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Hello,河南   |   直觀中國  |   熱點專題    |   文旅   |   金融   |   國際播報   |   豫見國際   |   輿情智庫
河南安陽:在殷墟探源中華文明根脈
2022-12-07 16:29:53來源: 河南日報編輯: 張雨晴責編: 石麗敏

  原標題:在殷墟,探源中華文明根脈

河南安陽:在殷墟探源中華文明根脈

殷墟博物館講解員在給遊客講解亞長牛尊。 河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楊之甜 攝

河南安陽:在殷墟探源中華文明根脈

安陽殷墟遺址新發現的大型道路俯視圖。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安陽工作站供圖

  殷墟,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文獻可考、為考古發掘所證實的商代晚期都城遺址。殷墟出土的甲骨文,為我們保存3000年前的文字,把中國信史向上推進了約1000年。

  前不久,國家文物局在北京召開“考古中國”重大項目進展發佈會,通報了殷墟考古和甲骨文研究的最新成果和進展。從這些最新成果和進展中可以讀取到哪些信息?殷墟考古對探源中華文明有何深遠意義?長年堅守于發掘第一線,面對未來,殷墟考古人又有哪些思考?

  殷墟考古不斷“上新”

  冬日的安陽,寒冷靜謐,穿城而過的洹河波平如鏡。坐落在洹河南岸的殷墟宮殿宗廟遺址,無聲地訴説著曾經悠久的殷商文明。

  在洹河北岸,考古人員新發現了一條大型東西向道路遺跡。記者注意到,這條道路用鵝卵石、打碎較均勻的陶片及骨骼等混雜鋪成,由於長期踩踏、碾壓,路面堅硬,其上有多條車轍痕跡,十分清晰。

  據了解,該道路呈東西走向,西低東高,已發掘長度達80米,兩端均延伸至發掘區以外,最寬處達14米,北部路段邊緣已全部露出來,南部部分邊緣處於發掘區以外,被現代建築疊壓。

  “這條道路兩側是分佈密集的居址、墓葬、手工業作坊等,與此前在洹河北岸發現的東西向大道和南北向大道,一同構成類似‘街區’的佈局形態。”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安陽工作站副站長何毓靈介紹,路網、“街區”的發現,讓晚商都城規劃佈局更為清晰。

  近些年,不但殷墟內部的道路系統被接連揭示,小屯宮殿宗廟區也新發現大型池苑、水道及與之相關的建築遺跡,池苑面積達6萬多平方米,通過水道與洹河聯通,改變了以往對殷墟宮殿宗廟區整體格局的認識。

  圍繞殷墟王陵區周邊的勘探與發掘,考古工作人員確認了王陵區東區、西區週邊各環繞一條圍溝,溝寬超過10米,將王陵與大量祭祀坑圍于溝內。圍溝的發現突破了對於殷墟王陵區佈局的認識,是商代陵園制度研究的重大進展。

  近20年來,以手工業作坊為主要研究對象的手工業考古,在殷墟方興未艾。

  考古人員在洹北手工業作坊區發現大量鑄銅、制骨、制陶、居住生活遺跡,以及分佈有序的墓地。殷墟周邊的辛店、陶家營、邵家棚遺址發現了大量鑄銅作坊、工具、房址等遺跡遺物。

  “自2015年至今,我們持續在洹北商城考古發掘,主要發掘包括鑄銅、制骨、制陶等手工業生産作坊區,逐步厘清了商代中期都城的面貌。”何毓靈説,目前在殷墟至少有5個青銅鑄造作坊和3個骨器鑄造作坊。

  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至2020年,考古人員發現併發掘的辛店鑄銅作坊,面積更是達到近百萬平方米。這些考古發現與發掘展現了3000多年前商代人群交流與互動、生業與環境、資源與技術等,極大推動了晚商時期手工業生産資源、生産技術、産品流通、組織管理、從業人群等諸多相關問題研究。

