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Hello,河南   |   直觀中國  |   熱點專題    |   文旅   |   金融   |   國際播報   |   豫見國際    
好品“豫”見 賦能未來
2024-05-13 09:51:03來源:河南日報編輯:張雨晴責編:石麗敏

  原標題:好品“豫”見 賦能未來 ——從2024年中國品牌博覽會河南展館看品牌發展趨勢

好品“豫”見 賦能未來

河南館一角。河南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魏凱 攝

好品“豫”見 賦能未來

河南博物院“華服來潮”品牌發佈驚艷亮相。河南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魏凱 攝

好品“豫”見 賦能未來

5月10日,鄭州地鐵會展中心站“中國品牌日”展臺前,市民在打卡拍照。河南日報記者 聶冬晗 攝

  5月10日至14日,2024年中國品牌日系列活動在上海舉行,其中作為系列活動之一的中國品牌博覽會同步搭建了線上線下展示平臺,線下展覽規模約7萬平方米,對近1800家品牌企業進行展示。

  探索萬象河南,感受潮風豫品。參展商和消費者來中國品牌博覽會河南展館“豫”見新潮,既見證了河南踐行“三個轉變”的美麗蝶變,也看見河南品牌建設的美好未來。

  豫字號:掀起品質領先潮

  來自濟源的企業萬洋集團帶來了整套的白銀餐具,路過展位的人都忍不住駐足觀賞。

  消費者看不到的是,萬洋集團追求卓越的産品品質,先後通過了多項品質管理體系認證,“萬洋”牌白銀成為上海期貨交易所、上海黃金交易所、天津貴金屬交易所的交割品牌。

  “我們聚焦鉛冶煉行業多元化,不斷發展綠色經濟、循環經濟,已形成綠色冶煉、貴金屬深加工、複合肥和綠色建材、大健康四條産業鏈,實現了對冶煉料渣的全鏈條‘吃幹榨凈’。”萬洋集團技術標準部部長李偉偉説。

  品質是産品的關鍵競爭力,也是品牌的基礎。河南高度重視品質標杆培育工作,全省擁有全國品質標杆企業46家、省級品質標杆企業360家。建立國家、省、市、縣四級政府品質獎培育庫,入庫企業1500余家,先後支持68家企業獲得省長品質獎、23家企業獲得省長品質獎提名獎。

  越來越多企業將發展的立足點從“速度領跑”轉向“品質領先”,不斷尋求河南製造新品質。“利用參展機會,我們也到江蘇、四川等省的展館去看了看,開闊了眼界,對我們在産品品質上實現更大的突破大有助益。”李偉偉説。

  國字號:引領消費煥新潮

  “母親節之際,不少來我們展位的人會選購山藥粉作為禮物。”來自溫縣的懷山堂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市場總監謝紅濤説,“我們憑藉復購率最高的五年陳鐵棍山藥粉征服了消費者。經過陳化,山藥中的澱粉量減少,氨基酸含量提升,口感更加香醇,更有利於脾胃的吸收。”

  今年2月,第三批中華老字號名單公佈,“懷山堂”品牌名列其中。懷山堂是四大懷藥國家標準制定企業,擁有國家級懷山藥標準化種植示範園區,從種植、採挖到深加工,懷山堂一直堅持標準化生産。

  通過強化標準引領,河南省一大批知名企業提升了産品服務品質,市場認知度和美譽度顯著增強。截至目前,河南省累計牽頭制定國際標準32項、國家標準1533項,發佈省地方標準1609項,備案市地方標準1016項,發佈團體標準591項,16755家企業累計公開214736項標準。

  前不久,市場監管總局等七部門聯合印發《以標準提升牽引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推動政策與標準更加協同配套,商品和服務品質不斷提高,讓高品質耐用消費品更多進入居民生活。目前,浙江等省份已出臺相應落地舉措,以標準引領消費煥新。

  國際號:豫企迎來出海潮

  品牌走向國際,才能贏得更廣闊的發展天地。

  去年,河南省提出培育一批管理科學規範、競爭力不斷提升的“美豫名品”,打造一批國內、國際知名的河南品牌。從“豫字號”升級為“國字號”,並加速向“國際號”挺進,國際市場將出現越來越多的“河南造”。

  “看,原來我從網上買的假發來自河南。”來河南館觀展的一名外國女孩一邊喊著,一邊拿起河南瑞貝卡發製品股份有限公司展出的假發在頭上比畫。

  從成立之初,瑞貝卡就有著敏銳的市場意識,奮力開拓國際市場。1999年,瑞貝卡提出“建設擁有自主知識産權和自主知名品牌現代化國際集團”的奮鬥目標,成為公司可持續發展的強大引擎。

  打造具有核心知識産權的自主品牌、構築差異化競爭優勢,已成為各界共識。“品牌發展離不開知識産權的全面支撐。近年來,河南大力實施品牌發展戰略,深入推進品牌建設工程,一批民族品牌揚帆出海,從內陸中原走向開放前沿,帶動更多河南品牌蜚聲國際市場。”河南省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説。(記者 孔學姣)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