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濮陽“金剛腿”跨“山河”(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高水準開放新圖景)——探訪豫魯合作“橋頭堡”系列報道之一
3月24日,濮陽縣環境監測站化驗員張兆鎖手持水質現場監測記錄表,細數來自黃河劉莊國控斷面的水樣數值。“2021年至今,黃河干流出豫水質連續4年保持Ⅱ類。”張兆鎖告訴記者,保障黃河安瀾,豫魯有約,好水質也是豫魯合作的結果。
濮陽代表河南參與豫魯合作,不僅僅在治水。
從地圖上看豫魯交界,濮陽市如同一條蓄勢的“金剛腿”,深深楔入山東,悄然踩出了區域協同發展的新節拍。
硬聯通,大動脈不斷打通
3月24日,省道304濮陽黃河大橋上,豫J、魯R牌照的車輛來來往往,從河南省首個“綠氫”製造項目——中原油田兆瓦級可再生電力電解水制氫示範項目現場駛出的氫氣運輸車也在其中。“項目制氫工藝先進,生産的氫氣純度達99.9995%。山東石化企業主動尋求合作,以綠氫賦能其低碳轉型。”該項目負責人説,受限于氫氣儲運成本,省際交通瓶頸越少越有利於項目發展,“大橋去年通車,濮陽、菏澤不再隔河相望,為産品銷售帶來便利。”
打造豫魯毗鄰地區“橋頭堡”,濮陽市率先構建“大交通”格局。2023年12月,濟鄭高鐵全線貫通,該市作為重要節點深度連結山東半島。2024年,該市交通能級躍遷明顯,雄商高鐵黃河特大橋主橋合龍,安濮菏納入中原城市群鐵路建設規劃,國道240范縣楊集黃河公路大橋竣工在即,京杭大運河(臺前段)復航形成初步方案。2025年,圍繞“公鐵航水”多式聯運發力,濮陽市將持續打通循環堵點。
産相融,協同釋放新勢能
聚焦全市“6+20”産業鏈群,濮陽市錨定差異化發展佈局。該市鼓勵豐利石化、巴德富、三棵樹等企業與東明石化、旭陽集團等企業在産業配套、資源開發等領域開展深度合作;積極招引山東專精特新類化工項目,實現産業鏈跨省耦合;加強與聊城等地市能源規劃銜接,因地制宜建設氫能應用場景;推動范縣與莘縣、濮陽縣與東明縣、臺前縣與陽谷縣探索“飛地經濟”,建設“共管産業園區”;建設臺前國際陸港、濮陽化工物流港等項目,打造省際物流核心區。
“2023年暑假,我去煙臺實習還只能坐大巴,7個多小時的車程十分難熬。現在,我在煙臺實現就業,高鐵也直達了,路上的時間直接減半。”濮陽石油化工職業技術學院牽手山東石化龍頭企業裕龍石化,共建産教融合共同體,該校畢業生翟仲濤的經歷,也是創新生態跨省聯動的縮影。
打造區域創新高地,濮陽市打出平臺共享、協同研發、人才共培“組合拳”。濮陽市科學技術研究院、濮陽市綠色化工公共研發中心與山東高端化工研究院、魯西化工研發中心,圍繞化工新材料等關鍵領域,探索開展課題研究;濮陽市高校、科研院所和國有骨幹企業高層次人才到聊城、菏澤挂職、任職。
軟連接,合作“破冰”成常態
菏澤市市民李先生來濮陽市創業,在該市行政服務中心“跨省通辦”窗口,僅用半小時就順利解決醫保報銷問題;山東各地市旅遊機構考察觀演免票、山東旅行社組織團隊以3.5折結算,濮陽水秀國際大劇院以“真金白銀”優惠吸引山東“鄰居”了解雜技文化;跨省聯建人大代表聯絡站啟動後,山東莘縣2萬多名群眾用上了范縣的水和氣,范縣小學、初中接收莘縣櫻桃園鎮戶籍學生入學並享受同等待遇……
繪就省際互利共贏圖景,濮陽市不止于資源互通、産業融通,更在人文溝通、政務服務、法治環境等多個領域加深合作。該市與菏澤市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黃河禁漁期跨區域聯動執法合作協議》《黃河流域魯豫毗鄰縣區政協合作框架協議》《魯豫毗鄰七縣文化交流合作倡議書》等文件出臺,以機制共建重塑區域共建邏輯,協同發展從“個案”升維至“全域”。(記者 逯彥萃 張曉靜)
記者手記
唱好“山河協奏曲”
□逯彥萃 張曉靜
地處河南省東北門戶的濮陽市,與山東毗鄰而居、互聯互通、産業相融。
臺前縣吳壩鎮的老鄉邱遠建,有不少親戚家住一河之隔的山東陽谷縣,親戚間串門抬腿就到;濮陽石油化工職業技術學院化工學院院長劉連鵬,已經將油氣儲運、石油精細化工、安全管理等專業的60多名同學送到山東企業,豫魯間産教融合順利開展;濮陽市盛源集團外貿經理楊閃閃談成的海外訂單,一般通過多式聯運從青島港暢達全球,兩省兩地“一單到底”。
在濮陽,豫魯牽手已經成為常態,豫魯合作的碩果比比皆是。基礎設施“硬聯通”加速推進,産業協同發展邁上新臺階,民間交往不僅是好鄰居更像一家人。
相信濮陽將以河南省赴山東學習考察為契機,進一步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重大國家戰略,深化豫魯合作。豫魯合作“濮”新篇,作表率,走在前!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