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Hello,河南   |   直觀中國  |   熱點專題    |   文旅   |   金融   |   國際播報   |   豫見國際    
8.6%!開封市外貿進出口穩中提質
2025-05-12 08:59:41來源: 開封日報編輯: 蔣碩責編: 蔣碩

  原標題:8.6%!我市外貿進出口穩中提質——從一季度數據看開封經濟新亮點系列報道之四

  外貿進出口是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今年一季度,開封市外貿進出口46.93億元,同比增長8.6%,總量和增速均居全省第八位。其中,出口42.67億元,同比增長44.3%,佔全市外貿總值的91%;進口4.26億元,同比下降68.7%。 

  企業,作為地方經濟發展的“中流砥柱”,是開封最大的底氣。開年以來,開封市各企業迅速進入“戰鬥狀態”,火力全開搶進度、趕訂單。 

  5月6日下午,開封市盛達水錶有限公司的生産車間內一派繁忙景象,員工正在趕制來自菲律賓、印尼等多個國家的訂單。隨著訂單接踵而至,該公司每天的生産任務排得滿滿噹噹,每個人都幹勁十足。 

  作為開封市的龍頭企業,一季度,奇瑞汽車等持續發力,出口整車及汽車成套散件約2.2萬台,貨值約28億元,成為拉動外貿增長引擎;中聯重科大馬力拖拉機、平原智慧涂裝設備等高技術産品出口占比顯著提升,有力帶動了外貿經濟正增長。我市通過“産業+外貿”雙輪驅動,産業優勢正源源不斷地轉化為外貿勝勢,為外貿高品質發展築牢根基。 

  這些企業的發展,體現著敢闖敢做、先行先試的開封速度。 

  今年以來,在外部困難挑戰增多的情況下,開封市各部門和廣大外貿企業積極應對、同向發力,推動外貿進出口實現平穩開局。 

  有實績的外貿企業快速增長。一季度,開封市有進出口實績的外貿企業264家,較去年同期凈增30家,進出口值5000萬元以上的企業10家,各縣區緊抓外貿回流成效凸顯。目前,開封市外貿以一般貿易為主,總值40.5億元,增長39.8%,佔比86.3%。 

  多元化國際市場進一步拓展。一季度,開封市進出口市場覆蓋139個國家和地區,其中阿聯酋、沙特阿拉伯、卡塔爾、哈薩克斯坦、中國香港是主要貿易夥伴。 

  重要平臺發展勢頭良好。一季度,開封綜保區一線進出口33.9億元,增長133.4%,進出口值位列全省第三;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開封片區外向型優勢凸顯,一季度,進出口37.8億元,增長13.8%,進出口值位列全省三個片區第二。 

  全市重點産業鏈穩中有進。一季度,開封市出口汽車28.1億元,增長69.8%,位列全省第二,佔全市出口總值的65.9%;出口傢具及其零件2.8億元,位列全省第三,佔全市出口總值的6.6%;出口計量檢測分析自控儀器及器具1.5億元,增長4.2倍,位列全省第二,佔全市出口總值的3.5%;出口大蒜0.8億元,增長3.4%,位列全省第二,佔全市出口總值的1.9%。文化産品進出口1.4億元,增長8.4倍。其中,出口1.4億元,位列全省第三,增長8.6倍。 

  為助力企業開拓國際市場,實現外貿一季度“開門紅”,開封市多措並舉,持續開展外貿回流工作,創新實施“生産端重構、代工端賦能、通道端截流、進口端破壁”四大行動路徑,構建起全方位、立體化數據回流體系;錨定重點産業和重點企業,提升跟蹤服務效能,優化配套保障機制,謀求更多出口增量。 

  持續優化頂層設計,進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廣泛徵集相關政府部門、企業以及金融機構的意見建議,圍繞多個關鍵領域,精心制定“一攬子”促進對外貿易穩定增長的政策措施,打造極具吸引力的“政策洼地”;構建科學高效的貿易風險預警機制,為企業提供及時、精準的風險預警服務,幫助企業提前制定應對策略,實現外貿發展與風險防控的良性平衡。 

  全面做好外貿企業服務。持續深入推進“萬人助萬企”活動,精準聚焦並有效解決企業發展過程中面臨的各類痛點、難點問題;強化金融支持,緩解資金難題,積極搭建銀企對接平臺,拓寬外貿企業融資渠道,為企業發展提供堅實的資金保障;緊密圍繞優勢産業,針對企業在精深加工場地短缺、人力資源不足等方面的問題,提供全方位的配套服務支持;加快陸港建設,拓展貿易通道,積極對接引進“跨境電商四小龍”和上合組織經貿平臺,借助陸港的物流樞紐優勢與平臺的資源整合能力,降低物流成本,提高貿易效率。 

  目前,全市外貿企業正搶抓機遇,積極開拓新市場,為全年外貿高品質發展開好局、起好步。開封市商務局等部門也將不斷創新服務方式,提升服務水準,為外貿企業提供更加精準、高效的服務,讓更多“開封造”走出國門、走向世界。(全媒體記者 校愛玲)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