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受持續高溫少雨天氣影響,平頂山市魯山縣部分農田出現不同程度旱情,小麥等農作物面臨減産風險。面對“烤”驗,魯山縣廣大駐村“第一書記”以旱情為命令,將田野作戰場,帶頭組建志願服務隊,協調資源、精準施策,在熱浪翻滾的田間打響抗旱保收攻堅戰。
在魯山縣張官營鎮李柴莊村,800余畝小麥因8眼水井水位驟降陷入灌溉危機。平頂山市交通運輸局派駐李柴莊村“第一書記”李宗源晝夜奮戰,架設200米應急管網引河水解近岸麥田燃眉之急,協調愛心企業捐贈4台大功率抽水泵、300余米水管及8000元抗旱資金,打通灌溉“生命線”。李宗源還帶領群眾搶灌麥田600余畝,實施“錯峰輪灌+節水保墑”模式,將旱災損失降至最低,在龜裂的土地上澆灌出黨群同心、守望相助的綠色希望。
魯山縣城市管理局派駐背孜鄉石板河村“第一書記”趙燕青,利用入戶走訪等方式,及時發佈高溫預警信息、減災防災預案和抗旱保秋措施,動員群眾抗旱。他倡導成立的志願服務隊,為5戶缺勞動力家庭提供澆灌服務,澆灌面積32畝;對全村7處機井進行網格管理,排除機井故障2處,滿足群眾的灌溉需求。
魯山縣發改委派駐土門村“第一書記”劉洋銘,組織實施抗旱管道鋪設工程,鋪設引水管道2000米,並興建無塔供水設施,惠及村民500余人、香菇大棚10.25畝。
風雨礪初心,旱火煉真金。魯山縣廣大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員聞令而動、向旱而戰,用擔當扛起民生期盼,以實幹踐行初心使命,築起護糧安民的堅實屏障。(文 李東旭 王永安 劉浩亮)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