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Hello,河南   |   直觀中國  |   熱點專題    |   文旅   |   金融   |   國際播報   |   豫見國際    
【新春走基層】外國友人玩轉中國曲藝“派對”
2025-02-12 09:38:27來源: 河南日報編輯: 張雨晴責編: 蔣碩

【新春走基層】外國友人玩轉中國曲藝“派對”

2月10日,國際友人在馬街書會上體驗中國民俗。范曉恒 攝

  2月10日,農曆正月十三,一年一度的馬街書會在寶豐縣楊莊鎮馬街村北應河岸邊舉行。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馬街書會自元代延續至今已有700餘年,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歷史最久的民間曲藝盛會。

  這場跨越時空的文化盛宴,以天作幕、地為臺,匯聚了河南墜子、三弦書、大鼓書等十余種傳統説唱藝術。來自河南、山東、河北等地的千余名藝人,在麥田裏用鄉音鄉韻演繹著中華曲藝的千年文脈。熙攘人群中,來自俄羅斯、格魯吉亞和印度尼西亞等國家的國際友人穿梭觀摩,尋找這場民間盛會綿延不絕的秘密。

  “這絕對是中國的Livehouse,氛圍堪比伍德斯托克音樂節!每隔兩三米就是一個舞臺,扯起條幅就能開唱。”俄羅斯友人艾文邊走邊看,對一個個小攤位充滿了好奇。當她看到一位手拿兩片半月狀鐵片演奏的老人時,不禁發出“三連問”:“您練這個有多久了?這兩個鐵片就能演奏出樂曲?這也是樂器嗎?”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産大鼓書(鼓兒哼)代表性傳承人葉子立解釋道:“這是大鼓書,又稱鼓兒哼,我手中的伴奏樂器便是這小鼓和兩片犁鏵。”當得知葉子立已經連續50年參加馬街書會,艾文十分佩服:“從您身上,我感受到了中國民俗文化的底蘊。”

  像葉子立這樣來趕會的藝人還有很多,那麼這小小的村莊如何接待這麼多藝人?俄羅斯友人尤莉亞看著一眼望不到頭的演出現場,心中産生了這樣的疑問。而馬街村72歲老人張滿堂的家,就是最好的答案。

  “無論再多藝人都不用擔心沒地方住!周圍村莊的百姓都會熱情地接待他們。”張滿堂説。自2004年起,他自建“藝人之家”,每年都為前來參加馬街書會的藝人提供免費食宿。從記事起,他就親眼見證了這方土地上的人們對民俗文化的熱愛。“這就像俄羅斯的樺樹皮雕刻藝術,需要所有人共同守護,才能傳承更久。”尤莉亞説。

  “快看!還有中學生在表演!”來自格魯吉亞的李雅指著眼前手拿鉸子(小銅鈸)表演的少年興奮地説。

  “我叫郭潤家,今年15歲了,是平調三弦書的傳承人。這是我第三次來馬街書會表演。”面對李雅的提問,郭潤家略帶靦腆地回答。李雅嘗試模倣郭潤家的動作,但不一會兒就手忙腳亂起來,“這比我學中文還要困難”。談及為何要堅持來馬街書會,郭潤家説:“來馬街書會不僅是為了展示才藝,更重要的是想讓這份珍貴的文化遺産走得更遠、傳得更廣。”

  麥田裏,還有許多像郭潤家這樣朝氣蓬勃的青澀面龐。在老藝人銅鈸清脆的擊節聲中,他們以自信而又堅定的姿態迎接觀眾的目光。這些讓李雅突然明白,那些在田間壟上自然生長的藝術靈光,那些讓白髮老者與垂髫孩童共同開懷的動人場景,正是馬街書會穿越700餘年煙塵依然生生不息的關鍵所在。(記者 童林 河南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周金淼 張新行 趙端陽)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