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新春走基層 | 走近中歐班列(鄭州)車輛“簽證官”
進入中歐班列整備作業現場。李偉攝
人民網鄭州2月9日電(徐馳)“我這邊5232460七位閘瓦過限了,你那邊咋樣?”“我這邊還行。”“好,關門,更換閘瓦。”2月8日晚8時,鄭州氣溫零下3度。李炎明正和工友對51輛集裝箱平板車進行整備作業。
這天是農曆虎年正月初八。和整個春節假期一樣,他們依然堅守在崗位上。李炎明是鄭州北車輛段一名貨車檢車員,從業30餘年。他所在的班組很特殊——專門負責中歐班列車輛的整備和品質把關。
中歐班列車輛都是優中選優,要進行兩次挑選,“咱們中歐班列的檢車員,就是車輛的‘簽證官’。”李炎明説。
檢查車輛連接部位狀態。李偉攝
5人一組,他們掂著列檢錘敲擊車輛的關鍵部位,為列車“聽診”。“我們講究錘到眼到精神到,錘敲到哪眼就看到哪,把車輛故障查找出來。”李炎明説,整備一列中歐班列,平均耗時4小時左右。
“腿腳不好幹不了,太胖也不行。” 李炎明説,一列車作業下來,平均彎腰280多次,行走近10公里。光在車底下鑽爬就有200多下,遇到下雪天,從膝蓋到褲腿、鞋都是濕的,腿和腰都容易受傷。
李炎明説,工作強度之所以大,是因為中歐班列運行速度快,距離遠,對檢修和設備要求比較高,要做到優中選優。
這個由11人組成的班組,平均年齡55歲,每人都有近30年的檢車經驗,練就了一雙“火眼金睛”。
對車輛閘瓦進行認真檢查。李偉攝
“閘瓦的厚度要求不能低於20毫米,你看這塊剛換下來的閘瓦只剩下12毫米,磨耗已經相當嚴重了。”檢車員張新建指著一塊閘瓦説,中歐班列來回約7000公里,一趟車要鑒定的閘瓦超過500塊,每一塊他們都必須鑒定到位。
2021年,中歐班列(鄭州)全年開行的班列累計達1546班次。目前,已形成覆蓋歐洲、中亞、東盟等30個國家、130余個境外城市的國際物流網絡。2013年中歐班列開行以來,鄭州北車輛段累計檢修整備班列9萬多輛,安全運行近900萬公里。
時間將近2月9日零點,經過近4個小時的全面檢修,車輛整備進入到最後的試風環節。
就在這時,檢車員鄭寧強發現軟管漏風。經過檢查,原來是膠圈窩住了。他摘掉手套,用手撥出膠圈。“撥膠圈不能戴手套,戴手套不但撥不出來,還可能窩得更緊。”他解釋説,熟橡膠天冷比較硬,窩了以後不容易彈起來。如果處理不當,更容易漏泄,造成剎車失靈,“我們發現一輛處理一輛,要保證全列制動正常。”
59歲的鄭寧強是班組裏名副其實的“元老”,中歐班列開行以來,他就一直負責列車的整備工作。8年多來,經過他整備過的車輛超2萬輛,零故障。“還有一年我就要退休了,站好最後一班崗,保證咱們的貨物安全走出國門,我非常自豪。”
2月9日淩晨2時,經過嚴格整備審查的車輛準時送至鄭州圃田集裝箱中心站,大批貨物將搭乘班列,開往萬里之外的歐洲。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