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在開封市杞縣官莊鄉麥田,金黃色的麥秸被秸稈攏草機合攏到田間,打捆機將它們“吸”入囊中,旋轉、壓縮、捆綁,不出一分鐘,一捆弧度均勻的圓柱形草墩就被“吐”了出來。隨後,一輛大型叉車“撿”起一捆草墩,將其穩穩噹噹放在大型平板車上,確保這些“寶貝”能夠平安運輸到相關企業。
秸稈攏草機在田間作業 供圖 杞縣縣委宣傳部
據官莊鄉副鄉長賈萌介紹,該鄉2022年有5萬畝小麥喜獲豐收。截至目前,該鄉共有3萬多畝秸稈得到了有效回收利用,主要用於秸稈燃料化和秸稈飼料化。
“我今年種了120畝小麥。在鄉黨委、鄉政府和村‘兩委’的支持引導下,我家120畝麥田産生的秸稈全部進行了飼料化回收利用。按一畝地補貼30元算,比起往年,我今年多掙了3600元。”官莊鄉賈莊村農民趙則志樂呵呵地説。
秸稈打捆機“吐”出圓柱形草墩 供圖 杞縣縣委宣傳部
前來回收麥秸的杞縣首創生物質能源有限公司燃料負責人張飛山表示,之前秸稈都是以粉碎的形式“還田”,現在秸稈都讓打捆機打包“離田”了。秸稈銷售給電廠,電廠作為終端,通過能源化秸稈,將麥秸用於發電,實現了能源化的綜合利用。
叉車“撿”起一捆秸稈 供圖 杞縣縣委宣傳部
“把秸稈回收進行綜合利用,此舉既響應了縣委、縣政府關於做好秸稈禁燒工作的要求,又方便了農戶整理土地、提升肥力、增産增收,更重要的是,提高了秸稈綜合利用率,把農民頭疼的‘秸稈稈’變成了‘金稈稈’,轉變了農民的傳統觀念,增加了農民的收入,助力了鄉村振興。”官莊鄉黨委書記尚軍説。(文 葉中琳 劉啟旸)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