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Hello,河南   |   直觀中國  |   熱點專題    |   文旅   |   金融   |   國際播報   |   豫見國際    
週口市商水縣政府工作報告解讀:奮勇爭先 更加出彩
2024-02-27 16:33:58來源: 週口日報編輯: 萬慶麗責編: 石麗敏

  原標題:奮勇爭先 更加出彩(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商水縣政府工作報告解讀

【原創】週口市商水縣政府工作報告解讀:奮勇爭先 更加出彩

盛泰紡織工業園現代化生産車間。 記者 馬治衛 攝

  謀韜劃略譜願景,砥礪奮進新征程。2月22日上午,週口市商水縣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在商水人民會堂開幕。來自全縣各行各業與各條戰線的244名人大代表肩負著全縣人民的希望和重托,齊聚一堂,共迎盛會,同謀發展大計。

  大會主席團常務主席崔衛國、王勇、夏新明、鄒松、李峰、楊新權、張俊霞、姜軍在主席臺前排就座。商水縣委副書記、縣長沈宗祥,縣政協主席王汝淩在主席臺前排就座。縣領導于闐鎮、金溪、張禹、劉衛華、王申、屈海濤、潘子建、劉萬華、彭發光、王建新、陳新民、張彥兵、蘇宏錦、馬三華等在主席臺就座。

  大會主席團常務主席、縣委書記崔衛國主持大會。

  在熱烈的掌聲中,沈宗祥代表縣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報告全面回顧了2023年的各項工作,勾勒出2024年的發展藍圖,動員全縣上下以敢為天下先的闖勁、敢啃硬骨頭的韌勁、敢打攻堅戰的衝勁,奮勇爭先、更加出彩,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商水實踐新篇章。

  回顧2023年:步履堅實 碩果纍纍

  2023年,在商水縣委的堅強領導下,全縣上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錨定“兩個確保”,落實市委“十大戰略”三年行動計劃,以“十二個緊盯”促發展,以“五個清單”抓項目,以農業強縣“七個專項行動”強基礎,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呈現穩中有進、進中提質的良好態勢,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商水實踐邁出堅實步伐。

  經濟運行持續向好。全年實現地區生産總值335億元,增長4.0%;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13.07億元,增長11.9%;固定資産投資完成63.75億元,增長15.8%;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4.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7.94億元,增長6.7%;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173元,增長5.1%。

  項目建設持續發力。招商引資成效明顯。簽約落地項目33個,合同資金245.35億元。其中,落地開工億元以上主導産業項目13個,合同資金110.2億元。項目建設紮實推進。總投資135.1億元的11個省重點項目,完成年度計劃投資的108%;總投資73.9億元的18個項目建成投産,高品質發展基礎更加堅實。要素保障不斷加強。沙潁河引水管網鋪設完畢,供熱管網項目建成投用。淘汰落後産能企業41家,盤活低效土地650余畝,消化閒置廠房9.8萬平方米,報批土地31批次3917畝。引進各類人才4164人。週口城鄉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成功通過AA主體信用評級,全年融資17.6億元。

  産業結構持續優化。主導産業展現新亮點。盛泰紡織工業園成為全省唯一一個紡織印染服裝全産業鏈産業園,阿爾本獲評國家級電子商務示範企業,河南(週口)綠色印染示範産業園佈局商水,經開區紡織服裝産業鏈進入河南最具競爭力産業鏈30強榜單。特色産業得到新發展。成功創建1家省級産業園、8 家市級産業園、46家縣級産業園;壯大23個“一鄉一業”專業鄉鎮實力,黃寨鎮、鄧城鎮獲評省級農業産業強鎮。第三産業煥發新活力。成功舉辦田園風光半程馬拉松賽事。沙潁河生態經濟帶提質升級。葉氏莊園升級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河南省蒙恬文化之鄉成功獲批。三級物流體系實現全覆蓋,新培育電商村65個。新建6個增強型鄉鎮商貿中心和371個村級便民店。全年新增經營主體21020個。

  發展活力持續增強。創新主體不斷壯大。全年培育科技型中小企業60家,新增省級專精特新企業5家、省級瞪羚企業1家;盛泰紡織數字化工廠整體智治方案被評為全市經典案例,阿爾本被認定為週口首批服裝柔性製造産業學院。創新載體更加豐富。建成省級、市級研發中心179個,36家企業與高校建立校企合作關係,普愛飼料博士後創新實踐基地獲批,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商水科技成果轉化基地建成投用,河南農業大學商水綜合實驗站正在加快建設。重點領域改革持續深化。建成全市首個標準化24小時智慧政務服務大廳,完成45家縣直單位內設機構職能重塑,2211項政務服務事項“網上可辦率”100%,經開區“三化三制”改革全面落地。

