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Hello,河南   |   直觀中國  |   熱點專題    |   文旅   |   金融   |   國際播報   |   豫見國際    
丹江濕地鳥翩躚
2024-01-17 09:05:15來源:河南日報編輯:張雨晴責編:石麗敏

丹江濕地鳥翩躚

白骨頂雞在水草邊的開闊水面上嬉戲。

丹江濕地鳥翩躚

成群的赤麻鴨到丹江濕地悠然越冬。圖片均為魏浩 攝

  1月13日,在南陽市淅川縣的河南丹江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冬日暖陽下,湖面上波光粼粼,蘆葦盪漾,成群的候鳥棲息於此,時而在空中盤旋,掀起層層瞬息萬變的“鳥浪”;時而在洲灘上落腳覓食,嬉戲追逐,于藍天碧水之間繪製成一幅丹青水墨。

  “環境好了,鳥就願意來!這個冬季來越冬的水鳥就有2萬多只。國家一級、二級保護動物的數量、種類連年增長。”河南丹江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副主任王陽介紹。

  河南丹江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總面積64111公頃,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水源地。

  山水林田湖草沙,保護一體化。近年來,淅川縣在全面推行林長制工作中,深入開展“林長+濕地保護”,圍繞建設生態丹江濕地、智慧丹江濕地、科研丹江濕地、宣教丹江濕地、和諧丹江濕地“五個丹江濕地”目標,建立健全濕地資源保護管理機制,提高濕地資源保護管理水準,提升丹江濕地生態系統的安全和穩定。

  保護區7名林長和35名巡護員,通過日常巡護監管,堅決守護濕地平安。鳥類專家、盛灣保護站站長鄧天鵬和保護區的科研人員十幾年如一日,通過持續監測,系統掌握了保護區內中華秋沙鴨、黑鸛、青頭潛鴨、黃胸鹀等多種珍稀瀕危物種棲息狀況,編輯出版《河南丹江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鳥類圖譜》,實現自身科研成果的“零的突破”。

  丹江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科研宣教科科長董鐵栓和同事們通過組織形式多樣的主題宣傳活動,調動社會參與度,讓生態文明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凝聚濕地保護社會共識。

  “我們有付出,大自然就會回報你驚喜。”王陽會心一笑。2023年2月份,有著“吉祥之鳥”美譽的國寶朱鹮,時隔70餘年再度回歸淅川,來到河南丹江濕地。

  2023年11月25日,28隻東方白鸛來到丹江濕地。這種“鳥中國寶”首次飛臨豫西南區域,著實讓人激動興奮。

  2023年12月20日,河南丹江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官宣”入選我國候鳥重要棲息地。

  ……

  “確保一池清水入庫、一泓清水北送,是我們的責任與擔當;加快濕地建設和保護,打造宜居的生態環境,更是我們一代代人共同奮鬥的目標和理想。”夕陽西下,水天一色,王陽望著湖面上自由翱翔的鳥兒,堅定地説。(記者 孟向東 河南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李梔子)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