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Hello,河南   |   直觀中國  |   熱點專題    |   文旅   |   金融   |   國際播報   |   豫見國際    
一粒玉米的“變身之旅”——週口市培育壯大可降解新材料産業鏈深度觀察
2024-04-24 10:25:59來源: 週口日報編輯: 張雨晴責編: 石麗敏

一粒玉米的“變身之旅”——週口市培育壯大可降解新材料産業鏈深度觀察

圖為金丹科技PBAT項目總控室一角。

一粒玉米的“變身之旅”——週口市培育壯大可降解新材料産業鏈深度觀察

圖為金丹科技聚乳酸生産廠區。

  可降解新材料,是一劑“環保解藥”,更是新質生産力的重要發展方向。近年來,為加快構建先進製造業強市,週口市委、市政府將生物降解材料項目列為週口市重點産業,從上游、中游、下游全方位推動可降解新材料産業鏈強長板、補短板、強基礎。

  力爭上游,金丹乳酸“龍抬頭”

  一粒粒金燦燦的玉米,就是可降解新材料産業鏈的源頭。鄲城,是河南週口國家農高區所在地,盛産玉米。托玉米的“福”,位於此處的河南金丹乳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丹科技),成為週口可降解新材料産業鏈的上游。日前,記者來到金丹科技,一探玉米的“變身之旅”。

  “好香呀!”記者剛進廠區,一陣玉米糊的香氣便撲鼻而來,香中帶甜。如果沒有“金丹科技”四個大字,記者還以為身處一家食品廠。“這味兒聞著就環保!”

  “這是玉米特有的香味。玉米先被加工成澱粉,經過酶解轉化成葡萄糖,然後發酵成乳酸,再經過寡聚變身丙交酯,最終通過開環聚合、熔融縮聚等工序合成聚乳酸。”金丹科技項目與安環總監王浩告訴記者。

  聚乳酸,金丹科技從2013年起為攻克“白色污染”進行研發,並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歷經數載最終結成這條産業鏈上的“美妙果實”。它是一種無毒無刺激、耐熱性高、可塑性好、可降解的新型生物高分子材料,用於食品包裝、一次性餐具,不會對食品造成污染;用於農膜、農用織物、保健織物,能在自然界中被微生物完全降解,最終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可以直接進入土壤或被植物吸收;在醫療領域可用於手術骨釘、手術縫合線、可降解心血管支架製作等,可以直接在人體內被降解吸收,避免患者進行二次手術……

  “作為世界公認的環境友好型新材料之一,聚乳酸以其優良的特性和廣泛的應用範圍,可替代纖維、醫用材料、包裝材料等石油基塑膠製品,實現生物降解,解決目前困擾世界各國的‘白色污染’問題。”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説。

  科技強鏈,龍頭帶動。週口市持續強化對金丹科技的支持,研究制定《週口市支持生物經濟産業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等文件,支持金丹科技緊緊圍繞玉米全産業鏈深耕乳酸、聚乳酸行業。作為週口為數不多的上市公司,金丹科技生産的丙交酯、聚乳酸、PBAT等生物降解原材料目前已達9萬噸/年,成為世界上乳酸、聚乳酸加工産業鏈、供應鏈、價值鏈最為完善的企業之一。

  雖然取得如此成就,但金丹科技步履不停。為繼續提高農作物附加值、擴大可降解新材料産能,年産15萬噸的聚乳酸項目穩步推進,一期工程年産7.5萬噸的生産線預計明年建成投産。

  優勢互補,銀豐塑膠承上下

  看完金丹科技,記者立即驅車趕往位於週口市淮陽區的河南省銀豐塑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銀豐塑膠)。銀豐塑膠處在可降解新材料産業鏈的中下游,金丹科技生産的聚乳酸、PBAT等生物降解材料在這裡進一步加工為降解母料,隨後經過高溫溶解、吹型等環保工序形成降解地膜、餐盒吸管、快遞包裝袋等産品,暢銷日本、荷蘭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拓了“吸金”海內外的大市場。

  “轟隆隆……”走進銀豐塑膠廠區,四條生産線正開足馬力“吹起”一條條銷往內蒙古、新疆、甘肅、寧夏的可降解地膜,好似一條條瀑布從生産線上“傾泄”下來。“我們成功攻克全生物可降解材料降解週期可控性生産技術,可將降解材料完全降解為水和二氧化碳,保護土地安全。我們還做了相關對比實驗,使用可降解地膜種植的花生,不論是品質還是産量都比用普通地膜種出來的要好,可見我們的技術不僅更環保,還對農作物生長更有益處。”銀豐塑膠總經理陳振富告訴記者。

