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Hello,河南   |   直觀中國  |   熱點專題    |   文旅   |   金融   |   國際播報   |   豫見國際    
1月21日起 河南新辦納稅人實行專票電子化
2021-01-21 09:55:10來源: 河南日報編輯: 石麗敏責編: 李勝蘭

  筆者從河南省稅務局獲悉,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在新辦納稅人中實行增值稅專用發票電子化有關事項的公告》(以下稱《公告》),自2021年1月21日起,在河南省的新辦納稅人中實行專票電子化,受票方範圍為全國。

  據了解,為全面落實《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深化稅收領域“放管服”改革,加大推廣使用電子發票的力度,國家稅務總局決定在前期寧波、石家莊和杭州等3個地區試點的基礎上,在全國新設立登記的納稅人(以下簡稱“新辦納稅人”)中實行增值稅專用發票電子化(以下簡稱“專票電子化”)。

  根據《公告》,專票電子化在全國推廣分兩步走。第一步,自2020年12月21日起,在天津、河北、上海、江蘇、浙江、安徽、廣東、重慶、四川、寧波和深圳等11個地區的新辦納稅人中實行專票電子化,受票方範圍為全國。其中,寧波、石家莊和杭州3個地區前期已試點納稅人開具電子專票的受票方範圍也同步擴至全國。第二步,自2021年1月21日起,在其餘地區的新辦納稅人中實行專票電子化,受票方範圍為全國。

  此前,為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和稅收現代化建設需要,國家稅務總局已于2015年起分步推行了增值稅電子普通發票(以下稱“電子普票”),受到納稅人歡迎。新推行的增值稅電子專用發票(以下稱“電子專票”)樣式更簡潔、領用方式更快捷、遠程交付更便利、財務管理更高效、存儲保管更經濟,有利於更好地服務市場主體,降低其制度性交易成本,優化稅收營商環境。

  需要説明的是,電子專票用電子簽名代替發票專用章,其法律效力、基本用途、基本使用規定等與紙質增值稅專用發票(以下稱“紙質專票”)相同。單位和個人可以通過全國增值稅發票查驗平臺對電子專票信息進行查驗,也可以通過上述平台下載增值稅電子發票版式文件閱讀器,查閱電子專票並驗證電子簽名有效性。

  河南省稅務部門提醒廣大納稅人,自我省專票電子化實行之日起,需要開具增值稅紙質普通發票、電子普票、紙質專票、電子專票、紙質機動車銷售統一發票和紙質二手車銷售統一發票的新辦納稅人,統一領取稅務UKey開具發票。稅務機關向新辦納稅人免費發放稅務UKey,並依託增值稅電子發票公共服務平臺,為納稅人提供免費的電子專票開具服務。

  此外,實行專票電子化後,新辦納稅人既可以開具電子專票,也可以開具紙質專票。如果受票方索取紙質專票,開票方應當開具紙質專票。納稅人以電子發票(含電子專票和電子普票)報銷入賬歸檔的,按照《財政部國家檔案局關於規範電子會計憑證報銷入賬歸檔的通知》的規定執行。

  河南省稅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為幫助納稅人及時全面掌握政策規定和操作要點,稅務部門對首次開具、首次接收電子專票的納稅人實行“首票服務制”,通過線上線下多種方式開展宣傳和輔導,精準做好網格化服務保障工作,持續提升納稅人的體驗感和滿意度。

  目前,稅務部門已製作完成稅務Ukey二維碼和相關輔導資料,納稅人在申領稅務Ukey時,通過掃碼,就可以自助學習開票流程、解答相關問題。同時,設立專票電子化12366諮詢專線,安排專人每天對熱線話務情況進行梳理統計,整理熱點問題,及時答覆。此外,還在辦稅服務廳設立專人、專崗、專窗,為有需要的納稅人提供面對面的宣傳、輔導和答疑,同時嚴格落實好“首票服務制”,第一時間與接到外省電子專票的受票方納稅人取得聯繫,進行一對一、面對面輔導,確保納稅人明晰政策、使用規範,不斷完善專票電子化服務保障體系。(高秀良 胡冰 朱宏臻)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