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Hello,河南   |   直觀中國  |   熱點專題    |   文旅   |   金融   |   國際播報   |   豫見國際    
解碼信陽文旅新勢能①|激活“茶交旅”融合新業態
2025-03-28 15:14:30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張雨晴責編:蔣碩

  編者按:山水盛景之間,信陽市“紅”“綠”特質鮮明,茶香瀰漫四方。近年來,信陽市深入實施文旅文創融合戰略、優勢再造戰略,把發展文旅産業與構建現代綜合交通體系相結合,在“行走河南·讀懂中國”中叫響“美好生活 青春信陽”文旅品牌。此次採訪聚焦茶旅融合、生態旅遊、古村落新活力、交旅融合等多個文旅文創主題,解碼信陽茶旅、紅旅、交旅融合新路徑、新業態、新勢能。

解碼信陽文旅新勢能①|激活“茶交旅”融合新業態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50328145040

信陽文新茶村萬畝有機茶園 攝影 仝瑞勤

  國際在線河南報道(記者 仝瑞勤):生鍋殺青、熟鍋理條、三烘乾燥提香……近日,在位於信陽市浉河區的文新茶村,一竹篩剛採摘的鮮葉,經過篩分攤晾,在中國制茶大師陳正軍手中,很快變成了條索細圓緊直、色澤嫩綠均勻、香氣清香持久的信陽毛尖茶。

  信陽種茶歷史悠久,是中國歷史上的八大茶區之一、中國名茶生産重要基地。目前,全市茶園面積超216萬畝,年産茶葉9萬噸,總産值達161億元,茶葉從業人員達120萬人。2024年,“信陽毛尖”品牌價值達80.30億元,連續15年位居全國前三名。

解碼信陽文旅新勢能①|激活“茶交旅”融合新業態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50328144904

中國制茶大師陳正軍展示傳統炒制技藝 攝影 仝瑞勤

  民以茶富,區以茶名。作為“信陽毛尖”的原産地和核心區,近年來,浉河區深入推進“茶文化、茶産業、茶科技”統籌發展,堅定不移實施興茶富民發展戰略,不斷擴大茶文化影響力、增強茶産業競爭力、提升茶科技支撐力。該區現有茶園面積63.5萬畝,年産茶葉5.7萬噸,斬獲“中國十大最美茶鄉”“三茶統籌先行縣”等30余項國家級榮譽,2024年榮膺“中國茶葉百強縣”“茶業踐行新質生産力示範縣”。

  據浉河區茶産業發展中心主任黃輝介紹,近年來,浉河區以産業化思維推動茶産業全鏈條打造和升級,依託信陽市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國家級現代農業産業園等項目,從種植、加工到服務鏈條全面發力,推動茶産業高品質發展;以全域旅遊為引領,堅持聚焦産業升級、品牌增值和生態賦能,構建“茶+文旅+交通”融合體系,激發文旅新動能,激活茶園多重效益,實現“茶園變公園、茶區變景區、茶山變金山”,形成多業共生、多元融合的産業新格局。

解碼信陽文旅新勢能①|激活“茶交旅”融合新業態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50328144855

篩分攤晾中的新茶 攝影 仝瑞勤

  該區系統打造“慢搖雞公山、茶飲南灣湖、聽海星宿川、研學大別紅營、邂逅浉河煙火”等特色IP,推出“八大山頭九道灣”精品茶旅線路,37家茶莊園串珠成鏈,40個精品文旅點位星羅棋佈,形成了全域茶旅融合新圖景。文新茶村打造的“文小新”IP帶動毛尖奶茶、毛尖冰激淩、茶啤酒等文創産品火爆出圈。每年採茶季,到浉河茶鄉“登茶山、品毛尖、吃茶宴”已成為眾多遊客首選。

  而在距文新茶村不到5公里的沿大別山高速公路南灣服務區內,錯落有致的精品民宿群,依茶山傍碧湖,等待著客人的入住;曲水流觴入口景觀,展示信陽茶文化的八大茶社,通過景觀及棧道連接打造的凈心茶園,都將豐富遊客的戶外體驗。

解碼信陽文旅新勢能①|激活“茶交旅”融合新業態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50328144851

南灣服務區內錯落有致的民宿群 攝影 仝瑞勤

  據南灣服務區負責人趙艷峰介紹,南灣服務區以茶為主線,著力打造“茶旅融合”體驗區、“交旅融合”特色服務區,除設置有餐廳、便利店、公共衛生間、停車場、加油站等基礎功能區域外,在建築設計上融入“茶”元素,在産品上引入茶包、茶膏、茶粉、智慧茶飲機等快飲茶品,聯動特色服務區打造“快飲慢品”特色品牌,提升遊客消費體驗。

  該服務區圍繞信陽的“兩茶一菜”、茶文化和楚文化,結合周邊旅遊資源,秉承“文旅、交旅融合”發展理念,實現物態化、活態化和業態化,構建讓顧客“入區、入景、入境”的沉浸式消費場景,實現服務區可遊、可購、可食、可住的多元功能。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