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河南頻道報道:近日,河南省南陽市內鄉縣赤眉鎮貧困戶馬春英每天早上6點就起來,腰挂採茶的小籮篼,穿梭在茶林間,手指翻飛中,片片新芽“綠”了小籮篼。這裡是朱陳村琴溪湖茶葉基地,層層疊疊的梯田曲線裏,採茶人或聚或散,歡聲笑語喚醒了陽光。
採茶姑娘採茶忙 攝影 樊迪
“茶友們,現在給大家展示一下新鮮的‘雨前茶’,4萬根茶芽才能炒出一斤成品茶。”評茶員謝欣在茶園直播。
如何讓茶香“飄”千里?“內鄉縣正積極引導各大茶葉基地加強線上銷售。”該縣農業農村局黨委書記薛榮志説,線上行銷不僅能賣出更多茶,而且通過茶園直播把好山好水秀出來,有利於打響內鄉茶品牌。
“茶園春色‘雲’上見,方寸之間溢茶香。茶友們通過螢幕體驗採茶、制茶、購茶樂趣,品嘗到琴溪湖春天的味道。”基地負責人謝建鋒表示,線上銷量遠超線下。
在家門口務工的馬春英已採茶20多天,每天有100元到120元的收入。目前,5000多畝茶園裏,200多名採茶工每日採茶忙,帶動了19戶67名貧困戶脫貧。
網上直播採茶過程 攝影 樊迪
山,因茶而美;人,靠茶而富。一簸箕攤晾過的茶青倒入炒茶機,茶香四溢。在乍曲鎮雙堰村永青山茶葉種植基地,“網紅”脫貧戶鄭銀勝在直播炒制新茶。“一片片茶葉改變了俺的生活。2016年來基地務工,俺學會了採茶、炒茶的手藝,一年能掙一萬多元。2018年我光榮脫貧,現在是因茶致富奔小康。”鄭銀勝滿心喜悅地説。
在雙堰村人眼裏,最美不過這方山水。“山下蓄水,山上植綠,空氣好得很。一下雨,漫山遍野全是霧,像在仙境裏。”採茶人劉小慧在直播採茶。20世紀70年代,雙堰村引進茶樹開始試種,留存下來的老茶園面積達280余畝。2012年以來,乍曲鎮招商的宛西茶業,經過數年努力,荒坡已是連綿茶園,面積達到6000余畝。
近年來,內鄉縣緊緊圍繞南水北調中線水源涵養區生態保護與建設,積極調整産業結構,招引24家農業龍頭企業,以“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流轉荒坡地栽茶,眼下,已發展4萬餘畝茶葉,近3萬人受益,貧困戶佔比近10%,實現了保護生態與農民增收共贏。(文 王小軍 樊迪)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