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但要提升業務辦理效率,還要為守好客戶“錢袋子”盡心竭力,這是鄭州銀行一直踐行的“以客戶為中心”理念。
近年來,電信網絡詐騙呈現高發態勢,不僅擾亂正常金融秩序,還影響社會和諧穩定。在防範金融詐騙方面,鄭州銀行堅持以“打防結合、以防為主”原則,不斷推進防範金融詐騙犯罪宣傳,積極配合警方堵截多起詐騙,全力守護客戶“錢袋子”,為金融消費者築起一道堅固的“風險屏障”。
警銀雙雙聯手 攔截電信詐騙
近年來,科技技術的快速發展推動著社會各方面進步。但與之相伴而來的,是一些不法分子利用電信、網絡等手段騙取錢財。對此,鄭州銀行不斷加強防範電信詐騙的工作力度,一線員工通過相關職業培訓和日常工作經驗的學習積累,練就了一雙雙“火眼金睛”。不僅幫助客戶識別詐騙手段,更能在關鍵時刻協助警方抓獲詐騙分子。
“小姑娘,你們銀行咋回事,手機銀行突然不能轉賬了。”2020年8月,一名客戶在鄭州銀行開封分行營業廳櫃檯前問道。通過仔細查詢,櫃員發現該客戶賬戶非櫃面交易渠道被系統限制。該櫃員第一時間將異常情況向上級領導報告,營業室主任發現該客戶姓名在河南省反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中心下發的銀行卡涉案人員名單裏出現過。他們立即上報情況,並與當地反詐中心取得聯繫。此時,該櫃員為了穩住這名“客戶”,根據培訓中學到的反詐騙話術安撫“客戶”,靜靜等待公安民警的到來,最終成功將犯罪分子抓獲。
無獨有偶。2020年12月31日,鄭州銀行南陽唐河支行綜合櫃員在為“客戶”辦理挂失銷戶業務時,發現其因涉嫌電信詐騙被唐河縣公安局反詐騙中心凍結賬戶,營業室主任立即向上級單位彙報有關情況,並向唐河縣公安局反詐騙中心報案。與此同時,櫃員以系統故障、網絡延遲等藉口穩住“客戶”,直至公安民警趕到支行順利抓獲嫌疑人。
2020年11月,鄭州銀行航空港區支行成功堵截一起使用假身份證事件。當天,一名客戶稱其在ATM上取款時賬戶已扣款但機器未出鈔。該行綜合櫃員核查時發現該客戶提供的身份證無法讀磁,手工錄入身份證號後發現系統返顯照片與客戶所持身份證上照片不一致。根據所學案例及經驗,櫃員懷疑此證件為假身份證,立即將此情況向上級部門及相關單位報告,並撥打110報警。等待期間,支行員工們默契配合穩住客戶,為警察到達爭取了寶貴時間,最終順利交給公安部門處理。
這些一線員工在關鍵時刻展現出的高度責任感與過硬的業務素質,是鄭銀人點滴積累練就過硬業務基本功的縮影。作為把控風險的前沿陣地,坐在銀行櫃檯、窗口這方寸陣地的每一位員工就是保衛鄭州銀行穩健運行的排頭兵、鐵將軍。他們雖然不是警察,但是卻擁有警察一樣“嗅覺”敏銳,憑藉“火眼金睛”,精準發現可疑人員,成功協助警方破案。
守護資金安全 當好金融“守門員”
“如果沒有發生這件事,我可能還體會不到,實實在在的銀行服務對於我們老百姓來説是多麼重要!”年逾花甲的市民馬女士緊緊握著鄭州銀行員工的手,不住地表示感謝。原來,馬女士遭遇電信詐騙,在鄭州銀行一網點向騙子匯款時,櫃員發現異常,及時終止匯款,幫馬女士避免了近10萬元的損失。
中老年人防範網絡詐騙的意識和技能相對薄弱,而在現實生活中,不法分子的作案對象往往是這些中老年客戶。如果有群眾被騙前往銀行匯款,最先與之接觸的便是這些“銀行衛士”。在鄭州銀行,員工們有一雙火眼金睛,在與客戶的交流中,他們通過“看、聽、問”等方法,有效甄別客戶信息的真實性,以對電信詐騙進行堵截,做好防範電信詐騙風險提示和防範工作。
對銀行而言,反欺詐工作就是和時間賽跑。近年來,電信網絡詐騙案件頻繁發生。為此,鄭州銀行一直秉持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理念,持續加強堵截電信網絡詐騙工作力度。該行通過營業網點、官方微信公眾號、電子行刊等“線上+線下”多渠道全方位開展“小鄭課堂”,積極為廣大老百姓普及金融安全知識,防範和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當好金融“守門員”。針對中老年等重點群體,鄭州銀行還自編“接地氣”的順口溜“貪小利,吃大虧,高收益,必有鬼。不信不睬早舉報,理智守護養老錢。面對非法集資,不參與才是好作為”,幫助更多中老年人了解電信詐騙,從而提高防範意識。
同時,鄭州銀行積極響應公安部門及中國人民銀行的號召,不遺餘力履行企業社會職責,加強警銀合作,共同打擊電信詐騙犯罪活動。在鄭州銀行,一線員工們不僅擁有深厚的金融知識,還擁有辨別電信詐騙的技能,為客戶減少詐騙帶來財産損失的可能,營造出更加安全放心的交易環境,為維護良好金融秩序、守護客戶資金安全不斷貢獻“鄭銀力量”。
小鄭提醒:
1、 務必妥善保管好自己的個人銀行卡及密碼,任何情況下都不要輕易向其他人透露賬戶信息,更不能向不明賬戶進行轉賬。
2、 對於身份證、銀行卡、手機等重要涉及隱私物品,不要輕易借給他人使用。
3、 對來歷不明的電話或短信要提高警惕,不要輕信,以免落入詐騙陷阱。
4、 如有疑問,可直接撥打開戶銀行的客戶服務電話確認,如遇資金被騙,應及時向公安機關報案。(劉玲)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