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龍江    |     直觀中國     |     高端訪談    |     原創     |     名企品牌     |     龍遊天下
“美麗顏值”變“豐厚價值” 黑龍江省延壽縣描繪“長壽文化康養體驗之鄉”新畫卷
2022-08-26 11:21:36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牟海微責編:趙瀅溪

  

  國際在線黑龍江報道(劉才星):初秋時節,走進位於黑龍江省延壽縣的長壽山國家森林公園,清新的空氣撲面而來,放眼望去樹葉滴翠、古樹參天,青山綠水吸引八方遊客。

  “深深地吸一口這裡的空氣,太清新了!長壽山就像一個天然大氧吧。”遊客吳玉珍説。

“美麗顏值”變“豐厚價值” 黑龍江省延壽縣描繪“長壽文化康養體驗之鄉”新畫卷_fororder_圖片1

長壽山國家森林公園 攝影 呂岩

  巍峨挺拔的長壽山、鬼斧神工的石林石海……走進長壽山,處處望得見山、看得見水。這裡春可賞花,夏好避暑,秋看紅葉,冬覽雪景。隨著全域旅遊的持續推進,當地老百姓愈發重視生態保護。“只有守護好山水,才能守望好日子。”從當地老百姓樸實的話語中可以感知到,這是一種良性循環——環境好了,遊客多了,錢袋子才能鼓起來,大家對“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有了更真切、更深刻的體會。

  延壽縣是國家級生態保護和建設示範區、國家級慢病綜合防控示範區,素有“中國養生延壽之都”的美譽。轄區四面群山環繞、腹地河流縱橫,森林覆蓋率達到51.76%,大氣、水、土壤和環境品質均達到國家一級標準,年均負氧離子含量可達每立方釐米3000個以上。

  全力創建中國天然氧吧、開展全民健身運動、培育康養特色産業……近年來,延壽推出一系列創新舉措,全力打造“長壽文化康養體驗之鄉”。

  特別是,為創建“中國天然氧吧”,近年來,延壽縣鐵腕整治環境,把握生態紅線,統籌推進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努力推動生態、旅遊和農業等生態優勢向經濟優勢轉化,讓空氣變財氣、青山變金山、綠水變富水,助力地方綠色經濟發展。

  據延壽縣文體廣電和旅遊局局長董維豐介紹,該縣以打造“長壽文化康養體驗之鄉”為目標,以康養旅遊、綠色産業、農業休閒、紅色旅遊、銀色冰雪等特色産業為支撐,大力推動“生態+康養+旅遊+文化”深度融合發展,打造“健康養生名城”“北方長壽之鄉”品牌。

  延壽縣正以“壽文化”為核心,以原生態“綠水青山”為切入點,深挖資源,擴寬融合發展的廣闊空間,積極探索“長壽+N”新模式,形成新的發展優勢,積極謀劃推進實施一批影響大、品質高、帶動力強的産業項目,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美麗顏值”變“豐厚價值” 黑龍江省延壽縣描繪“長壽文化康養體驗之鄉”新畫卷_fororder_圖片2

遊客在長壽山園藝專業合作社體驗採摘樂趣 攝影 呂岩

  “靠山吃山,但要生態為先,絕不能給這裡的秀美山水增添‘負擔’!”延壽縣長壽山園藝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張佩遠説,自從2007年組辦以來,合作社在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省市有關部門的幫助下,始終堅持發展林下、林中、林上立體經營,開拓生態旅遊平臺,形成了“農、林、遊三産融合,生態、經濟、社會三大效益共創”的新局面。

  村裏有新産業、田野有了新風景、農民有了新收入,“旅遊+産業”的生動實踐正在把“美麗顏值”有效轉化為“豐厚價值”,描繪出“長壽文化康養體驗之鄉”的新畫卷。

  “延壽建縣100多年來,秉承了‘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儒家文化以及‘民風淳樸、尊老愛老’的傳統美德。這裡的自然地理彰顯了神奇的福山壽山地貌,為人們提供了一處‘要健康去延壽、來延壽人長壽’的理想養生度假勝地。”原黑龍江省社科聯研究員崔家善曾在其撰寫的《“寒地黑土”是世界最宜人的養生度假旅居地》一文中給予了延壽縣這樣的評價。

  延壽縣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為文旅産業融合發展創造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如何把“資源優勢”轉化成“發展優勢”,推動文化産業、康養旅遊繁榮發展?未來,延壽縣將立足文化産業特色,開拓産業發展新機遇,提升文化産業層次,積極謀劃推進實施一批影響大、品質高、帶動力強的文旅産業項目,全力做好全域旅遊和文化旅遊産業融合發展這篇大文章,打造獨具特色“有文化的延壽、了不起的地方”文化旅遊名片。

  同時,針對康養旅遊産業發展,延壽縣將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突出規劃引領,聚焦“康養旅遊和寒地養生”基礎,圍繞山水田園,提高建設水準,加強精細化管理,推動文旅産業高品質發展;進一步優化設計方案,精心做好基礎設施配套、周邊環境美化等工作,持續叫響“延壽”獨有的地域品牌。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