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Hello,河南   |   直觀中國  |   熱點專題    |   文旅   |   金融   |   國際播報   |   豫見國際    
是挑戰更是機遇——走進河南平臺經濟(上)
2024-06-03 09:49:19來源:河南日報編輯:張雨晴責編:石麗敏

  誰在掌握你的畫像?誰在影響你的選擇?誰在孕育突破性創新?誰在顛覆傳統型産業?是平臺經濟。

  內陸開放高地河南,如何因地制宜加速推進新質生産力發展?如何抓住數智時代的命門實現彎道超車?答案也許同樣是:平臺經濟。

  平臺經濟為何如此重要?

  因為它關乎個人、組織、區域和國家的發展。因第四次工業革命而勃興的平臺革命,正在深刻改變世界商業模式,某種意義上也在推動重構全球經濟版圖。

  中原大地,變化正在悄然發生——科技創新引領的動能之變、結構之變、品質之變,逐漸深入人心。“三變”背後,隱秘又顯性的河南平臺經濟,正在蓄積澎湃之力。

是挑戰更是機遇 ——走進河南平臺經濟(上)

  發展平臺經濟還有機會嗎?

  “80後”喬松濤,是創業24年的互聯網老兵。這位連續創業者,直到2015年6月,才開始正式運營UU跑腿項目,創始團隊7個人。

  如今,他可能是全中國最“拉風”的男人。UU跑腿的電動車上,載著超780萬名跑男、跑妹的生計,為全國200多座城市5500多萬用戶提供同城即時配送等各種服務。疾馳的橙色軍團背後,是數據,是演算法,是生生不息的互聯網創業之火。

  1994年,中國接入互聯網。此後30年間,數字經濟成為中國市場化改革最為耀眼的經濟成就之一。

  數字經濟的核心,是平臺經濟。我國數字經濟中最活躍的,正是頭部平臺企業,包括騰訊、阿裡巴巴、京東、百度、拼多多、美團、小米、滴滴、抖音、快手等。

  無論是看數字經濟的規模,還是看頭部平臺企業的數量,我國都穩居全球第二。區別在於,中國幾乎所有頭部平臺企業都是以消費互聯網為主,而美國消費互聯網和産業互聯網的頭部平臺企業數量基本相當。

  喬松濤説,他最近經常被問到兩個問題:河南現在大力發展平臺經濟,究竟晚不晚?現有頭部平臺企業大都集中在京滬深杭這些城市,河南還有機會嗎?

是挑戰更是機遇 ——走進河南平臺經濟(上)

  是不是晚了?當然不晚——

  從發展階段看。2020年以來,全國平臺經濟從“野蠻生長”走向“有序發展”,逐步進入轉型升級新階段。此前平臺經濟發展不充分的河南,經過多年積勢蓄力,正迎來異軍突起的嶄新機遇。

  從技術趨勢看。只要技術在迭代,就會不斷誕生商業奇跡。因為有微信,靠“幫我砍一刀”起家的拼多多,殺出了淘寶、天貓、京東的重圍,強勢崛起。因為有4G、5G技術加持,抖音、快手快速成長為“豎屏時代”的巨無霸。直播電商、低空經濟、人工智能大模型等火熱賽道上,想像空間依然巨大。

  是不是還有機會?當然有——

  從市場總量看。據預測,到2030年,我國平臺經濟規模有望達到百萬億元,前景廣闊、未來可期。如此巨大的市場蛋糕,必然是領軍企業和螞蟻雄兵同場競逐。

  從歷史進程看。當下正是消費互聯網向産業互聯網轉型的關鍵時期。有著齊全工業門類、雄厚産業基礎的經濟大省河南,在産業互聯網時代,優勢突出。

  從區域分佈看。這兩年分外吸睛的平臺企業,很多並不在一線城市。比如,蜜雪冰城、鍋圈食匯就誕生於河南。隨著産業互聯網興起,依託垂直領域成長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區域分佈下沉趨勢更為明顯。

  “平臺經濟的特點就是要充分發揮每個區域的特色,只不過區域要建設適合平臺經濟的基礎設施,其中信用基礎設施是關鍵。”清華大學互聯網産業研究院院長朱岩認為。

  互聯網産業下半場,乾坤未定,誰都可能是下一匹黑馬,包括河南。

是挑戰更是機遇 ——走進河南平臺經濟(上)

  為什麼要發展平臺經濟?

  以平臺經濟為核心的數字經濟,是大國競爭的新賽道,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主賽道。

  我國高度重視平臺經濟發展。2022年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支持平臺企業在引領發展、創造就業、國際競爭中大顯身手”。

  國家層面有要求,河南迅速有行動。2023、2024年,“平臺經濟”連續兩年被寫入省政府工作報告。

  那麼,什麼是平臺經濟?