  通過科技創新,銀豐塑膠有效解決了不同地域典型農作物用可降解地膜適應性等難題,以及普通的全生物降解材料阻隔性差、強度低、穿刺性差等問題。除了“降解母料——降解地膜、降解袋、餐具等産品——水和二氧化碳——農作物吸收利用”産業鏈,週口市委、市政府還積極支持銀豐塑膠形成“BOPE複合IPE膜單一材質軟包裝——複合印刷制袋——再生PE膜回收及造粒——再生PE製備節水器材”綠色産業鏈加工製造,煉就吸睛“黑科技”。

  聚鏈成力,轉型升級創未來

  在可降解新材料産業鏈建設上,週口發揮産業聚集優勢,大力引進先進技術和高端人才,創新産學研合作模式,為産業發展提供科技動能,力爭2025年産業鏈規模達到150億元左右。

  鄲城依託河南省聚乳酸可降解材料産業研究院,建設聚乳酸和生物基降解材料、石油基降解材料、澱粉基新材料及改性材料、菌種發酵、乳酸分離技術、産品應用技術、資源綜合利用等7個研究室,檢測分析、技術信息2個中心和1個多功能中試基地,同時聯合清華大學、南京大學、鄭州大學等高校和科研單位以及鄧州市金碧生物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河南正通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河南省銀豐塑膠有限公司等上下游企業,採用“研究院+創新平臺+合作項目”運行模式,面向世界引進高層次領軍型人才。淮陽是“中國塑膠製品之城”“中國塑膠製品生産加工示範基地”,規劃建設佔地1100畝的可降解塑膠産業園,招引高性能聚合物助劑研發與生産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北京天罡集團入駐。

  週口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週口將以加快産業轉型升級、提升産業鏈水準為主攻方向,利用技術創新和規模效應形成競爭優勢,推動可降解新材料産業的規模擴張和結構優化,促進可降解新材料産業高品質發展。

  ——提升現有可降解材料品質與性能。金丹科技在丙交酯、聚乳酸等現有産業基礎上,圍繞玉米澱粉改性深加工、聚乳酸高端可降解材料應用、開發高端聚乳酸産品,進一步擴大産品産能,增加産品種類,延伸産品鏈條,圍繞生物基耐高溫光學材料、醫用降解材料等高端領域,加強戰略性、前沿性技術和産品的研發攻關,推進創新成果轉化,積極搶佔未來市場。

  ——可降解專用母料及下游製品的研發和生産。銀豐塑膠可降解新材料産業園區投産運行後,開展全生物降解專用母料及下游製品的研發和生産,並完成全生物降解地膜用母料、購物袋用母料、降解地膜、降解購物袋等新産品的開發和生産,可年産2萬噸全生物降解母料、年産2萬噸全生物降解地膜及購物袋;到2025年,可實現年産6萬噸全生物降解母料、年産3萬噸全生物降解地膜、年産2萬噸全生物降解袋、年産1萬噸全生物降解一次性餐具及配套産品等。

  ——加快推進傳統塑膠加工企業轉型升級。依託淮陽“中國塑膠製品之城”“中國塑膠製品生産加工示範基地”,抓住河南禁塑機遇,摸清週口一次性不可降解塑膠製品分類替代需求,加快推動一次性不可降解塑膠餐具、包裝袋、農地膜生産企業設備更新和工藝改造。以産業規模大、技術相對成熟的澱粉基生物材料、PLA、PBAT等全生物降解材料為重點,大力推進一次性不可降解塑膠生産企業的綠色化改造和智慧化升級,引進國內外先進的全生物降解塑膠研發和生産企業,逐步形成面向國際和國內市場的全生物降解塑膠袋、餐具産品生産和供給能力。

  ——推動非糧生物基新材料(秸稈)攻關。立足週口産糧大市優勢,充分利用好秸稈産量大的資源,加大秸稈制糖向新料延伸的技術與科研機構合作研發力度,儘早實現産業化。利用週口豐富的風能資源發展氫氨醇相關新材料産業。(記者 喬小納 文/圖)

  採訪札記:

  在金丹科技,幾名工作人員輕敲鍵盤就能控制數萬噸可降解原材料的生産;銀豐塑膠生産的可降解地膜,以土地友好型的姿態大量走進萬畝農田——這些充分詮釋著新質生産力的內涵和可持續發展的意義。在可降解新材料産業鏈的培育壯大上,週口將繼續提升産業鏈、建強創新鏈、重塑供應鏈、暢通要素鏈、優化制度鏈,打造産業支撐新動能,實現創新引領新突破,發展培育技術服務平臺,實現高品質發展、創新發展、綠色發展、協調發展、多元佈局的總體目標!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