麼大膽地簡化放款流程,是因為它在系統內部嵌入了農村土地經營權抵押擔保貸款系統和手機App農村金融服務系統,作為土地確權成果轉化、農業大數據及金融科技應用的重要成果,它們充分釋放了土地資源、數據信息的金融價值,打破信息“孤島”。農村土地確權數據、涉農補貼數據、農業供應鏈條的各方交易數據以及農民自己的徵信數據,讓每個農民都有了專屬於自己的信用“畫像”,自動形成用款人信用記錄,引導農民增強信用意識,規範信用行為。

  過去“貸不貸,關係説了算”,如今“貸不貸,信用説了算”,建行從金融角度整體助推了農村信用體系建設,提升了農村地區徵信水準,有效解決了農村徵信難問題。

  “智慧鄉村”五款全流程線上支農惠農“雲”産品猶如源源不斷的金融活水,精準滴灌到實體經濟根部,實現了“數據多跑路、農民少跑腿、貸款不求人”。五款産品大幅降低了融資成本,減輕農民負擔,並且可以隨貸隨還,貸款平均佔用時間只有9個月左右,實際支付的利率僅為3.9%,進一步拓寬了農民脫貧增收的路子;優化農村營商環境,真正做到了“貸款不求人”,貸款全流程線上手機操作,把手機打造成農民的“新農具”,是黑龍江優化營商環境“辦事不求人”在農業農村的一次生動實踐。

  “智慧鄉村”金融服務平臺之所以深受廣大農民推崇,離不開全方位的培訓賦能和知識“下鄉”。建設銀行黑龍江省分行廣開“建行大學”開門辦學之風,大力推進“金智惠民”培訓宣傳。“到農村去,到田間地頭去,到廣大農民朋友最需要的地方去!”這樣的倡議,立即得到社會各界的積極響應和廣泛參與。

  政府牽頭,負責安排推廣培訓會場、組織涉農人員參加培訓,確保參訓人員範圍達到“廣覆蓋、重點覆蓋”;行校合作,“建行大學”東北學院強大的師資力量及課程體系快速完善了培訓內容,形成學院賦能一線,一線賦能社會的快速傳導模式;銀校銜接,哈爾濱工業大學培訓師講授土地流轉系統應用,為政府工作人員順利使用該系統提供有效指導,打通金融服務與技術壁壘。

  “一天恨不得18個小時捧著手機,問問題的多,説明咱們這個業務受歡迎!”普惠金融部客戶經理張書弘的手機忙個不停,各大微信群等待他回應和解答的問題應接不暇。

  強大的師資力量形成一縣一訓、專項推動的推進“風暴”,地毯式覆蓋全省13個地市66個縣,幫助基層幹部、經管站、農戶及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快速掌握政策、熟悉操作流程,平臺上線以來,已累計培訓76期,參訓人員達13000人次。

  疫情寒冬不可怕,金融惠農敢弄潮。截至目前,建設銀行黑龍江省分行“智慧鄉村”平臺線上五款明星産品已累計投放貸款145.11億元,覆蓋全省13個市(地)的83個縣(市、區)7780個行政村以及97個國有農(林)場,惠及4074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14.66萬戶農戶,1.34萬個農村普惠金融服務點實現了“裕農通?村村通”全覆蓋,聯動發行惠農龍卡28萬張,促進農民增收減負約4億元,大幅降低了農村融資成本,有效減輕了農民負擔,真正把手機打造成農民的“新農具”,為快速啟動復工復産、鄉村振興“加速鍵”,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脫貧攻堅和“十三五”規劃圓滿收官,貢獻“建行智慧”和“建行力量”!(秦薏顏 馬一梅)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