  隨著殷墟考古不斷“上新”,一個生動立體的“大邑商”面貌越來越清晰。

  殷墟考古奠定“尋夏”基石

  殷墟考古取得新突破,商代文明的真實面容慢慢浮現出來。

  “殷墟是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的起點和基石。深入了解殷墟,才能準確把握中國早期文明的核心要素和內涵。”何毓靈告訴記者,鄭州商城遺址、二里頭遺址、兩周城址性質的確認,離不開以殷墟為基點的比對與辨析。同樣,周邊區域青銅文化,如草原青銅文化、三星堆文化、先周文化、珍珠門文化等性質與年代的判斷,以殷墟為坐標和參照,其年代與內涵才能更加清晰。

  何毓靈認為,以殷墟為支點,構建起夏商考古學文化的時空體系,也為探究更早的文明提供了重要抓手。“多座遺址的發現都與殷墟都城的發現與研究有著內在的邏輯關係,所以尋找‘夏’必先研究好‘商’。”他説。

  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相容並蓄、綿延不斷,不同文明彼此影響、交流、借鑒。

  “青銅器便是力證之一。”何毓靈介紹,在吸收借鑒西方冶金技術的基礎上,自夏代開始採用泥范塊范法技術鑄造青銅容器,這項技術到殷墟時期達到頂峰。

  “三星堆文明與中原殷商文明關係密切。比如,三星堆青銅器上的雲紋、夔龍紋等,都是中原青銅器常見的紋飾。”安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孔德銘介紹,從辛店遺址、陶家營遺址和邵家棚遺址都可以看到文化的交流,陶家營發現的青銅鉞、鋸等兵器和工具,帶有北方草原文化因素,綠松石則可能來自長江流域。

  “中華文明早期是多元的,在4000年前開始從多元走向一體,相當於在夏代,中原地區就逐漸居於中心地位,引領了整個中華文明的發展進程。”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劉海旺説。

  未來殷墟發掘需要科技考古“加持”

  10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安陽殷墟遺址視察時強調,考古工作要繼續重視和加強,繼續深化中華文明探源工程。

  殷墟是我國考古學的搖籃和聖地。90多年前,中國考古人從殷墟出發,用手鏟一頁頁揭開埋藏地下數千年的文明燦爛長卷;今天,新時代考古人在回望來路之時,也在思考前程。

  “殷墟總面積在36平方公里左右。1928年至今,發掘面積仍不到總面積的5%。”何毓靈説,對殷墟遺址來説,甲骨上雖然留有記載,但總體內容比較有限。

  他認為,結合新的發現與發掘,特別是地形、地貌、路網、水系等,重新認識宮殿區與王陵區的範圍、內涵、聯繫成為當務之急。從佈局的角度,結合洹河北部區域道路的新發現,重新探討、解讀殷墟都邑成為必然。

  何毓靈坦言,在大規模配合基本建設考古發掘中,由於時間緊、任務重,很多重要遺存在現場不具備精細清理、提取信息的條件,只得套箱搬運出來。這些遺存需儘快進行實驗室考古。同樣,通過復原試驗的方式,深入了解鑄銅、制骨、制玉、制陶等多種手工業生産技術,也是未來殷墟工作的重要方向。

  “隨著考古發掘工作的主動性、精細化增強,採用多種科技手段全方位提取信息成為必然。由於殷墟發掘時間長,資料全,可以説目前已知的科技考古方法基本上都在殷墟或多或少地進行過。”他表示,在未來殷墟發掘工作中,需要科技考古更加深度介入,相關人員走進田野一線,充分地溝通與協作,如此才能真正解決考古學問題,推進殷墟研究走向深入。

  如今在安陽,殷墟保護展示與活化利用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

  2021年10月,《河南省安陽殷墟保護條例》正式實施,為殷墟保護提供法律支持。當地也已建立起公安、內保、協管、網格員共同參與的群防群治體系。

  前不久,安陽殷墟考古文旅小鎮、中國文字博物館續建工程和漢字公園先後對外開放,成為展示中華文明的新窗口。

  甲骨文表情包、甲骨文雪糕、殷墟青銅器數字藏品等文創産品頗受大眾喜愛,殷墟元宇宙、全球甲骨文全息影像採集、“殷契文淵”甲骨文數據庫等數字化工程讓冷門絕學不再“高冷”……古老的殷墟更加“鮮活”。

  殷墟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殷墟遺址博物館正在加緊建設中。

  我們相信,那埋藏在歷史深處的中華文明源頭密碼,將會被一一破譯。(河南日報記者 謝建曉 河南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楊之甜)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