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瞧百餘只大鴇在記者鏡頭裏撲棱 今年400多只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大鴇到長垣黃河灘區越冬
長垣黃河灘區之內,2020年飛來了400多只大鴇。作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它們是稀客,也是河南省的常客。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許俊文攝影
麥田裏的大鴇
400多只大鴇今年在長垣越冬
“肅肅鴇羽,集于苞栩。”大鴇在《詩經》裏,在詩句裏的草木之間,也在河南省的黃河灘區之內。長垣黃河灘區之內,2020年飛來了400多只大鴇,承載了東方亞種四分之一的大鴇。作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它們是稀客,也是河南省的常客。
冬天已深,寒風正凜,十萬多只候鳥停留在這裡,“肅肅其羽”,“其音嘹嘹”,共同度過又一個冬天。
【發現】大鴇出沒在40多公里的黃河灘區
黃河九曲十八彎,最後一彎出蘭考,浩蕩東流去。黃河大流向,從東西方向,漸轉為西南東北方向。長垣和蘭考隔河相望。
長垣境內的黃河灘區,長度約有42公里,面積更是達到了18500公頃。灘區之內,無山無村,一望無垠,地勢平坦,在天地交界處向東西兩個方向延伸。黃河對面,便是山東的東明縣。
大雪節氣已至,寒風毫無遮擋地撲打在臉上。行走在黃河灘區,能看到起落于灘塗之內的白鷺、野鴨,能看到成群的灰鶴,還能看到黑壓壓一片的豆雁,但大鴇並不那麼容易看到。
“這要看運氣,灘區面積大,大鴇究竟在哪塊田地裏覓食,我們真沒把握。”同行的長垣市林業局自然保護地和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股的負責人如是説。
幸運的是,深入灘區之後,過了沒多久,一行人便悄無聲息停下來。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股的耿曉鵬立即拿出了專業設備,對焦,放大,壓低聲音對我們説:“你們運氣真不錯。四五百米外,那群麥田裏的鳥,就是你們要採訪的大鴇。”
雖然大鴇就在視線之內,要想成功拍攝到它們的身姿,可是費了一番功夫。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股股長張海玲説,這群大鴇有一百餘只,它們性情非常警覺,有專門放哨的,其它大鴇低頭吃東西,它們則直著頭觀測,發現危險,及時告知大家,然後迅速起飛。
“二百米就是極限距離了,越過這個線,它們肯定要飛,建議你走幾步,停幾步,慢慢靠近。”耿曉鵬這樣交代大河報攝影記者。接近二百米,鏡頭能夠較為清楚拍攝到大鴇,還沒按幾下快門,這一百餘只大鴇便撲棱棱全部飛走了。
【種群】400多只大鴇今冬在長垣越冬
“大鴇,土名叫做地鵏,是鶴形目鴇科的大型地棲鳥類,是中國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張海玲説,2010年,長垣首次發現了15隻大鴇,後來,來到這裡越冬的大鴇數量越來越多。
2016年,長垣黃河灘區發現了100多只大鴇。2017年之後,每年發現的數量穩定在300多只。2020年,長垣黃河灘區已發現有400余只大鴇落足,最多時發現350隻左右的大鴇聚在一起覓食。
張海玲説,大鴇嘴短,頭長,翅膀大而圓。大鴇是世界上最重的飛鳥,成年雄性往往在三四十斤。由於身體比較沉,所以起飛之前,需要助跑幾步。它們喜歡成群活動,主要吃小麥的嫩芽,也吃遺落在地裏的豆子、玉米、花生等。
大鴇雄性和雌性之間的體重差距極大。雄性往往在三四十斤,但雌性則是在十五到二十斤之間。每年10月底到11月初,大鴇會飛到長垣黃河濕地,開始越冬。到次年3月中上旬,最晚到3月15日,它們就會飛回繁殖地。
大鴇是候鳥,河南省的大鴇越冬地,主要是沿黃河灘區分佈,從西到東依次是中牟、開封、蘭考、長垣,其中長垣的大鴇數量最多。“最近一次國內同步調查,大鴇數量有1600多只,長垣今冬發現400多只,佔到了四分之一。”張海玲説,這也就意味著,長垣市黃河濕地承載了東方亞種四分之一的大鴇。
【保護】官方與民間協同巡護,安裝“天眼”掌握候鳥一舉一動
那一百餘只大鴇剛剛飛走,從遠處就駛過來兩輛汽車。汽車停穩,下來了幾個人,其中一位是中華大鴇保護地負責人宋克明。
宋克明的另一個身份,是長垣市綠色未來環境保護協會會長。“我們還以為又有閒人進到灘區裏面,擾亂候鳥生存環境呢。”宋克明説,每年進入10月,他們就組織起20多人的志願隊伍,對灘區進行晝夜不間斷的巡護。
2020年,他們巡護的範圍擴大,把蘭考、封丘、東明也都囊括了進來。由於長垣境內的黃河彎道較多,灘區面積也大,巡護起來的難度也較大。到了晚上,他們便在灘區內林業部門的值班房內休息,夜班人員則繼續開展巡護。
大河報記者了解到,每年入冬之後,當地林業局便成立專門的巡護隊伍,對灘區進行全天候的巡護。同時,他們還設置了監控平臺,通過灘區內的監控設備,實時掌握鳥類的生存情況、人類活動情況,及時發現任何非法行為。為了減少對大鴇的干擾,他們嚴禁社會人士進入灘區拍攝大鴇。
那麼,究竟什麼樣的保護,才是最科學、最尊重自然規律的保護呢?張海玲説,保護大鴇,首先要擯棄的,便是人為的投喂。人為投喂,確實能為大鴇提供充足的食源,但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它的天性,不利於它們以後在自然環境下的生存。
走在長垣市黃河灘區,土地平曠,視野遼闊。沒有一座高層建築,即便是電線桿,也是極少出現,成片的樹林,距離黃河較遠,硬化路面,也並不多見。張海玲説,他們對電纜進行了改造,增加地埋線,減少架空線,因為黃河灘區大霧天氣多,鳥類很容易撞到架空電線和高大建築上,所以當地都進行了優化調整、升級改造。
如今,長垣市黃河灘區之內,已經是“萬類霜天競自由”的景象了。有過境的天鵝,有越冬的灰鶴,有成群的雁鴨,還有這些“國寶級”的大鴇。目前,僅豆雁數量就在10萬隻左右,整個灘區的候鳥數量,在十幾萬隻。
它們,都將在這塊水草豐美、食物充足的地方,度過又一個安全舒適的冬天。(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劉瑞朝文許俊文攝影)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