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羅山董寨:今年野外首批19隻自然繁殖朱鹮雛鳥擁有“身份證”
近日,中科院動物所專家和信陽羅山董寨自然保護區技術人員對2022年野外自然繁育的首批適齡階段朱鹮雛鳥進行環志,採集了相關研究樣本。據統計,本次共環志朱鹮雛鳥5窩19隻,其中4窩4胞胎、1窩3胞胎,從此19隻朱鹮寶寶擁有了“身份證”。
朱鹮繁殖期是該保護區高級工程師黃治學最忙碌、最有成就感的時期。環志當天,他和同事們早早準備好環志工具,牢記各種注意事項,環志過程緊張忙碌、規範有序,測體重、量尺寸、佩帶金屬環和彩環、採樣等環節一氣呵成。
環志是在鳥的腳、頸、翅等部位佩戴刻有特定標記的金屬或塑膠環,是觀察研究鳥類遷徙及活動規律的一種科學方法,能直接獲取野外朱鹮個體詳實數據,為日常監測和研究工作提供一手資料,是掌握朱鹮譜係結構、種群數量和棲息範圍的重要手段,對研究朱鹮種群復壯具有重要意義。
據該保護區朱鹮繁育站副站長蔡德靖介紹,2022年已監測到野外31對朱鹮營巢産卵。由於朱鹮營巢通常位於高大的馬尾松樹上,監測時只能仰視,加之朱鹮屬晚成鳥,2周內雛鳥脖頸柔弱,大部分時間處於平躺狀態,增加了觀測難度。他説,今年朱鹮單窩多胎率及成活率明顯增加,主要是因為:一是野外朱鹮種群數量持續增加,配對基數高;二是生態環境優越,朱鹮食物來源豐富;三是社區群眾保護意識強,對朱鹮干擾少。
朱鹮繁殖期間,董寨保護區監測人員每天要攜帶照相機、望遠鏡等監測工具,驅車幾十公里到巢區巡護,在一些繁殖巢下面搭建防護網和安裝防蛇罩,減少天敵的破壞。他們不顧日曬雨淋、蚊蟲叮咬,邊觀測邊記錄,並在社區張貼朱鹮保護宣傳畫,開展法規政策宣傳,為朱鹮繁育成功保駕護航。目前,河南已成為全國最早最大的朱鹮遷地保護地,朱鹮也成為河南省一張亮麗的生態名片。(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劉曉陽 通訊員 祝文平)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