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民權:“手藝人”堅守匠心傳匠藝
“吃著咯嘣嘣,夜間能點燈,落地粉粉碎,入水撲楞楞。”這便是人們對民權貢麻花的讚譽。麻花莊是商丘市民權縣城北10公里左近的一個村莊。説起麻花莊村,那還是個有故事的小村莊呢!
麻花莊村原名五里河村,該村因貢麻花而得名。《睢州志》《民權縣誌》記載,清乾隆帝南巡至黃河渡口時,張家先人將所産麻花奉與乾隆皇帝品嘗,後作為貢品進獻,欽封“麻花莊”。
“我家祖輩都是做麻花的,我便自幼跟著長輩們學做麻花。後來和父親一起經營麻花生産,至今已有20多年。”5月1日,民權貢麻花製作技藝第九代傳承人張國棟説。
和面、醒面、切劑、搓條、合條、烹炸……看著張國棟一道道工序下來,味美酥脆的麻花就製作完成了。“和面要講究一個勁道;醒面要講究一個適中;切劑要講究大小一致;搓條、合條的學問更大,搓條講究一個巧勁,雙手合奏,一手來撮,另一隻手同時向外扯,讓麻花紋路一致,長短均勻,其成品形狀細長,由三股絞合而成。最後這烹炸的油溫以及烹炸時間也要格外注意,油溫八成下鍋,不斷用筷子翻動,最後這金黃酥脆的貢麻花就製作完成了。”張國棟説,“我這都是經過日積月累的學習,手指被磨出厚厚的繭子,手不知被燙傷了多少次,如今也算是成功出師了,我一定要做好承上啟下的傳承人。”
2019年,在村兩委的共同努力下,張國棟成立了“民權縣麻花莊村食品有限公司”。他打破麻花製作工藝“秘不外傳”的祖訓,吸納26名脫貧戶就業,旗幟鮮明地發展村集體經濟,把傳統産業貢麻花不斷做大做強。2020年,村裏的貢麻花産量較往年翻一番、利潤翻兩番,全村麻花年總産值突破3000萬元,直接從事麻花生産的工人已達300多人,初步實現企業增産增收,群眾脫貧致富。
近年來張國棟和他的團隊尋求創新,耐心聽取消費者的意見和建議,通過多次反復試驗,在外觀上,他從傳統長麻花30釐米改成12釐米,這一重大創新,這不僅僅是麻花的長度縮短了,裏麵包含著用油量的多少和火候的掌握,失敗了再試,從不氣餒和妥協。
“為此,我熬了多少個不眠之夜,自己也數不清。麻花精緻了,但口味也得有新的突破,我們又經過千百次的試驗,摸索口味上新的變化,在原來只有鹹味一種口味基礎上又增加了紫薯味、麻辣味、蔬菜味,更加適應現代年輕消費群體的消費理念,使傳統口味加以提升。”張國棟説。
此外,張國棟帶領團隊積極跑市場,帶領群眾千方百計、多措並舉開拓市場,走街頭、進校園、赴機關單位,推廣麻花品牌。之後搭上了電商這列快車,幫助村裏建立了麻花莊村的電商銷售團隊,將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産的民權貢麻花不僅僅局限于線下銷售,而是建成直播間,利用電商、網銷的形式進一步打響了品牌知名度。
汗水終能澆灌出鮮花。近年來,張國棟相繼獲得民權縣“五一”勞動獎章、“全縣勞動模範”、“民權大工匠”等榮譽稱號。“貢麻花是俺老祖宗幾百年傳下來的美食,我有責任和義務把這門技藝傳承下去,用匠心打造每一根麻花,讓民權貢麻花久遠飄香下去。”鄉村振興奮鬥的道路上,張國棟在用行動踐行著什麼是勞模精神。(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李鳳虎 劉夢珂 通訊員 張增峰 呂月明/文圖)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