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2月22日電(邢賀揚)2月21日,2022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協會在恭王府博物館召開新聞通氣會,介紹2022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年會籌備有關情況。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協會會長王曉峰、文化和旅遊部非物質文化遺産司副司長胡雁、河南省文化和旅遊廳廳長姜繼鼎出席新聞通氣會並介紹年會情況,中國數字文化集團介紹年會承辦情況,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協會秘書長張雅芳主持。
2022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年會新聞通氣會現場
2022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年會在文化和旅遊部黨組批准下,文化和旅遊部作為指導單位,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協會作為主辦單位,擬於今年3月21日至24日在河南省鄭州市舉辦。河南省文化和旅遊廳、鄭州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受邀作為主賓省,中國數字文化集團具體承辦。
2022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年會以“打造非遺年度名片 綻放非遺絢麗色彩”為主題,由權威發佈、創新展覽和巔峰論壇等內容組成,呈現四大特點:
一是打造非遺集市,創新非遺展覽方式。趕集作為中國傳統民俗和生活場景,充滿了煙火氣。年會將非遺展陳與非遺集市合為一體,用展陳的方式呈現非遺項目,用集市的場景增強群眾體驗,打造一個既有文化首位度又有生活煙火氣、既好看又好玩的非遺創新展覽。展覽以聯合主辦省河南以及主賓省四川省、山東省的非遺項目為主,全國其它地方非遺項目為輔,規劃設立河洛街、天府街、齊魯街三條特色非遺街市。
二是打造沉浸空間,創新非遺體驗場所。圍繞消費年輕化、體驗場景化、傳播多元化,打造非遺與旅遊融合的沉浸式體驗空間,以非遺的場景化體驗讓旅遊更快樂。年會將設立説唱文化主題空間、茶館體驗空間、書院體驗空間等三個沉浸式體驗空間,用説唱聲音講好文化故事,以茶館體驗講述巴蜀文化,以書院載體呈現齊魯文化。
三是打造權威發佈,創新年度工作展示。年會將設立權威發佈環節,打造我國非遺工作的年度發佈廳,以更加生動形象的方式展示一年一度非遺工作。如系統梳理全年工作發佈2021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大事記,聚焦非遺前沿研究發佈《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髮展報告(2021)》藍皮書,整合社會資源發佈金融支持非遺“百千萬”計劃以及“全國青年非遺傳承人扶持計劃”;探索文化互鑒互融新途徑開展全國非遺與旅遊融合優選項目徵集;梳理學校開展非遺教學發佈2021年非遺進校園實踐案例徵集活動成果。
四是打造巔峰論壇,推進非遺研究前沿領域。以“守正創新,弘揚非遺時代價值”為題開設論壇,邀請政府部門、國際組織、行業組織、專家學者、企業家等相關領域專業、權威、有影響力的重要嘉賓,圍繞非遺以人民為中心、非遺增進中華文化認同、非遺促進中國對外文化交流合作等,討論非遺保護、傳承、傳播的重大問題。
據介紹,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年會是我國非遺一年一度的工作展示盛典、創新傳承盛會。與文化和旅遊部主辦的“一會一節”(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博覽會、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産節)相比,年會不固定舉辦城市,每年採取申報方式,努力辦成賦能我國非遺保護的大手筆大製作,撬動地方比學趕超的大擂臺大平臺,推動舉辦地找準傳統文化的現代表達方式、非遺資源的創新轉化方式、旅遊發展的文化融合方式;助力各地更好展示傳統文化的歷史厚重感,文化創意表達的時代活力感;努力實現開好一次年會,形成一套創新經驗,留下一個非遺場景,打造一個文旅熱點。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