  在省政協常委王仲田看來,平臺經濟以網絡信息基礎設施為重要支撐,以據為關鍵生産要素,以信息技術創新為核心驅動力,是産業數化的集中體現,是現代信息技術催生出的實體經濟發展新業態、新模式。

  對河南而言,推動平臺經濟高品質發展是錨定“兩個確保”、實施“十大戰略”的必然要求,是加快發展新質生産力的必然選擇,戰略意義重大。

是挑戰更是機遇 ——走進河南平臺經濟(上)

  平臺經濟推進了動力變革——

  小紅書平臺上,美粧品牌的用戶測評和“種草”內容,幫助企業縮短産品開發週期,快速調整生産策略。這不僅提升了産業端的響應速度和市場敏感度,也提升了整個産業鏈的創新動力和效率,提升了消費體驗。平臺企業,擁有強大的供需集聚和精準匹配能力,從而成為實現經濟發展動力變革的重要力量。而動力變革是發展新質生産力、實現高品質發展的基本路徑。

  平臺經濟實現了效率變革——

  UU跑腿、美團外賣在平臺演算法、通信技術和導航技術支持下,配送時間可以精確到分秒。直播網紅可以對數以萬計的客戶講解商品,眾安保險“雙11”每秒都能産生上萬的新增運費險保單。在高水準的算力和模型支撐下,平臺經濟的效率被激發,邊際成本下降,邊際收益上升。平臺經濟源於數字技術的業態創新能力,正在使越來越多的不可能變成可能。

  平臺經濟加速孕育新樞紐經濟——

  河南省直播電商企業海一雲商,通過直播將家電賣向全國,去年銷售收入達120億元。其GMV(商品交易總額)帶來的沉澱資金集中到直播平臺京東註冊地北京,最終成交後的銷售收入集中到鄭州,成為鄭州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稅收成為鄭州的財政收入。

  河南正在實施優勢再造戰略,大力推動交通區位優勢向樞紐經濟優勢轉變。而平臺經濟正以無形之手加速孕育新的樞紐經濟格局,數據和流量成為其核心支撐。做大平臺企業,做強樞紐經濟,讓“網上流量”成為“産業量”,對河南而言,是如此重要。

  鑒往知來,向新而行。

  河南省政協常委馮先志認為,發展平臺經濟不是哪一個行業或區域可有可無的選擇,而是代表經濟和社會高品質發展的歷史性趨勢,是信息化、數字化特別是人工智能迅猛發展形勢下,追求高品質發展的一種必然選擇。

是挑戰更是機遇——走進河南平臺經濟(上)_fororder_1(1)

  發展平臺經濟能帶來什麼?

  “現代管理學之父”彼得·德魯克在《管理未來》一書中説:“我們必須以生産率和創新這兩座燈塔為指標。”

  平臺經濟,恰好正是如此。

  今年2月,河南省委書記樓陽生在鄭州調研平臺經濟時明確提出,平臺經濟在高效配置資源、重塑經濟業態、賦能産業升級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已成為創新發展的新引擎、經濟活力的新標識、區域競爭的新優勢。

  點燃創新發展新引擎——

  鍋圈食匯、蜜雪冰城等利用平臺集聚上游供應商和下游客戶,形成高效的信息交互和資源共享機制,以成本優勢提供便宜且品質上乘的産品,贏得大量忠實消費者。其中,蜜雪冰城4元一杯的檸檬水一年在全球銷售了70億杯,不僅實現高額商業利潤,反過來也支持了檸檬種植技術的更新,産業鏈、供應鏈韌性不斷增強。

  平臺是“流動的實體”。平臺經濟是實體經濟的自然延伸和未來形態,代表實體經濟中動能充沛、效率卓然的新生部分。純粹的線上並不存在,線上的背後是線下方方面面的“實”。平臺的興起與發展,使得每個人都可以是獨立經濟實體,創造更多價值。

  平臺經濟既發揮了帶動實體經濟創新的“鲇魚效應”,又在增強效率時發揮了“蜂群效應”,促進傳統實體經濟向新質生産力轉化。

是挑戰更是機遇 ——走進河南平臺經濟(上)

  擦亮經濟活力新標識——

  消費互聯網平臺,群星燦爛。蜜雪冰城3.6萬家門店在全球僅次於星巴克,鍋圈食匯年營收近百億元,UU跑腿跑穩全國第二,大易科技躋身全國“網絡貨運Top10”,華鼎冷鏈是全國冷鏈百強企業,匠多多是全國燈飾售後服務市場冠軍……

  産業互聯網平臺,水大魚大。圍繞工業原料、有色金屬、農産品、能源化工等我省優勢産業領域,瑞茂通、中鋼網、中信重工礦山裝備等一批本地龍頭企業快速成長。

  全國巨頭,中原逐鹿。阿裡巴巴、抖音、科大訊飛、新華三、浪潮、奇虎360數據中心、APUS等全球全國知名的科技型平臺企業,紛紛在鄭州落戶區域總部、研發中心、運營中心、數據中心等。

  塑造區域競爭新優勢——

  鶴壁市從“一煤獨大”到“産業煥新”,得益於其與京東集團開啟産業協同之路,實現數字與實體的雙向奔赴。京東(鶴壁)數字經濟産業園累計帶動華為、龍芯中科等29家龍頭企業、591家數字經濟企業相繼落地,2022年産值破百億。一個數智供應鏈平臺的“京點子”成為鶴壁道領跑“金種子”。

  阿裏研究院的數據顯示,平臺賦能下的數字化産業帶,供應商每增加1%,線上規模將增加3.4%,處於該區域的中小企業經營活力和聚集性將增強,數字化平臺賦能的區域經濟發展更為活躍。

  平臺活,經濟活。平臺強,經濟強。

  深耕、顛覆、重構,互聯網下半場,絕不是單個企業的角逐,而是數字生態的競爭。

  乘風而上,河南未來可期。(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宋敏 河南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萬軍偉 徐兵)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