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Hello,河南   |   直觀中國  |   熱點專題    |   文旅   |   金融   |   國際播報   |   豫見國際    
從“囊中羞澀”到“辦好實事”——安陽市滑縣黨建引領農村集體經濟“換擋提速”走筆
2022-06-17 10:16:29來源: 安陽日報編輯: 張雨晴責編: 胡曉萌

  原標題:從“囊中羞澀”到“辦好實事”(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滑縣黨建引領農村集體經濟“換擋提速”走筆

  “現在每棟蔬菜大棚收3000元的租賃費,28棟大棚村集體就收入8.4萬元,還為40多名村民提供了就業崗位。”6月14日,安陽市滑縣棗村鄉姜莊村黨支部書記薛思勝高興地説。

  村美民富,關鍵看支部。走進棗村鄉姜莊村的蔬菜大棚,清脆鮮嫩的黃瓜挂滿枝蔓,菜農正忙著採摘、裝箱,發往北京、西安等地進行銷售。

  薛思勝介紹,2021年,姜莊村利用集體土地置換,流轉土地8公頃,進行大棚瓜菜種植,每年為村集體帶來收入10萬餘元。

  村裏有家底,幹事有底氣。過去,姜莊村集體經濟基礎薄弱,村內道路年久失修,坑坑洼洼。2021年以來,該村黨支部積極爭取項目,採取集體出一點、鄉賢捐一點、村民籌一點的方式,投資100余萬元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村內道路不僅鋪上了柏油,路寬也由5米增加到7米,而且還整修了背街小巷、鋪設了雨污管道。

  種植戶薛俊亮看到身邊的新變化欣喜不已:“現在路修到地頭,大車也能開進來,我們賣菜也省力了,種菜的勁頭兒更足了。”

  “集體有了錢,就有了為群眾辦事的資本和底氣,群眾有什麼需求,很快就能得到解決,我們也有更多精力和資金辦好民生實事,加快發展。”薛思勝説。

  2021年以來,滑縣以厘清家底、盤活資源為基礎,採取路徑引領、政策扶持、示範帶動等措施,挖掘發展潛力,拓寬增收路子,既向下“發力”,依託自身優勢強起來,也對外“借力”,依靠市場動起來。368名致富帶頭人成為“頭雁書記”,促進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換擋提速”。

  “我們村用半年時間實現集體收入10多萬元,比前兩年的收入總和還要多,這主要得益於村裏有了主導産業和項目。”老爺廟鄉黃莊村黨支部副書記黃飛説。

  黃莊村是一個典型的農業村,2021年,村“兩委”大膽嘗試,採取村集體和村民投資入股的方式,籌資163.9萬元創辦村級股份經濟合作社,建成5棟溫室大棚發展特色農業。

  “草莓園開園5個月,2棟大棚創收40多萬元。聖女果開始採摘上市,3棟大棚預計能創收45萬元。實踐證明,優勢疊加互補、抱團發展的合作社模式非常適合我們農村。”黃莊村股份經濟合作社負責人黃中言説。

  黨支部領辦合作社打破了村民單打獨鬥的分散經營局面,讓黃莊村集體資産激活增值,群眾收入大幅度提高。預計到今年年底,村集體分紅可達30萬元。

  “現在俺的土地流轉給合作社,一畝地收入1000元,俺還在園區務工,收入增加了不少。老支書帶領我們發展經濟,新任村支書帶領大家改善環境,村裏變化越來越大。”黃莊村村民苗曼曼説。

  為充分盤活村集體資産資源,壯大村集體經濟,棗村鄉黃家莊村在廣泛徵求群眾意見的基礎上,對村內約5.2公頃集體耕地通過公開發包競拍的方式進行出租。

  競拍會邀請村裏的黨員、群眾代表以及棗村鄉政府、司法等部門的人員全程參與、指導、現場監督。最終,黃家莊村村民武學斌從32名報名競拍的村民中脫穎而出,以每年800元一畝的價格拿到了這塊土地3年的經營權,將為該村帶來集體收益近19萬元,為村集體經濟注入新動能、增添新活力。

  “‘三清三化’百村攻堅工作開展以來,棗村鄉黨委高度重視,成立了工作專班,在全鄉選取了4個村試點推進。這次黃家莊村集體土地的競價發包為我們下一步指導其他村開展工作積累了經驗。”棗村鄉人大主席王曦説。

  盤活資源、借力發展。四間房鎮大呂莊村102公頃集體土地每年租賃收入只有73萬元,在引進40兆瓦光伏農業綜合體項目後,實現了年均村集體收入230余萬元,經濟效益增至往年3倍,可安排300名村民在園內務工,迅速帶動村民增收致富。

  “讓集體經濟‘活’起來,讓基層組織更具凝聚力、戰鬥力,我們積極引導各村立足實際,謀劃實施高效種植、特色加工等産業項目,將利用3年時間,實現90%以上的村集體經濟收入突破10萬元。”滑縣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陳海青説。

  從“無錢難辦事”到“集中財力辦大事”。滑縣始終把壯大集體經濟作為基層黨建工作的著力點,因地制宜指導各村反哺人居環境改善等民生事業,村級組織帶領和服務群眾能力顯著提高。

  5年來,滑縣累計改造農村戶廁11.1萬戶,清潔取暖“雙替代”19.2萬戶,硬化背街小巷250公里,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2863.7元增加到19762.1元,有力促進了農村宜居宜業。(安陽日報特約記者 徐淑霞 通訊員 單永強)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