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2025年河南省防汛備汛工作方案印發(繃緊安全弦 築牢生命線)
據水利部消息,我國已于3月15日入汛,較常年偏早17天。4月8日記者獲悉,河南省防災減災救災委員會辦公室于近日印發2025年河南省防汛備汛工作方案,錨定安全度汛目標,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産安全和社會大局穩定。
方案要求各地各部門立足“防大汛、搶大險、救大災”,持續健全完善體制機制,落實落細各項防範措施,最大限度減輕災害損失。全面做好汛前準備工作,各地各相關單位要健全完善指揮體系、調整優化指揮機構,進一步細化實化防指成員單位職責分工,強化氣象預警與應急響應聯動機制,規範預警響應信息發佈,分級分類修訂完善應急預案並廣泛開展應急演練。
方案堅持長久立與當下改相結合。制定隱患排查標準化清單,加強行洪河道、水庫、蓄滯洪區、山洪和地質災害易發區、城市易澇點等重點部位和重要基礎設施風險隱患排查。督促責任單位對照風險隱患清單臺賬,定期報告整改結果,逾期未完成隱患整改任務的,採取具體臨災轉移和風險防控措施,降低防洪風險。
各相關單位要加強基礎能力建設,結合“十五五”規劃編制工作,科學佈局水庫、河道及堤防、蓄滯洪區等功能建設。各級自然資源、住建、水利、河務、氣象等部門汛期要密切監測雨情水情汛情發展變化,關鍵時段實行24小時滾動研判、加密預報,提高監測預報預警能力。
針對各級應急救援隊伍建設和應急物資儲備水準提升,方案突出“一張圖”“一張表”作用。繪製“省級骨幹應急搶險隊伍一張圖”,統計“防汛搶險隊伍一張表”,充實防汛抗旱專家庫,持續強化人裝結合水準。統計“省級裝備一張表”,建立全省救災物資儲備臺賬,提前在危險部位、關鍵環節、重要設施預置搶險救災物資。要聚焦破解惡劣天氣下通信中斷難題,確保在極端情況下至少1種保底通信手段暢通。
方案要求,各級指揮機構辦公室要滾動開展會商分析研判,落實防汛預警叫應機制,紮實做好汛期安全生産工作,嚴格落實防汛24小時領導帶班和值班制度。預報有強降雨過程時,要落實緊急避險轉移措施,做到“應轉必轉、應轉早轉、應轉盡轉”。(記者 黃岱昕)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