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綏芬河口岸抗疫的6個特別數據

2020-05-13 14:32:41|來源:黑龍江日報|編輯:劉才星|責編:馮鈺穎

  疫情來了!

  3月21日,黑龍江省綏芬河市開始實行回國人員入境就地集中隔離的管控措施,至4月8日,經綏芬河口岸入境共計2497人,覆蓋了除西藏自治區和港澳臺地區外的30個省(市、區),其中境外輸入病例達409例,佔全國境外輸入病例四分之一。

  黑龍江究竟能否將境外輸入疫情風險攔阻在邊境線,減輕其他省市的防控壓力?不論是綏芬河口岸,還是牡丹江這座城市,這都是歷史上從未有過的挑戰。

  5月12日,黑龍江交出了“零病亡”答卷。當天,牡丹江醫學院附屬紅旗醫院最後一批患者集體出院,至此, 409名輸入病例全部治愈出院。“零病亡”背後,有5組值得關注的數據。

黑龍江綏芬河口岸抗疫的6個特別數據

  黑龍江綏芬河口岸最後一批境外輸入患者出院

  【0】 “零病亡”

  3月27日,第一例境外輸入病例進入綏芬河,打破了綏芬河口岸的“零病例”紀錄。

  “輸入疫情剛來的時候,有點蒙”,綏芬河市常務副市長李興國回憶,邊境小城綏芬河常住人口才7萬人,僅有15家賓館939個房間。最初確定的收治醫院綏芬河市人民醫院,只有91間、300張床位;隨後確定的定點醫院牡丹江紅旗醫院,傳染科只有20個床位。

  “醫療資源嚴重不足,我們當時都很擔心,這可怎麼辦?”李興國説,“現在看來,真的很不可思議,短短時間內緊鑼密鼓改造了4個醫院,實現了‘零病亡’”。

  據其講,只用了6天,將一座辦公大樓改造成擁有600張床位的綏芬河方艙醫院;紅旗醫院改造,短短4天,1000張普通床位、130張重型病房床位全部就位,“醫護人員、家屬總動員,就連國內的專家都豎大拇指,説我們的速度可以與武漢方艙速度媲美”。

  省衛健委副主任葛洪分析説,與武漢相比,黑龍江口岸境外輸入病例群體有著很大的不同,一是中青年居多、基礎疾病較少,但是流動性大,被感染風險高;二是他們身處異國,離家時間長,長途奔波回國,機體抵抗力弱;三是患者在境外感染併發病,導致疾病進展快,給臨床治療帶來難度。“為此,我們快速整合全省的醫療資源,1100多名省內醫護人員在綏芬河和牡丹江集結,圍繞境外輸入病例群體的特點,拿出有針對性的治療方案,比如強化心理撫慰,人文關懷,就是一個特別‘藥方’”。省商務廳副廳長孟林介紹,省委省政府調集口罩90余萬隻、防護服16萬套、護目鏡5.1萬副等防疫物資,有力保障了綏芬河口岸輸入疫情防控需要。

  據他回憶,一名遼寧籍重型患者在紅旗醫院治療恢復過程中,醫護人員教她唱歌、跳舞,在歌聲中,這名患者終於找回了家的感覺,身體恢復很快。吉林籍患者張某,病情危重,入院時呼吸困難,生命體徵幾度報警,即便上無創呼吸機,氧合指數仍舊上不來。醫護團隊冒著感染風險,進行氣管插管操作,又採取CRRT連續體外血液凈化治療,病情終於逐漸好轉。張某説:“那一週是漫長的,醫生和護士圍著我,眼睛一直盯著監護儀,才救回我這條命。”

黑龍江綏芬河口岸抗疫的6個特別數據

  李六億教授在紅旗醫院指導醫務人員穿脫防護服

  【8】重症八仙

  葛洪説, “如果沒有‘國家隊’的支持,很難成功畫出‘零病亡’這個‘0’”。

  據其介紹,4月21日早晨5:30,中國CDC傳染病所移動P3實驗室團隊一行14人從北京奔赴牡丹江,援助牡丹江市開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4月22日17點58分,中國CDC傳染病所移動P3實驗室車隊抵達牡丹江市康安醫院。移動P3實驗室曾在武漢一線連續奮戰55天。紅旗醫院省級重症集中救治區域中心共收治39例重型危重型患者,其中7例危重型患者,國家級專家組來時就確定了零病亡、零感染兩個目標。

  國家級專家組中,有8位國內頂尖專家,他們是管向東、康焰、李六億、趙建平、楊毅、馬曉春、楊汀、于凱江,其中管向東、康焰、李六億、趙建平4位征戰過武漢。

  國家衛健委新冠防控專家組成員、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管理—疾病控制處處長李六億從湖北直接來到牡丹江綏芬河後,現場培訓醫務人員1100多人,線上培訓2萬餘人,督導7家醫院,參與3家醫院的改造設計。4月29日李六億戰“疫”整整100天,當天20時她回到駐地。讓她沒有想到的是,三位黑龍江院感防控專家手捧鮮花、蛋糕,唱起《心甘情願》迎接她。

  “重症八仙”之一康焰,在一名危重型患者轉院前,一條條梳理轉運可能出現的風險,並隨車全程指導。一名廣東籍重型患者説:“有這麼高水準的專家親自上陣,還這麼細心,我心裏踏實了。”

