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千年文物的“數字重生”到創意無限的潮玩文創,再到非遺技藝的青春煥新,5月22日,第二十一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産業博覽交易會(以下簡稱“文博會”)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開幕,來自河南的159家參展企業帶來的1100余件展品精彩亮相。
賈湖骨笛、彩陶雙連壺、花瓣紋彩陶缽……走進河南館,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以“彩陶花瓣紋”為主題的系列文物(復刻)展。這些文物復刻品逼真還原了古代文明的風貌,每一件展品都承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以獨特的造型和精美的工藝,訴説著遠古的輝煌。觀眾紛紛駐足,仔細端詳這些展品,驚嘆于古人的智慧與創造力。
河南館以“行走河南·讀懂中國”為主題,圍繞“讀懂厚重歷史、讀懂中華文脈、讀懂壯麗山河、讀懂美好生活”4大內涵,以“探源—傳承—創新—賦能”為敘事邏輯,通過“華夏源脈”“匠心豫造”“新潮豫韻”“豫賦華章”4大板塊,集中呈現河南守護文明根脈、激活文化基因、賦能産業發展的新實踐、新成果。
記者在現場看到,河南館採用全開放式造型,整體風格厚重大氣又不失雅致。整體面積達160平方米的卷軸冰屏懸挂在半空,成為全場焦點。這塊巨大的冰屏以其獨特的卷軸形態,緩緩展開一幅古老而神秘的文化畫卷,將甲骨文與仰韶彩陶花瓣紋完美融合,為觀眾帶來了一場“穿越”時空的文化之旅。
文博會現場,不間斷的精彩演藝屢屢讓河南館成為“人氣王”。華服表演《衫色行歌》以翩躚舞步演繹中原服飾之美,牡丹香非遺技藝展演氤氳千年雅韻;箜篌古樂空靈悠揚,第六代國家級非遺唐三彩傳承人高艷峰現場塑泥成器,糖塑、碑刻傳拓等技藝吸引觀眾親手體驗。展館節目使非遺與科技交融、傳統與創新共生,給現場觀眾提供深度感受“手藝溫度”與“文化厚度”的絕佳機會。
層層挖土,再細細地掃去浮塵,神秘耀眼的“寶貝”慢慢呈現……當時下流行的“盲盒”概念遇到河南特産“培育鑽石”,讓觀眾紛紛感嘆“高大上”。在河南館一角,來自河南洛陽的碳為鑽石公司推出的“河南的土”鑽石盲盒吸引了眾多消費者購買。
河南館內還設置數字化3D展、非遺大師作品展、河南本土IP展、“跟著微短劇遊河南”元素展,為觀眾打造“古今共生”的沉浸式體驗。
此外,河南日報社“了不起的中華文明”系列、中原出版傳媒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中華文脈”叢書等精品力作也在館內精彩呈現,全方位展現河南省在推動精品文化傳承與現代表達的創新實踐等方面的成績。
本屆文博會由中央宣傳部、文化和旅遊部、國家廣電總局聯合主辦,緊緊圍繞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機制,以人工智能重塑展會,重點突出博覽和交易功能,不斷提升國際化、市場化、專業化、數字化水準,持續激發文化創新創造活力。
21年來,文博會正在從“中國文化産業第一展”邁向“國際文化産業頭部展”。今年文博會為期5天,吸引了6280家政府組團、文化機構和企業參展,全球65個國家和地區的305家海外展商線上線下參展,共展出文化産品超12萬件,4000多個文化産業投融資項目將在現場進行展示與交易。(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溫小娟 郭歌 張魏)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