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前,一部由美國影星施瓦辛格出演的機器人電影《終結者》,激發起世人對未來世界的無限遐想。40年後,剛剛落幕的珠海航展上,中國自主研製的“未來戰士”機器狼驚艷亮相,其具有的高靈活性、自主協同等特點,讓世人為之一嘆。
從熒幕走向現實,從機械臂、工業機器人到人形機器人,短短40年間,機器人産業實現了“從0到1再到100”的跨越式發展,作為工業科技的集大成者,機器人的研發、製造、應用是衡量一個國家科技創新和高端製造業水準的重要標誌。
當下,機器人賽道上競爭者眾多,細分領域愈加尖端。面對未來産業這個新賽道,河南如何謀篇佈局、後來居上?
中原動力智慧機器人公司各種智慧機器人展示。河南日報資料圖片
這張“入場券”,河南必須拿下
未見其人先聞其聲,一款機器人能歌善舞;工業版人形機器人在60—80秒內完成流水線産品精準質檢;“詩人機器人”現場與觀眾battle對詩……今年8月在北京開幕的2024世界機器人大會,向大眾展現了機器人科技的日新月異。
“從工業生産到醫療保健,從家政服務到應急救援,機器人已成為人類社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國際機器人聯合會主席瑪麗娜·比爾曾表示,“全球機器人市場持續強勁增長,到2023年,全球機器人總量已突破400萬台。這一數字不僅是機器人技術迅猛發展的有力證明,更預示著智慧新時代的到來。”
乘著時代浪潮,近年來,中國機器人産業步入“黃金期”,國家有關部門相繼出台機器人産業發展規劃、“機器人+”應用行動實施方案、工業機器人行業規範條件等文件,參與制定修訂26項機器人國際標準,成立世界機器人合作組織,發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上海宣言》,引領我國機器人産業形成從核心零部件到整機再到集成應用的全産業鏈,實現從小到大再到強的歷史性跨越。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7月,中國持有的機器人相關有效專利超過19萬項,佔全球比重約三分之二;中國已成為全球機器人第一生産大國、全球最大工業機器人市場,近三年新增裝機量佔全球一半以上。
杭州雲深處科技公司研發的智慧機器人。企業官網圖
在此大背景下,部分省份和地區在機器人産業賽道上也呈現“領跑”態勢。10月底,國內知名頭部企業杭州雲深處科技公司推出的DR01人形機器人,可以在複雜野外環境中實現長距離運動,仿佛一名“專業運動員”;在上海一家新興企業——術銳機器人實驗室,外形類似章魚的手術機器人可以輕鬆“拿捏”一枚生鵪鶉蛋完成剝皮;在北京,由北京銀河通用機器人公司打造的一款GALBOTG1通用人形機器人,可以根據語音指令,從貨架上揀選商品遞給顧客。
從機器人領域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分佈來看,我國機器人優質企業重點分佈在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地區,並涌現了一批在細分領域具有較強競爭力的新銳企業。
從産業政策支撐上看,各地聚焦“産業生態打造、頭部企業培育”推出重磅規劃。北京2023年印發《北京市促進機器人産業創新發展的若干措施》,提出“建設機器人産業基地”“加快‘機器人+’場景創新應用”;上海發佈《上海市促進智慧機器人産業高品質創新發展行動方案》,明確“打造10家行業一流的機器人頭部品牌、100個標杆示範的機器人應用場景、1000億元機器人關聯産業規模”……
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進程加快,機器人賽道已經進入智慧化加速演進、應用加速拓展的活躍期、迎來了迭代升級、跨越發展的窗口期。對河南來説,這個賽道決不能缺席、這一機遇必須抓住,拿下這張“入場券”,事關我們未來競爭的“主動權”“話語權”。
“後來者”如何居上?
