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大“法寶”爭豐收
穀雨節氣已過,黑龍江省大田生産已經進入全面開展階段,隨處可見的是農機耕地、農民下田的火熱景象。面對今年糧食增産的目標,黑龍江省充分運用“藏糧于地、藏糧于技”兩大“法寶”,確保提高糧食産能,當好維護國家糧食安全的“壓艙石”。
土地是糧食生産的根本,保護耕地就是保護糧食生産。黑龍江省始終堅持耕地保護制度,堅守耕地紅線,並以玉米秸稈覆蓋還田免耕播種為主要方式遏制黑土地退化,恢復提升耕地地力。
肇東市村民趙剛,從2009年開始,就在自家承包的3000多畝耕地上進行玉米秸稈覆蓋還田免耕播種。“我家地多,免耕播種能夠節省秸稈處理費用,而且節約了不少種地時間,一天能種200多畝地。”趙剛告訴記者,如今他成了村裏的大忙人,附近村民看見他家的地種得快,都來找他幫忙。
“為了鼓勵村民進行免耕播種,我們獎勵購買免耕機的村民每戶1萬元。同時,邀請專家錄製有關免耕播種技術的宣傳片,在電視臺滾動播出,讓村民們能隨時隨地了解免耕播種的優勢,提高村民免耕播種的積極性。”肇東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張平説。
今年年初,黑龍江省印發了《2020年黑土地保護性耕作實施方案》。《方案》規定,2020年春季,黑龍江省對玉米秸稈覆蓋還田免耕播種作業每畝補助20元,全省實施玉米茬保護性耕作面積力爭達到1200萬畝。落實耕地輪作試點任務850萬畝。
藏糧于地,不僅僅是加強黑土地戰略性保護,還依賴於高標準農田建設。只有農田的生態標準提高了,糧食穩産增産才會得到保障。今年,黑龍江省制定了《加快推進2020年高標準農田建設保障措施》和《農田建設項目管理規程》,以指導各地有序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工作,預計年內完成843萬畝生態高標準農田和74萬畝高效節水灌溉建設。
發展糧食生産,我們不僅向土地“要糧”,還要向科技“要糧”。科技是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支撐,糧食生産的根本出路在科技進步。
4月下旬,齊齊哈爾市出現的暴雪天氣把龍江縣村民李剛急壞了,“那麼大的雪,生怕大棚被壓塌了,地裏的秧苗可咋整!得虧有咱們縣裏的技術人員,指導我們進行秧苗救災,幫助我們減少損失。”
“當天,我們縣就及時組織農戶加強溫室大棚等農業設施管理。同時,農業技術人員迅速採取前往現場或視頻連線指導等方式,開展災後生産設施恢復、蔬菜秧苗管理技術指導服務。”龍江縣農業農村局局長吳久彬介紹,全縣共有13600棟育秧大棚,僅有18棟因強降雪而受損,最大限度地減少了災害對農業生産的影響。
開展技術服務指導,幫助農民用現代農業技術進行耕作生産、預防災害,已成為我省“藏糧于技”的重要方式。春耕期間,黑龍江省下發了《2020年農作物優質高效品種種植區劃佈局》《全省農作物綠色高質高效栽培技術模式彙編》等文件,在“選良種、推良技、用良策、強培訓”方面,指導農民科學耕種。同時,為了讓農民們能更便捷地學到先進農業技術,我省邀請17名首席專家和480名科研推廣專家,充分利用微信等網絡平臺,為農民備耕提供線上技術指導和全程服務,為黑龍江省今年糧食穩産增産夯實了基礎。(記者 吳玉璽)
>相關新聞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