  【28】 二十八個小視頻

  最近,不少牡丹江人的朋友圈,被28個小視頻先後刷屏。這些小視頻的製作者,都是牡丹江人,來自服裝、餐飲、旅遊等行業。

  3月27日首名患者入境之前,牡丹江市已病例清零,綏芬河市還是零病例,居民生活逐漸恢復了常態,但是隨著綏芬河口岸檢出第一例境外輸入病例,市民平靜的生活再一次被打破,本已複業的實體店,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困難。

  上述28個小視頻,記錄了牡丹江人從3月21日到5月12日這50多天的戰疫生活。

  其中一名從事服裝業的年輕女店主在視頻中講述,她曾有三個服裝店,受疫情影響,位於地下商場的服裝店撤店關門了。閉店那一天,在店裏工作3年多的售貨員,拎著行李,站在店舖門口凝望了半天,久久不捨得離去。

  “當時看著售貨員走,心裏很難受,跟我幹了3年多,每天早來晚走,特別能幹,要不是賠錢挺不住了,我也捨不得閉店辭退她。”女店主説,銷量難以支撐店舖運營,硬挺不是辦法,她開始嘗試直播賣衣服,“新的銷售模式,肯定能帶來一些新希望”。

  類似境遇的,還有餐飲店的老闆們。老臺門湯包總店,過去月收入10多萬元,戰疫期間月收入還不到1萬。視頻中記錄,員工們跟店主説,“老闆,讓我們三班倒吧,少開點工資,你能少點支出,咱們店得撐住。”

  “都是跟我們幹了好多年的員工,最長的有十來年了,他們寧可掙少點,給店裏減輕負擔,這些孩子,這麼有信心,我們這店必須得挺住。”説起自己員工的仗義勁,湯包店店主鄭鳳成和愛人的淚水在眼睛裏打轉,“清零了,生意就能逐漸恢復正常,年底一定給員工包個大紅包。”老闆鄭鳳成説。

  【36】 三十六天三個季節

黑龍江綏芬河口岸抗疫的6個特別數據

  重症專家管向東、康焰在病房查診

  令廣東專家管向東印象深刻的是,紅旗醫院沒有一例重型危重型患者得褥瘡,他認為這和醫護人員百分之二百的努力和付出分不開,這也是一個了不起的“0”,應該給點個大大的讚。

  在這個“0”的背後,還有一支患者看不到的工作隊。4月7日,黑龍江省委赴綏芬河市疫情防控工作組成立,省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張安順任組長,副省長程志明任副組長。

  當晚,工作組及其下設的醫療救治和專家、口岸邊檢、交通轉運、流調、疫情防控等11個小組,冒著漫天大雪來到500公里以外的綏芬河,連夜投入工作。從這天起,工作組全體成員就沒有離開防疫一線,在防疫一線工作了一個多月。36天裏,他們經歷了冬天、春天和夏天三個季節,從一身棉裝到現在的夏裝,未曾休息過一天。

  綜合組何健民説,工作組剛剛下沉第6天,黑龍江省委書記張慶偉就趕赴綏芬河,到口岸、海關、醫院,叮囑守好國門第一道防線,扛起使命責任,堅決把疫情阻斷在落地之處。幾日後,省長王文濤再次趕赴綏芬河,要求控好源、放好哨、撒好網,給入境人員所在兄弟省市疫情防控減輕壓力。

  【39】 39名重症危重症患者

  黑龍江綏芬河境外輸入患者總體年齡偏輕,普通型患者比較多,但重型危重型患者也佔有一定比例。

  從4月6日紅旗醫院省級重症集中救治區域中心再次啟用,收治第一名危重型患者開始,攻堅戰正式打響,這裡累計收治重型、危重型患者39名,其中危重型患者14名。

  在管向東、康焰等國家級專家的指導下,省市聯動,攻克難關。哈醫大派出49人的醫療隊緊急馳援,最多時參與重型、危重型患者救治的醫護人員達182人。

  國家級專家每天查房會診,進行個體化指導,重點攻關個別複雜疑難患者。紅旗醫院及哈醫大醫護人員採取一人一案,中西醫結合的方法,並運用經鼻高流量吸氧等先進技術為患者治療。共為3名患者上呼吸機,對4名患者進行CRRT血濾治療,對8患者採用康復者血漿進行治療,加快了患者病情好轉。5月9日,重型、危重型患者清零,實現了零病亡的目標。

  【242】 242人大轉運

  4月26日對綏芬河口岸輸入病例來説,是一個具有特殊意義的日子。這一天,紅旗醫院通過定點醫院驗收,開始集中收治牡丹江地區新冠肺炎患者。

  傳染病患者轉運是一項浩大而又不容有失的行動。省委工作組組長張安順、副省長孫東生坐鎮牡丹江市應急指揮中心,現場調度交通、疾控、公安、衛健等多方力量,組織八輛負壓救護車分四組分批次有序轉運,將牡丹江康安醫院和綏芬河人民醫院242名患者全部轉運到紅旗醫院。(記者 王姝)

  兩天半的轉運過程,時間並不長,指揮中心的工作高度緊張忙碌,不過幾公里外的轉運現場卻是靜悄悄的,沒有引起周邊市民的恐慌,患者也對整個轉運過程感到滿意。

  參與救治的一位老醫生説,從沒聽説過有這麼大規模傳染病患者集體轉運,時間之短、組織之嚴密,沒出任何差錯,可以稱得上奇跡。牡丹江市疫情防控指揮部總指揮王文力也認為,零病亡的這個“0”,這次患者大轉運功不可沒。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