機器人被譽為“製造業皇冠頂端的明珠”。近年來,河南省將機器人産業納入到28條重點産業鏈,將人形機器人作為未來製造産業的兩個關鍵賽道之一,先後制定《河南省培育壯大機器人和數控機床産業鏈行動方案(2023—2025年)》《河南省具身智慧産業發展行動計劃(2024—2027年)》等文件。
在技術創新方面,河南先後建設龍門實驗室、中豫具身智慧實驗室等創新平臺,加快實現關鍵核心技術突破,為我省機器人産業快速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在産業體系建設方面,培育出鄭州科慧、中信重工、翔宇醫療、中原動力等重點企業50多家,在産業鏈部分細分領域、關鍵環節取得了重要突破,涵蓋整機、核心零部件和系統集成,産業規模達70億元,擁有“拿得出”“叫得響”的亮點産品。
“中原動力在視覺智慧分析、機械臂控制、人機交互、多模態感知、低速無人駕駛等領域研發方面具有領先優勢。”該公司CEO林傑表示,“我們研製的具身智慧打磨機器人,集3D視覺引導、力反饋于一體,在電解鋁、鍛造、鑄造等行業得到快速應用,完美代替人工,滿足小批量多批次柔性化生産需要。”
中國電信生産的5G巡檢四足機器人。河南日報資料圖片
與先進省份和地區相比,河南在全國處於機器人産業中游,有一定的産業基礎,但起步較晚,整體創新能力還不夠高、産業規模還不夠大、産業鏈條還不夠完整。面向未來,作為這條賽道的“後來者”,河南該如何乘勢而上、彎道超車?
一方面是“從1到100”的創新,持續壯大包括工業機器人、特種機器人、服務機器人在內的傳統機器人産業。
在特種機器人方面,河南省的中信重工作為國內領軍企業,連續多年穩居行業第一梯隊。在服務機器人方面,河南翔宇醫療開發出“腦控吞咽治療機器人”“腦機介面運動想像神經重塑康復機器人”等填補了國內外空白。因此,要不斷鞏固自身優勢,向礦山開採、水下作業、應急救援等更多領域創新産品示範應用,搶佔發展先機。
一方面是“從0到1”的突破,搶灘人形機器人藍海。
人形機器人是人工智能技術與機器人技術深度融合的産物,據賽迪研究院預測,2024年和2025年人形機器人産業將持續高速增長,預計2026年我國人形機器人産業規模將突破200億元。人形機器人再往前走,就是類人機器人、超人機器人。要依託中豫具身智慧實驗室、龍門實驗室等創新平臺,讓産學研、上下游、各環節相互協同,形成完整産業閉環,是提升人形機器人産業發展質效的關鍵所在。
佈局未來,河南“動作頻頻”
一台高端智慧化的機器人,融合了人工智能、新材料、生物倣生等新科技新産業,體現的是各種現代技術的綜合集成,展現的是一個國家的科技創新能力和水準。
機器人穿行在柘城縣騰躍科技育苗工廠內管護辣椒幼苗。河南日報資料圖片
縱觀産業變革趨勢,以機器人為代表的未來産業發展路徑不再如傳統産業那般線性推進,前沿科技呈現出交叉融合、多源爆發、群體躍升的態勢,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命科學等領域一批極具爆發力的未來“根技術”在不斷突破。因此,在未來産業搶灘佔先上,更需要系統思維、同步發力。
今年以來,河南在未來産業謀劃上“動作頻頻”。圍繞人工智能、商業航天、無人機、醫療儀器等高技術領域召開會議,就産業規劃進行謀篇佈局;中原再生醫學實驗室、中原智慧醫學實驗室、中豫具身智慧實驗室、中原石墨烯實驗室等一批高能級創新平臺相繼揭牌落地;河南省首個科學計劃《河南省醫學科學計劃(2025—2035年)》制定實施;印發《河南省培育發展未來産業行動方案(2024—2030年)》,圍繞未來産業6大發展方向進行佈局……一張十分清晰的未來産業“規劃圖”“施工圖”躍然紙上。
“前瞻佈局未來産業是重塑國際競爭新優勢的必答題,是發展新質生産力的重中之重。”中國工程院院士潘復生説,超前謀劃、佈局未來産業能幫助我們下好先手棋,站在世界科技的前沿,引領未來發展。
在未來産業發展上,各地正在急速奔跑、加快佈局,我們唯有具備準確識變應變求變的能力和一抓不放的定力,抓技術創新、抓聯合攻關、抓人才引育、抓産業集聚、抓生態構建,鍥而不捨、久久為功,方能在産業變革的大浪潮中迎頭趕上,在未來産業的新賽道上綻放光彩。(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馬濤 張笑聞)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