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打造農業服務上的“小田變大田”
大地回春,農事漸起。
3月10日,溫縣番田鎮西留石村的小麥高産創建示範區內,一台臺植保無人機穿梭在田間地頭,精準作業。
這裡,不僅是河南省糧食高産的示範田,更是農業社會化服務助力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
當日,全省春季農業生産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現場會議在焦作市召開,來自全省各地農業農村部門的負責人深入焦作田間地頭,“取經”學習。
“以前種地靠經驗,現在靠專業的服務。”望著長勢喜人的麥田,西留石村黨支部書記張棟新滿臉喜悅地説,村裏與多家農業服務組織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係,為農戶提供種子精選、測土配方施肥、病蟲害防治等一站式全程服務。
走進孟州市潤田農資連鎖有限公司植保機械倉庫,無人機、精量播種機、移動式育苗床等現代設施助力春耕備耕跑出“加速度”。
公司負責人謝春治介紹,公司聯合各類主體組建農業社會化服務聯盟,探索“為農服務中心+服務聯盟+村集體+農戶”等模式,為農民提供農資供應、技術指導、農機作業等一站式服務。
“每畝減少化肥農藥成本50元左右,減少人工投入10元至20元,減少生産作業成本30元至50元,增産50斤至100斤。”謝春治現場為觀摩人員算了一筆賬,贏得了陣陣掌聲。
同樣在溫縣,先進的智慧化倉儲系統、高精度的加工設備以及全面的數字化管理平臺,是河南昊邦種業科技有限公司支撐農業社會化服務的技術核心樞紐。
“我們採用‘種子+服務’的一體化模式,全力助推糧食實現增産與提質的雙重飛躍。”該公司董事長趙元龍介紹,目前,該公司年小麥種子加工能力已高達1.7億斤,服務範圍廣泛覆蓋了黃淮海地區的多個省份。
作為聞名全國的糧食高産區、黃河以北第一個噸糧市和全國第一個小麥千斤市,焦作市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以健全完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為主抓手,創新服務模式、豐富服務類型,拓展服務領域、提高服務品質,實現了糧食增産量、農業增效益、農民增收入、農村增活力。
“焦作加快構建覆蓋糧食生産全過程、各領域、各環節的社會化服務體系,打造服務上的‘小田變大田’,極大地提高了糧食生産的組織化、規模化、集約化程度,為大面積單産提升拓寬了實現路徑。”焦作市農業農村局局長宋振宇介紹。
數據顯示,該市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達到1500余家,年開展全託管、半託管、訂單式等服務規模1215萬畝次,服務農戶33萬餘戶,畝均增收150元至200元。
發展農業社會化服務,是實現小農戶和現代農業有機銜接的基本途徑和主要機制,已成為構建現代農業經營體系、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的重大戰略舉措。
本次會議提出,全省要以健全便捷高效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為目標,以服務糧油等主要作物生産和小農戶為重點,自覺融入服務全國統一大市場,拓展服務領域,促進行業規範,以服務帶動規模經營快速發展,為加快建設農業強省、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有力支撐。
眼下,正值春耕備耕的關鍵時節。在這片“希望的田野”上,農業社會化服務正“鏈”出一幅鄉村振興的新圖景。(記者 樊霞 成安林 河南日報三農全媒體中心記者 馮佳志)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