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Hello,河南   |   直觀中國  |   熱點專題    |   文旅   |   金融   |   國際播報   |   豫見國際    
信陽市商城縣:科技賦能油茶産業高品質發展
2025-05-16 13:52:03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張雨晴責編:蔣碩

信陽市商城縣:科技賦能油茶産業高品質發展_fororder_圖片5

商城縣雙椿鋪鎮梅山油茶基地

  5月14日,在信陽市商城縣雙椿鋪鎮梅山油茶基地,連綿起伏的山丘上油茶樹層疊如浪,千余畝油茶樹長勢喜人,基地內的“水肥一體化”設施噴頭正在進行旋轉噴水灌溉作業。

  “基地已安裝灌溉噴頭1635個,鋪設灌溉管1.6萬米。”梅嶺農業負責人程宏國介紹道,“以前每畝灌溉施肥的成本得150元,現在只需要付抽水電費,成本大大降低。預計今年油茶每畝可産青皮果1500斤,按照一斤1.4元算,一年收入幾十萬元不成問題。”

信陽市商城縣:科技賦能油茶産業高品質發展_fororder_圖片1

雙椿鋪鎮梅嶺農業負責人程宏國介紹油茶長勢情況

  近年來,商城縣把油茶産業作為鄉村振興的支柱産業來抓。2024年年初,該縣創新引入“水肥一體化”管理技術,在200畝油茶基地開展試點,同步推廣3000畝“生物菌肥”施肥技術,有效破解了極端天氣影響和人工成本高等難題,為油茶産業高品質發展注入科技動能。

  商城縣地處北緯31度油茶黃金種植帶,截至2024年,全縣油茶種植面積已達到45.18萬畝,過去五年累計新造林 22.68萬畝、低産林改造16.15萬畝,形成了南擴北進、全域發展的産業格局。然而,長期以來,乾旱缺水、施肥效率低等問題制約著油茶産量提升。2023年夏季的持續高溫,曾導致部分基地油茶減産15%以上。

信陽市商城縣:科技賦能油茶産業高品質發展_fororder_圖片4

油茶果長勢喜人

  “傳統灌溉施肥靠天吃飯,遇到旱情只能靠人工,成本高、效果差。”商城縣林業局副局長樂俊鋒坦言,破解灌溉施肥難題成為産業升級的關鍵。

  據了解,“水肥一體化”技術通過鋪設滴灌管網,將水和肥料精準輸送到油茶樹根部,實現“按需供給”。數據顯示,試點區域節水率達40%,化肥用量減少30%,油茶新梢生長量同比增加25%。

  “以前澆一遍水需要3天,現在打開閥門就能自動灌溉,省時省力還省錢。”觀廟鎮大石橋油茶基地的種植戶朱大龍指著山間的管網系統介紹道,這套系統還能根據土壤墑情自動啟停,有效應對乾旱天氣。

信陽市商城縣:科技賦能油茶産業高品質發展_fororder_圖片2

“水肥一體化”設施噴頭正在進行旋轉噴水灌溉作業

  在推廣“水肥一體化”的同時,商城縣還同步推進“生物菌肥”技術,針對傳統化肥施用導致的土壤板結、人工成本高等問題,引進複合微生物菌肥,通過微生物分解作用提高養分利用率,減少施肥頻次。

  “過去每畝施肥需要6個勞動力,現在用無人機進行高空噴灑施肥,2個人就能搞定,而且肥效更長。”商城縣林科所負責人陳大志算了一筆賬,生物菌肥不僅降低了60%的人工成本,還能改善土壤結構,減少病蟲害發生。

  科技賦能背後是全鏈條的政策支撐。商城縣強化優質品種撫育,與信陽師範大學等高校合作,在縣林科所建立了河南省油茶生物學與高值化利用國際聯合實驗室。該縣以建設油茶種質資源庫為抓手,近5年累計投入科研資金200余萬元,引進油茶種質資源177個,新建採穗圃200余畝,培養並聘用油茶鄉土專家20名,組織茶農3000余人次參加油茶産業技術技能培訓。此外,在重點基地建設上,該縣整合發改、水利、農業農村等部門資金,配套建設灌溉管網、生産道路、電力及停車、公廁、綠化等配套設施。

信陽市商城縣:科技賦能油茶産業高品質發展_fororder_圖片3

油茶基地配套設施完善

  從“靠天收”到“科技種”,商城縣的實踐印證了油茶産業的提質密碼。隨著“水肥一體化”等新技術的推廣,這片“鐵桿莊稼”正煥發新的生機,不僅築牢了大別山生態屏障,更成為老區群眾的“致富樹”。截至目前,商城縣已建成萬畝以上油茶基地6個、百畝以上油茶基地460個,全縣茶油産量3100噸,年産值達7.8億元,一幅“産業興、生態美、農民富”的鄉村振興畫卷正在豫南大地徐徐展開。

信陽市商城縣:科技賦能油茶産業高品質發展_fororder_圖片6

河鳳橋鎮觀音山油茶基地將油茶種植與文旅相融合

  “今年是信陽市油茶産業三年行動收官之年,我縣將擴大‘水肥一體化’技術應用面積至3萬畝,同步推進3萬畝林下種養殖基地建設,實現‘科技+産業+生態’深度融合,讓油茶産業從單一的‘賣茶油’向‘賣生態、賣技術、賣文旅’多元發展轉型。”商城縣林業局局長王善烽表示道。(文/圖 洪蘭)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