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厚植工業基礎、做優三大産業支撐到用好資源稟賦、做強三個特色經濟,從聚焦城鄉融合、做實四項重點任務到“多點韌勁”、“多點開花”真抓實幹,70萬許昌市鄢陵縣人民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抓住一切有利時機,利用一切有利條件,看準了就抓緊幹,高標準高品質推進各項既定事業的發展,書寫著新時代的鄢陵傳奇。
中磷大化項目俯瞰
發展新速度 日新又新之春
在鄢陵先進製造業開發區,數千名工人日夜奮戰,155個重點項目如明珠鑲嵌,38個省市重點項目累計完成投資170.7億元,佔年度投資計劃的127.7%,國家電網220千伏掣升儲能電站、國統集團高性能混凝土製品生産等85個重點項目先後投産投用。許昌職業學院花都職教産業園項目順利簽約,河南省首個高值化再生塑膠循環經濟産業園——城發環境(許昌)循環經濟産業園落戶啟動,河南交投交通安全設施制(智)造項目實現當年開工、當年建設、當年投産,企地合作的領域日益拓展、成果加速涌現。
2024年,鄢陵完成生産總值425.2億元,同比增長7.8%,增速位居全市第一;固定資産投資同比增長10.3%,位居全市第一;經濟發展品質綜合指數居全市首位;簽約引進高新技術、智慧製造等領域項目35個、總投資132.6億元,實際利用外資總量居全市第一。
2025年第一季度,鄢陵工業用電量6631.3萬千瓦時,同比增長49.9%,增速位居全市第一;全縣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9.9%,高於全市平均增速1個百分點,位居全市第一。
六個“第一”的背後,是鄢陵全縣上下在困難多、挑戰大的境況中,堅定信心,穩紮穩打,善作善成的成果。
風光旖旎鶴鳴湖
生態新畫卷 和諧共生之春
鄢陵的春天,不只是鶴鳴湖的湖闊水清,還有魚遊淺底、百鳥翔集。
在多次獲得國內大獎的自由攝影師萬楓的手機相冊裏,有一則“鳥浪”視頻:冬日的鶴鳴湖,遠山如黛、湖面如鏡;傍晚時分,隨著陣陣鳴叫聲,萬鳥齊飛,不斷變換著隊形,在空中形成“鳥浪”壯觀景象。
2024年,鄢陵城市建成區綠地率、綠化覆蓋率同比分別提高2.8和1.2個百分點,空氣優良天數233天,“荷塘葦海、鳥類天堂”勝景再現,鋪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畫卷。
唐韻小鎮人流如織
花,是鄢陵的符號。鄢陵唐韻小鎮以“唐風雅韻·玉蘭傾城·櫻花爛漫”為主題,精心策劃了“玉”你相約、“櫻”你而來唐韻花海花朝節等多項旅遊活動。“文旅+節會”“文旅+非遺”“文旅+研學”等多業態融合,與在全縣開展的9項春遊花海系列活動、9項群眾文化系列活動、10條精品旅遊線路、26處特色餐飲住宿配套推介,把鄢陵春季旅遊活動推向高潮,熱門景點被人潮淹沒、大小酒店一房難求、網紅餐廳等位超過五桌、停車場場場爆滿……
良好生態是鄢陵的王牌。鄢陵充分利用這一優勢,推動花木和康養融合發展,努力拓展以康養為核心的綠色産業。該縣依託風景秀麗的鶴鳴湖景區,規劃了總面積30平方公里的國家級健康養生養老示範區,堅持節約集約、綠色低碳、有序發展的原則,建設國際康養小鎮、生態休閒小鎮、運動健康小鎮、中醫藥文化小鎮等,打造多業態跨界融合的特色主題小鎮集群,力爭在5年內實現康養産業總産值500億元。
持續走好擦亮花木品牌,向文旅、康養等多業態拓展,以生態環境優勢推動整體發展優勢的路子……站在新起點,鄢陵,這座用初心調色的平原小城,信心滿滿。
幸福新生活 和煦溫暖之春
宏偉篇章的最終落點,是人民群眾生活中觸手可及的溫熱。
“親家母你坐下,咱們説説知心話……”4月6日,在鄢陵縣怡康苑的小廣場上,54歲的護理員劉愛春又唱起她拿手的豫劇《朝陽溝》。臺上,她嗓音洪亮,手勢、身段有板有眼;台下,十幾個坐輪椅的“戲迷”聽得津津有味。
怡康苑是鄢陵縣的一家養老機構,也是全國普惠養老城企聯動的首批試點之一。在這裡,綠色的苗木、芬芳的花草隨處可見,貧困重度殘疾人享受免費集中托養,有專業治療,有專人照理,還能看戲、鍛鍊、做手工等。
在翠薇路社區,從衣食住行到文體教衛,步行15分鐘範圍內,幼兒園、便利店、老年活動中心、養老驛站等設施一應俱全。“15分鐘生活圈”重新定義現代城市生活的幸福尺度。老年活動中心裏常年笑聲不斷,老人們在這裡打乒乓球、打牌、下棋、唱歌。
在大馬鎮屈崗村,映入眼簾的是乾淨整潔的道路、粉墻黛瓦的庭院,還有街角處一字排開的分類垃圾箱。
在陶成鎮的一處高標準農田,“四情監測站”正將傳統農諺轉化為數據語言,種糧大戶劉迎春正在根據監測站數據,通過水肥一體化蝶式噴灌,為小麥輸送水和肥料。這處300多畝高標準農田項目區,每年可節水近萬立方米,增産糧食4萬公斤。
林蔭停車位、垃圾分類箱、村口直飲水點、社區活動室……鄢陵從細微之處入手雕刻城鄉,帶給人們“此心安處是吾鄉”的歸屬感。
站在“十四五”向“十五五”躍進的風口,鄢陵禦風行來應可期。可期的,不僅是鄢陵幹部與群眾的“雙向奔赴”,更是鄢陵經濟發展與人民嚮往的“同頻共振”。(文/圖 鄭法魁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