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Hello,河南   |   直觀中國  |   熱點專題    |   文旅   |   金融   |   國際播報   |   豫見國際    
許昌長葛:高標準農田繪就好“豐”景
2024-05-31 09:46:18來源: 河南日報編輯: 張雨晴責編: 石麗敏

  原標題:高標準農田繪就好“豐”景(堅決打贏“三夏”生産攻堅戰)

  麥熟一晌,貴在爭搶。5月30日,許昌長葛市古橋鎮種糧大戶李寶強流轉的2000多畝地裏,機聲隆隆,聯合收割機正在進行搶收大戰。

  “糧豐天下安。今年糧食收成不錯。”指著眼前林成網、渠相通、路相連的高標準農田,李寶強説,“昨天收割的200畝地,畝均産量達到1200斤。”

  “穩産增收,離不開農業抗風險能力的提升。”李寶強感慨,今年小麥先是跨過了乾旱、病蟲害幾個坎兒,後來又在灌漿期受到幹熱風侵襲,能奪取豐收,離不開高標準農田的“硬實力”。

  高標準農田“高”在哪兒?

  “好處可多了。”李寶強對比今昔,打開了話匣子,“最早田間是不到兩米寬的土路,一過車就塵土飛揚,下雨天又變成了‘泥水路’。現在修的水泥路又寬又平,農機進來集中連片耕種,成本降了一大截。”

  水利是農業的命脈。“過去是‘澆地’,現在是‘澆莊稼’。”李寶強説,地裏裝上了固定式、絞盤式、地埋式等噴灌設施,從粗放的“大水漫灌”到精準的“噴灌”,省事兒又省心。

  近年來,長葛市緊緊圍繞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按照現代農業高起點、高品質、高標準的要求,從農民要求最強烈、願望最迫切、利益最直接的地方入手,明確“因地制宜、抓住重點、以點帶面、紮實推進”工作思路,從農田水利、生態農業、科技農業等多方面入手,集中打造“田地平整肥沃、灌排設施完善、農機裝備齊全、技術集成到位、優質高産高效、綠色生態安全”的高標準永久性糧田,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建設是基礎,管護是關鍵。長葛市按照“誰受益誰管護”的原則,建立健全鄉、村兩級管護網絡,以鄉鎮為單位,對農田工程設施進行統籌管理;出臺《長葛市農田基礎設施管護辦法》,責任到人,建立高標準糧田基礎設施的建、管、用長效機制,確保各項工作落細落實。

  “科技,讓傳統農業抖掉了‘土味兒’。”李寶強説,在古橋鎮高效節水灌溉示範區,採用了“統一選用良種、統一整地播種、統一配方施肥、統一病蟲防治、統一技術培訓、統一機械收穫”的“六統一”精細化種植模式,讓過去“望天收”的土地,變成了“旱澇保收”的大糧倉。

  目前,長葛市高標準農田已基本實現全覆蓋,並連續16年保持“全省産糧大縣(市)”稱號。(記者 王平 河南日報通訊員 張浩)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