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你伸手,將兩根手指壓在手掌形板的銅板上,靜電會讓汗毛跳舞!”日前,在信陽市淮濱縣新里鎮中心小學,科普志願者引導學生操作“溫柔的電擊”儀器,引發陣陣喝彩。
青麥香裏探科學,鄉村街巷漾歡歌。5月13日至14日,滿載奇妙裝置的科普大篷車如躍動的科技螢火,點亮淮濱縣多個鄉鎮街道學校。這場由信陽市科協和市文明辦主辦,淮濱縣科協、縣文明辦協辦的“‘科普惠民·文明同行’科技大篷車走基層”活動,以沉浸式科學體驗掀起全民科技熱潮。
活動現場設置“觸覺實驗室”“錐體上滾”“拓撲魔法陣”等十余項互動展品,通過觸覺錯覺等趣味實驗激發學生探索興趣。在張裏鄉服務大廳前,靜電實驗讓汗毛豎起的現象引發陣陣驚嘆;桂花街道毛莊小學的“錐體上滾”展臺前,孩子們反復測試雙軌坡度變化;新里鎮中心小學的拓撲實驗通過繩環變幻演繹空間奧秘,此起彼伏的驚呼聲貫穿整個活動現場。
隊伍所到之處,總被裏三層外三層的學生圍得水泄不通。科普志願者全程用方言講解原理,縣融媒體通過圖文視頻多形式傳播活動盛況,讓科學的活力與趣味跨越地域界限,傳遞給每一位關注者,讓“科學零距離”的理念滋潤淮濱的每一處角落。
這場流動科普盛宴,正是淮濱縣“全域科普”戰略的生動注腳。近年來,該縣構建了覆蓋全縣19個鄉鎮(街道)和295個村(社區)的基層科普網絡,實現組織“蜂巢”體系全覆蓋,形成縣鄉村三級聯動體系,並打造“3+N”組織架構和“六位一體”工作格局;通過整合科普陣地、志願隊伍及線上線下平臺,常態化開展農技培訓、應急科普、健康宣傳等活動,年均惠及群眾近20萬人次,有效推動科普服務下沉基層。
據悉,淮濱縣計劃未來三年深化館校合作,推動科普服務從流動展示向常態化體系升級,讓科學教育的星火在基層持續燎原。(文 朱絲語 李慶偉)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