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河南頻道消息(張雨晴):2月19日下午,“寫意中國——探尋漢字起源”網絡主題宣傳活動採訪團來到濮陽市戚城文物景區,探訪“中華第一龍”,感受“華夏龍都”氣韻。
戚城文物景區東闕門 攝影 張雨晴
據了解,戚城文物景區依託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戚城遺址建設而成,佔地760余畝,2004年12月被評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
“中華第一龍“展廳 攝影 張雨晴
進入戚城文物景區的“中華第一龍”展廳,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濮陽西水坡45號墓的蚌塑龍虎圖。墓主人兩側擺塑龍虎造型,西側的虎,張口露齒,四肢交替作行走狀,獸中之王的威風神態畢現;東側的龍,昂首曲頸,弓身長尾,前爪扒,後爪蹬,狀似遨遊蒼穹。蚌塑龍生動逼真、惟妙惟肖,而且從中國龍的藝術發展歷程來看,它的頭、爪、尾以及整體構圖,已經具備了發展到後來中國傳統文化中龍的大部分要素和創意。專家學者通過對出土蚌殼進行碳十四測定,確定其距今約6500多年。這是我國目前考古發現年代較早、形制較為完備的龍藝術形象,專家學者把它譽為“中華第一龍”。
據戚城文物景區講解員管亞奇介紹,正是因為“中華第一龍”的出土,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決定命名濮陽為“華夏龍都”。
會盟臺 攝影 張雨晴
除了“中華第一龍”,經考古發掘,戚城文物景區地下還具有豐富的文化層。它像一部卷帙浩繁的史書,凝結著濮陽曆史的煙雲,記載著濮陽歲月的滄桑。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