  城鄉面貌持續改善。城市更新步伐加快。完成老舊小區改造4個。提升周項路,貫通富民路,改造城巴路,民生路、惠商路、興商大道等14條道路相繼開工,丘生路、鄭新街等6條城區斷頭路陸續打通。新建一批街頭遊園、便民市場、智慧停車場,城區水系治理項目基本完工,集中供熱全線開通。成功創建省級文明城市。鄉村振興有力有效,建成15萬畝高標準農田示範區,成功承辦全省秋糧單産提升行動現場會,全年糧食總産量超24億斤,獲評全省小麥制種大縣。高標準打造“美麗小鎮”4個、“四美鄉村”10個、“環境示範村”40個。姚集鎮被評為河南省第一批鄉村建設示範鄉鎮,西趙橋等13個行政村被評為河南省第一批鄉村建設示範村。農技、農機、農經“三支隊伍”改革成為全市試點。“六看六問”和“八到位一滿意”工作法受到市委肯定,全省促進脫貧人口持續增收現場會在商水召開,脫貧攻堅成果得到持續鞏固拓展。生態環境持續向好。實施水網連通工程,打通溝渠堵點288處,植樹231萬棵,造林3050畝,空氣品質始終保持在全市第一方陣。

  民生福祉持續增進。保障體系更加健全。財政民生支出53.25億元,佔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78.7%。省、市重點民生實事及中心城區十件民生實事基本完成。公共服務全面提標。新改擴建公辦寄宿制學校9所,新增學位17890個,縣管校聘改革任務順利完成。高標準完成省級慢性病綜合防控示範區、省級地方病防控規範化縣創建工作,完成13所鄉鎮衛生院服務能力提升項目,公有産權村衛生室達到520個,佔比90%。社會大局和諧穩定。“三零”創建紮實推進,“黃寨大嫂”經驗做法入選全國“文明鄉風建設”典型案例,“陽城衚同長”獲評全省新時代“楓橋經驗”先進典型,平安建設工作獲評全省“優秀”等次。

  政府建設不斷加強。紮實開展第二批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高品質辦理人大代表建議95件、政協委員提案188件。科學制定實施縣政府工作規則、“三重一大”事項集體決策制度,省級法治政府示範縣創建工作走在全市前列。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縱深推進政府系統黨風廉政建設。與此同時,國家安全、國防動員、退役軍人事務、雙擁、民族宗教、外事僑務、史志檔案、人防、氣象等工作取得新成效,工會、婦女兒童、青少年、老齡、殘疾人、紅十字等事業取得新進步。

  展望2024年: 奮發圖強 再譜新篇

  2024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全會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河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落實省委十一屆六次全會暨省委經濟工作會議、市委五屆五次全會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和縣委十四屆六次全會暨縣委經濟工作會議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緊抓構建新發展格局戰略機遇,著力推動高品質發展,錨定“兩個確保”,實施“十大戰略”,統籌擴大內需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統籌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統籌高品質發展和高水準安全,“融入中心、錯位發展”,努力把商水建設成農業強、工業大、城市美、結構優的現代化宜居家園。

  2024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産總值增長7.5%左右,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提高約1.5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以上,固定資産投資增長12%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8.5%以上,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9%以上,城鎮調查失業率控制在5.5%左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基本同步,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3%以內,單位生産總值能耗與“十四五”目標統籌銜接。

  實現上述發展目標,必須牢牢把握以下五個方面:一是必須在穩中求進中實現跨越發展。要堅持以進促穩,在“穩”的基礎上全力推動“進”,以培育壯大增量來調整優化存量,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二是必須在以進促穩中鞏固良好態勢。要堅持用發展的辦法來解決商水發展中的問題,以項目之“進”促經濟發展之“穩”,以改革之力破瓶頸解難題,不斷鞏固穩中向好、穩中提質、穩中蓄勢的態勢。三是必須在先立後破中破解發展難題。要持續深化探索縣域經濟“三項改革”、營商環境綜合配套改革、投融資體制改革、農業農村改革等關鍵領域改革,以改革破除體制機制障礙,充分激發高品質發展的動力活力。四是必須在落實政策中搶抓發展機遇。要保持拼搶發展的精神狀態,最大限度爭取上級政策資金支持,努力在激烈的區域競爭中把握政策先機、爭取工作主動。五是必須在防範風險中守牢安全底線。要樹牢底線思維,持續有效防範化解重點領域風險,為商水經濟高品質發展營造和諧穩定的環境。

  圍繞2024年的發展目標,重點做好七個方面的工作。一要堅定不移抓創新、求突破,向科技賦能要內生動力。二要堅定不移抓轉型、調結構,向品質效益要核心競爭力。三要堅定不移抓投資、促消費,向擴大內需要經濟活力。四要堅定不移抓“三農”、築根基,向鄉村振興要民富村強。五要堅定不移抓統籌、重建管,向城市發展要精彩蝶變。六要堅定不移抓生態、治污染,向綠色低碳要綜合效益。七要堅定不移抓保障、惠民生,向共建共享要民生溫度。(記者 馬治衛)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