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三“度”電看經濟(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全力拼經濟 奮戰開門紅)
飛轉的電錶,體現的是經濟的活力。數據顯示,2023年前2個月,河南省全社會用電量65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3%。
“經濟穩步復蘇是用電量增速回升的主要原因。”國網河南省電力公司有關負責人認為,用電量穩步增長,顯示出市場活力增強、經濟回暖的良好態勢。“滿格電”如何助力經濟“開門紅”?3月21日,記者從三個維度探訪上揚的電力曲線背後的故事。
一度“回暖電”
經濟加快恢復
“去年12月用電量僅為4560千瓦時;復工復産後,今年1月、2月用電量分別為30360千瓦時、155280千瓦時。”位於開封的歐派門業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馮毅説,開年後訂單量暴增,用電量也大幅增加。
項目現場,機器轟鳴;企業車間,晝夜運轉;田間地頭,電通水暢……春天的中原大地,各行各業爭先機忙生産,全社會生産形勢、消費信心明顯回暖,用電加快恢復。
河南“工業用電指數”,以2萬餘家規上工業企業和24萬餘家小微工業企業為樣本,為工業經濟運行“掃描畫像”。
“今年1至2月,全省工業用電指數102.9,高於2022年整體水準。”國網河南電力數字化工作部數據處處長姬哲介紹,在河南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增穩産企業(即用電量達到2022年同期80%以上的企業)數量佔比達到69.5%。
這表明在河南省推出的“大力提振市場信心90條”“穩崗穩産黃金6條”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促進下,全省工業經濟呈平穩向好、強勢回歸態勢。
消費領域用電量也在快速增加,僅2023年春節假期,河南省住宿餐飲、批發零售、文旅服務行業用電量,同比分別增長36%、22.2%、21.3%。消費數據同樣亮眼,1至2月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399.91億元,同比增長7.4%,比2022年12月加快9.4個百分點。
一度“綠色電”
轉型升級加速
國網河南電力數據顯示,2023年前2個月,河南省戰略性新興産業、高技術産業用電量分別增長5.1%、11.0%。
高技術及裝備製造業用電量明顯上升,而黑色金屬冶煉行業用電量同比下降。這一“減”一“加”之間,反映出製造業向産業鏈價值鏈上端移動的趨勢。
河南光遠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位於林州市,是河南省重點電子材料産業企業。“我們正準備擴建新廠區,生産用電急需增容。”該公司總經理助理楊海鵬説,在電力部門幫助下,計劃新建一座110千伏變電站,全部達産後,年用電量預計將超過6億千瓦時。
2023年以來,河南省風電、光伏發電出力屢創新高。截至2月底,全省新能源裝機規模躍增至4456.3萬千瓦,位居全國第五,已成為河南省第二大電源,為支撐中原高品質發展提供了新的電力“引擎”。
電從遠方來,來的是清潔電。1至2月,特高壓天中直流、青豫直流等外電入豫通道累計向河南輸送電量103億千瓦時,創歷史新高,同比增長15.73%;節約標煤324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027萬噸。
讓新能源車車主無憂“續航”。3月21日,許平南高速平頂山服務區、蘭南高速方城服務區、商南高速社旗服務區雙側新能源充電樁正式通電。當前,我省正實施綠色出行“護航工程”,84個高速服務區充電站加緊建設,目前已有24個高速服務區充電站陸續送電。
一度“可靠電”
織牢樞紐電網
駐馬店—武漢1000千伏交流特高壓輸電線路工程河南段已全面復工,一派火熱建設場面。
“該工程新建雙回1000千伏輸電線路287公里,總投資38億元,對於帶動電力、機械行業上下游企業穩定生産具有積極作用。”國網河南電力特高壓部負責人李智敏説。
電網工程建設穩增長、促就業。國網河南電力建設部安全品質處柴鵬飛介紹,目前該公司在建35千伏及以上工程120余項,現場作業人員約4200人,其中近九成來自省內。
“河南電網是東西聯網、南北互供的重要樞紐電網,已形成特高壓‘兩交兩直’供電格局和500千伏‘鼎’字形網架結構。”國網河南電力總經理鐘筱軍説,用電量規模“量”的增長,背後是能源供給保障能力“質”的提升。
僅2022年一年,鄭州航空港區新增變電容量212.2萬千伏安。“有了穩定的電力支撐,我們就能更好地衝刺業績。”鄭州聯創電子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説。
“電力部門主動聯繫、上門服務,‘提速’‘降本’讓辦電更省時、省力。”省重點項目企業——河南明晟新材料科技公司設備廠長趙宏偉説。
“電力先行”服務重大項目“快上馬、早落地”。今年以來,國網河南電力持續優化服務,前兩個月已服務“三零”“三省”用戶9.19萬戶,節約辦電成本近5億元。
“我們將把各方面保障工作做實做細,讓這股龐大能量更持久,讓每一度電成為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的強大動能。”鐘筱軍説。(河南日報記者 宋敏)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